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數據中心行業動態 → 正文

人大代表劉多:新基建今年將拉動數據中心建設投資3000億元

責任編輯:cres |來源:企業網D1Net  2020-05-27 13:30:02 本文摘自:新京報

“5G產業每投入一個單位,都將會帶動6個單位的經濟產出,這種溢出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5月25日晚間,在新京報舉辦的“2020兩會經濟策之新基建”視頻云論壇上,全國人大代表、工信部直屬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論壇上分享了自己對新基建的認識和理解。
 
劉多指出,從短期來看,新基建具有穩投資、增就業、促消費這三個方面的拉動效果。而從長遠上看,新基建也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轉換和模式的轉變,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基建對科技創新和技術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需要跨界、復合型人才。除了科研人員的努力和創新體系的進步外,她認為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
 
穩投資、增就業、促消費,新基建短期經濟拉動效果可觀
 
新京報: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你在現場聽取了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你對報告中關于新基建的表述有何認識?
 
劉多:新基建今年也是第一次在我們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來。我注意到,報告中提到的新基建是在“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這個部分提出來的,而且是在“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這樣一個章節里邊提到的。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尤其是在疫情之后這個階段,對于新基建對投資和經濟的拉動作用應該說是寄予了厚望。
 
我們信通院也做過一些相關的預測,新基建既包括5G、工業互聯網等整個的網絡基礎設施,同時還包含數據中心等計算基礎設施,對投資和經濟的拉動作用會是非常大的。再一個的話就是就業。工業互聯網可能今年就會帶來255萬個新增就業;而從現在到2025年的5年里,5G可能直接帶動就業機會300萬個,同時間接帶動的就業可能會達到590萬個。所以新基建對整個就業機會的帶動也是非常明顯的。此外,新基建還會促進信息消費,5G可能會帶動高達8.3萬億元的信息消費規模。從短期來看,新基建具有穩投資、增就業、促消費這三個方面的拉動效果。
 
新京報:能具體介紹一下新基建對于經濟的拉動效果嗎?
 
劉多:2020年,僅僅是5G這一個方面,三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就會達到1800億元。數據中心方面,我們預測今年的投資會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工業互聯網方面,根據測算,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網絡化改造,每年都可能會帶動超過1000億元的新增投資。這三個部分加起來,就已經有5800億左右這樣一個投資規模,這個規模還是比較大的。從現在到2025年,我們原來預測三大(或者四大)運營商的投資是1.7萬億元,不過因為電信和聯通的共建共享以及移動和廣電的共建共享,我們就把5G網絡相關的投資規模預期調整為1.2萬億元,同時會帶動垂直行業的網絡設備投資達到4700億元。
 
無論是5G還是工業互聯網,對其他行業都有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在行業轉型升級方面,我們認為5G對其他行業的乘數效應是6倍,也就是說5G產業每投入一個單位,都將會帶動6個單位的經濟產出,這種溢出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新基建將促進發展動能模式轉變,呼喚跨界復合型人才
 
新京報:在你看來,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新”在哪里?
 
劉多:我認為新基建相對傳統的基建有六個方面的“新”。首先就是基礎設施的范疇越來越多了,以前說基礎設施可能就是說網絡基礎設施,可是現在我們包括新技術,包括技術的融合和創新,都在新基建的范圍內。再一個就是新基建的技術迭代會更快,因為不同的技術跟相關的基礎設施在進行融合,這個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第三個就是投資它的持續性要增加,因為技術在不斷演進,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它的投資也會持續地增加,不斷地提升。
 
第四個“新”,我認為是互聯互通,因為新基建要極具網絡效應,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標準就非常重要。還有一個“新”是在安全方面,就是說我們的安全要求會更高。因為社會的方方面面全部都連到網上,這些關鍵的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個“新”就是要求我們的人才要新,不僅僅需要我們原來的行業人才,更需要跨界的、復合型的人才。
 
新京報:新基建能夠對我們國家的長遠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劉多:從長期來講,新基建對于我們國家轉變發展的方式,增加新的發展動能,推動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這幾個方面的作用是更加重要的。首先,它是為我們的各行各業都奠定了非常好的一個基礎,這些基礎設施都有著非常強的輻射效應和溢出效應。另外一點,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能,這些基礎設施對我們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在當前這個面臨前所未有風險挑戰的時期,國家把新基建提出來,確實對于我們國家近期和遠期投資的拉動有很大的作用,同時更應該承認新基建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轉換和模式的改變作用。
 
新京報:在賦能千行百業方面,新基建將讓哪些行業最先受益,哪些行業的想象空間最大?
 
