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建設風潮還沒有吹起,關于重復建設的警示就已經處處可見了。
日前,有媒體統計了環京數據中心情況,指出截至3月底,北京周邊地區數據中心投運機柜達17.35萬個,在建機柜達32.55萬個,規劃機柜27.62萬個,共計77.53萬個。結論是“在建及規劃數據中心體量驚人”,因此建議“據中心建設應避免一哄而上”。
無可否認,“一哄而上”是中國經濟發展中很常見的一個現象,也確實應該警惕和重視。但具體到數據中心行業,卻需要具體事例具體分析。
體量是否驚人,市場說了算
數據中心雖然是新基建的重點基礎設施,但和5G網絡、交通網絡、能源網絡等不同,是市場競爭非常充分,且擁有發展多年的成熟的商業化體系。
根據《2019-2020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達到1562.5億元,同比增長27.2%。而根據《報告》預測,在2020-2022年期間,IDC業務還將以類似的增幅持續增長。
而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的增幅本身是下降的?!秷蟾妗氛J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數據中心能耗指標管控政策,制約周期內新建數據中心投產規模,再加上新興行業客戶需求尚未形成規模,而現有行業客戶需求難以擴大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增速,整體市場逐步趨于成熟。
也就是說,被媒體所擔心的“體量驚人”,實際上是一個現實需求壓縮后的結果。
為什么是“環京”?
實際上不止是北京,上海、深圳一樣出現了“環核心城市”的情況。報告中提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數據中心能耗指標管控政策,制約了數據中心投產的規模。
但同時,市場壓力要求數據中心企業,特別是IDC企業的數據中心機房要貼近需求端,也就是使用人群。所以在核心城市嚴控的情況下,“環核心城市”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情況。
直到“新基建”被如此重視的今天,各大核心城市的數據中心建設政策依舊沒有放松的態勢,甚至有向周邊擴展的趨勢。對于各大數據中心企業來說,大干快上是不存在的,搶奪有限的核心城市資源保發展才是重中之重。
風物長宜放眼量數據中心沒那么可怕
各大核心城市嚴控數據中心建設,媒體擔心數據中心過度發展,其實都是有其現實根源的。數據中心是一種高能耗、低收益的產業。特別是互聯網公司的數據中心,消耗著本地能源,卻服務著全世界的業務,最后的收益也難以轉化為當地稅收。
而且數據中心確實能耗驚人。據統計,從2011年-2016年,數據中心耗電量快速增加,每年以超過1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7年,國內數據中心總耗電量達到1300千瓦時,而當年的三峽大壩全年發電量為976.05億千瓦時。
2018年,全國數據中心總耗電量1500億千瓦時,達到了社會總用電量的2%。預計到2025年,占比將增加一倍,達到4.05%。
如果從一個單一產業的角度看,這是非常可怕的能耗。但是,數據中心并不是簡單的單一產業。它消耗的能源最后轉化為整個數字經濟的基礎,支撐著互聯網、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等一系列的重要產業。
所以單純從耗電角度看數據中心能耗問題并不客觀。更何況,在能耗增長的同時,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卻在不斷的攀升。
今年2月28日,頂級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雜志刊出了一篇名為《全球數據中心能源使用在需求快速增長下仍然放緩》的論文。該研究計算出2010年至2018年間,全球數據中心需求增長了550%,數據中心能源使用僅增長了6%。
可見,數據中心能耗的增長,伴隨的是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擔心“一哄而上”不如擔心既有改造
數據中心能耗的降低,本質上是數據中心技術的進步。無論是IT設備效率的提升,還是冷卻系統能耗的降低。這些最后都體現在PUE上。
工信部等三機關在2019年初發布的《關于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到2022年,數據中心平均能耗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能使用效率值達到1.4以下,高能耗老舊設備基本淘汰,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應用比例大幅提升,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數據中心具備建設周期長的特性,所以當看到投資上百億、數萬個機柜的數據中心時不用擔心能源需求暴增,因為很可能是分成數期、數年來建設的。而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建設規劃也會隨之改變。
新建設的數據中心,往往會采用目前最成熟的節能技術。無論是PUE的控制,還是冷卻水消耗等等,都有極大的改善和進步。
真正的難點在老舊數據中心的改造上。數據中心是重資產行業,土建的特性又決定了數據中心改造的困難。這些老舊數據中心也是現在存量數據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不能做好改造,數據中心整體的能耗降低也就無從談起。簡單的進行整體限制,反而限制了新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從能耗和未來發展的角度上看,加強對改造既有數據中心的鼓勵和補貼,是更有利于新基建戰略落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