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出現和發展,金融機構一直是對數據中心要求最苛刻的客戶,并一直推動數據中心技術供應商開發最新的硬件和軟件。公平地說,金融行業在塑造數據中心技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托管數據中心出現時,倫敦、法蘭克福、紐約等主要金融中心是最早應用的城市之一。隨著金融行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處理能力來進行計算,從而為日益復雜的設備和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
位于技術前沿
金融機構也是第一批提出數據中心可靠性要求的組織,這些要求已經促進備份和災難恢復科學和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服務部門每宕機一分鐘可能會損失數百萬美元,因此通常會對能夠防止這種情況的技術和產品進行高水平投資。
性能顯然是重要的,而網絡速度變得尤為重要。這是由于數據必須大量傳輸,并且要求延遲較低。在市場變化之前迅速達成交易變得非常重要。金融中心之間傳輸的時間相差幾毫秒可能是十分關鍵的,這導致了跨大西洋和其他大洋的海底光纖電纜得到企業的大量投資。
而且金融通信的可靠性也必須得到保證。自動取款機(ATM)依靠與核心基礎設施的連接為客戶提供資金服務。許多這樣的服務已經遷移到網站,這些網站必須100%可靠運行,并且必須防止篡改。
金融服務也導致新的存儲技術和處理方法的發展。與其保守的公眾形象相反,銀行機構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來追求新技術,并將其轉化為競爭優勢。銀行家和經紀人是開源數據庫和Hadoop等大數據工具最早的采用者。而其部署的可以掃描數百萬個交易的系統可能會在客戶的賬戶受到威脅之前發現欺詐行為。
金融行業也促進了數據中心實踐獲得極速發展: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人們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信心創下新低,比特幣應運而生。
區塊鏈的應用
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系統的支持下,所有節點都存儲所有數據,比特幣似乎正在利用技術來避開受到影響的全球金融體系。奇跡的是,區塊鏈似乎提供了一些可以同時作為交易的安全和私有交換的媒介,同時也為投機者提供了快速增值的商品。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看到了某種可預見的發展。當技術進步似乎具有無法控制的風險時,往往會出現一些法規以控制發展過剩。
盡管比特幣被認為是在傳統運營商之外進行金融交易的一種手段,但主流的銀行系統一直在消除金融危機之后的影響,并采取旨在防止危機復發的更嚴格的法規。服務提供商將不得不提高加大規模,滿足新的要求,并提高新的問責制水平。
展望未來,加密貨幣很難勝任貨幣支付的角色,因為分布式信任機制基于其基本要求具有固有的困難。由于所有交易可能存儲在任何地方,其可擴展性也受到限制,而比特幣區塊鏈目前每秒只能處理大約7筆交易。相比之下,貨幣支付機構Visa公司每秒處理24,000筆交易。
盡管存在這些缺點,比特幣仍然已經成為全球數據中心增長最快的應用。很多組織正在建造新的設施來運行加密貨幣挖掘,他們必須通過采用大量的電能和不斷提高的效率來完成。為了能夠在競爭對手中搶占先機,新的散熱技術和更快的GPU或ASIC由此可得到更充分的運用。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競爭最終是自己打敗自己。因為這種努力的回報是收益不斷減少,能源消耗將無限制地增長,這可能會消耗全球所有廉價的電力,卻沒有真正的收益。
此外,Sarbanes-Oxley、MiFID II、Basel規則等一些法規對數字金融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這不僅要清楚交易如何發生,還必須收集基礎設施數據,并在需要時向主管部門報告。
總之,金融行業推動了數據中心的發展,而且沒有理由相信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