劉多:以工業互聯網為例,它可以像消費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樣,產生新的消費業態模式。第一,外網在運營商網絡上,可以提供不同時延、服務、穩定性的服務。而內網需要相關制造企業建立起來,服務柔性生產,工信部目前也正在推“5G+工業互聯網”的相關行動。我覺得相關技術在制造業領域會有很多應用,很多企業都需要及時搜集、分析、下達信息,因此在邊緣云、邊緣數據中心這塊也會有很大的建設。工業互聯網既是一個新的基礎設施,也是新的業態。“industry internet”這個“industry”既可以是工業,也可以是產業,它可以應用到其他各個行業,包括電網、醫療、港口、礦山等場景和領域。
 
離科學發達國家還有較大距離,要繼續加強開放合作
 
新京報:你前面提到,新基建的技術迭代會加快,這對于我國的科研創新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劉多:技術的創新是永恒的,無論在任何一個年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的其他國家,都需要持續推進技術、應用等各個方面的創新。技術的創新,最重要的還是全球的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吸收,這是創新的一個基礎。在創新的過程當中,要有一個好的體系,大家要耐得住寂寞,要尊重科學的規律,產學研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從一個個創新中開拓出一個大的產業。
 
在全球創新時代,我們尤其需要國際標準。沒有任何一個大的產業是沒有這種標準的,因為沒有標準就不可能成規模,不成規模也就無法降低成本。因為有了國際標準,移動通信技術才能夠實現全球的漫游,其他的產業其實也是一樣,也需要大家不斷地來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需要在全球的、國際的標準化組織當中,大家集思廣益,大家共同去貢獻。
 
新京報:要在先進技術上追趕上世界一流水平,我們還要補哪些功課?
 
劉多:對于我們國家來講,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這么多年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我們有很多的科研工作者,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大家都在努力鉆研技術,提高科研水平。但是科學技術發展的路途是非常漫長的,我們離科技發達國家的目標確實還是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同時也需要有更好的政策支持。
 
我看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來了,要給我們的科研人員以更好的政策環境,讓大家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項目管理工作等地方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科技創新的工作當中。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也是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的,就是要繼續加大開放合作。在科技創新中,在我們追趕先進水平的過程當中,國際合作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一定要共同學習和借鑒,共同進步。中國在科技創新上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趕,我希望未來中國在科技創新上還能有更大的進步,能夠進入全球的第一梯隊。

關鍵字:數據中心

本文摘自:新京報

x 人大代表劉多:新基建今年將拉動數據中心建設投資3000億元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數據中心行業動態 → 正文

人大代表劉多:新基建今年將拉動數據中心建設投資3000億元

責任編輯:cres |來源:企業網D1Net  2020-05-27 13:30:02 本文摘自:新京報

“5G產業每投入一個單位,都將會帶動6個單位的經濟產出,這種溢出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5月25日晚間,在新京報舉辦的“2020兩會經濟策之新基建”視頻云論壇上,全國人大代表、工信部直屬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論壇上分享了自己對新基建的認識和理解。
 
劉多指出,從短期來看,新基建具有穩投資、增就業、促消費這三個方面的拉動效果。而從長遠上看,新基建也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轉換和模式的轉變,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基建對科技創新和技術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需要跨界、復合型人才。除了科研人員的努力和創新體系的進步外,她認為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
 
穩投資、增就業、促消費,新基建短期經濟拉動效果可觀
 
新京報: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你在現場聽取了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你對報告中關于新基建的表述有何認識?
 
劉多:新基建今年也是第一次在我們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來。我注意到,報告中提到的新基建是在“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這個部分提出來的,而且是在“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這樣一個章節里邊提到的。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尤其是在疫情之后這個階段,對于新基建對投資和經濟的拉動作用應該說是寄予了厚望。
 
我們信通院也做過一些相關的預測,新基建既包括5G、工業互聯網等整個的網絡基礎設施,同時還包含數據中心等計算基礎設施,對投資和經濟的拉動作用會是非常大的。再一個的話就是就業。工業互聯網可能今年就會帶來255萬個新增就業;而從現在到2025年的5年里,5G可能直接帶動就業機會300萬個,同時間接帶動的就業可能會達到590萬個。所以新基建對整個就業機會的帶動也是非常明顯的。此外,新基建還會促進信息消費,5G可能會帶動高達8.3萬億元的信息消費規模。從短期來看,新基建具有穩投資、增就業、促消費這三個方面的拉動效果。
 
新京報:能具體介紹一下新基建對于經濟的拉動效果嗎?
 
劉多:2020年,僅僅是5G這一個方面,三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就會達到1800億元。數據中心方面,我們預測今年的投資會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工業互聯網方面,根據測算,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網絡化改造,每年都可能會帶動超過1000億元的新增投資。這三個部分加起來,就已經有5800億左右這樣一個投資規模,這個規模還是比較大的。從現在到2025年,我們原來預測三大(或者四大)運營商的投資是1.7萬億元,不過因為電信和聯通的共建共享以及移動和廣電的共建共享,我們就把5G網絡相關的投資規模預期調整為1.2萬億元,同時會帶動垂直行業的網絡設備投資達到4700億元。
 
無論是5G還是工業互聯網,對其他行業都有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在行業轉型升級方面,我們認為5G對其他行業的乘數效應是6倍,也就是說5G產業每投入一個單位,都將會帶動6個單位的經濟產出,這種溢出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新基建將促進發展動能模式轉變,呼喚跨界復合型人才
 
新京報:在你看來,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新”在哪里?
 
劉多:我認為新基建相對傳統的基建有六個方面的“新”。首先就是基礎設施的范疇越來越多了,以前說基礎設施可能就是說網絡基礎設施,可是現在我們包括新技術,包括技術的融合和創新,都在新基建的范圍內。再一個就是新基建的技術迭代會更快,因為不同的技術跟相關的基礎設施在進行融合,這個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第三個就是投資它的持續性要增加,因為技術在不斷演進,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它的投資也會持續地增加,不斷地提升。
 
第四個“新”,我認為是互聯互通,因為新基建要極具網絡效應,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標準就非常重要。還有一個“新”是在安全方面,就是說我們的安全要求會更高。因為社會的方方面面全部都連到網上,這些關鍵的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個“新”就是要求我們的人才要新,不僅僅需要我們原來的行業人才,更需要跨界的、復合型的人才。
 
新京報:新基建能夠對我們國家的長遠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劉多:從長期來講,新基建對于我們國家轉變發展的方式,增加新的發展動能,推動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這幾個方面的作用是更加重要的。首先,它是為我們的各行各業都奠定了非常好的一個基礎,這些基礎設施都有著非常強的輻射效應和溢出效應。另外一點,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能,這些基礎設施對我們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在當前這個面臨前所未有風險挑戰的時期,國家把新基建提出來,確實對于我們國家近期和遠期投資的拉動有很大的作用,同時更應該承認新基建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轉換和模式的改變作用。
 
新京報:在賦能千行百業方面,新基建將讓哪些行業最先受益,哪些行業的想象空間最大?
 
劉多:以工業互聯網為例,它可以像消費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樣,產生新的消費業態模式。第一,外網在運營商網絡上,可以提供不同時延、服務、穩定性的服務。而內網需要相關制造企業建立起來,服務柔性生產,工信部目前也正在推“5G+工業互聯網”的相關行動。我覺得相關技術在制造業領域會有很多應用,很多企業都需要及時搜集、分析、下達信息,因此在邊緣云、邊緣數據中心這塊也會有很大的建設。工業互聯網既是一個新的基礎設施,也是新的業態。“industry internet”這個“industry”既可以是工業,也可以是產業,它可以應用到其他各個行業,包括電網、醫療、港口、礦山等場景和領域。
 
離科學發達國家還有較大距離,要繼續加強開放合作
 
新京報:你前面提到,新基建的技術迭代會加快,這對于我國的科研創新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劉多:技術的創新是永恒的,無論在任何一個年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的其他國家,都需要持續推進技術、應用等各個方面的創新。技術的創新,最重要的還是全球的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吸收,這是創新的一個基礎。在創新的過程當中,要有一個好的體系,大家要耐得住寂寞,要尊重科學的規律,產學研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從一個個創新中開拓出一個大的產業。
 
在全球創新時代,我們尤其需要國際標準。沒有任何一個大的產業是沒有這種標準的,因為沒有標準就不可能成規模,不成規模也就無法降低成本。因為有了國際標準,移動通信技術才能夠實現全球的漫游,其他的產業其實也是一樣,也需要大家不斷地來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需要在全球的、國際的標準化組織當中,大家集思廣益,大家共同去貢獻。
 
新京報:要在先進技術上追趕上世界一流水平,我們還要補哪些功課?
 
劉多:對于我們國家來講,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這么多年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我們有很多的科研工作者,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大家都在努力鉆研技術,提高科研水平。但是科學技術發展的路途是非常漫長的,我們離科技發達國家的目標確實還是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同時也需要有更好的政策支持。
 
我看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來了,要給我們的科研人員以更好的政策環境,讓大家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項目管理工作等地方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科技創新的工作當中。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也是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的,就是要繼續加大開放合作。在科技創新中,在我們追趕先進水平的過程當中,國際合作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一定要共同學習和借鑒,共同進步。中國在科技創新上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趕,我希望未來中國在科技創新上還能有更大的進步,能夠進入全球的第一梯隊。

關鍵字:數據中心

本文摘自:新京報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南康市| 临安市| 高尔夫| 衡阳县| 绥德县| 额敏县| 安新县| 民勤县| 石柱| 北川| 铜山县| 柏乡县| 江津市| 镇宁| 剑阁县| 中西区| 辽阳市| 常山县| 远安县| 株洲市| 泸水县| 施秉县| 清镇市| 县级市| 中山市| 安宁市| 宁乡县| 巴彦县| 修文县| 芦溪县| 麻栗坡县| 会昌县| 浪卡子县| 徐州市| 巩义市| 淮滨县| 南召县| 沅江市| 靖安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