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縣城西區,灤河和老牛河交匯處,3棟淡黃色的樓聳立在藍天下,外觀、高度皆與眾不同,分外顯眼。“這是一期A區的3棟樓, 1號體驗中心正在進行主體建設,2號、3號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機房樓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外部裝修,15000臺機柜已經安裝完成,年底開始運行調試……”項目負責人井學豹介紹。
這里是承德縣德鳴大數據產業園項目現場,雖然路邊堆著厚厚的積雪,但建設者們卻熱火朝天。“很快,這里就是一座集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交易、數據應用為一體的大數據小鎮了。”
獨特優勢吸引產業園落地
承德縣德鳴大數據產業園項目由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投資,計劃投資100億元、占地1000畝,建成北京周邊規模最大的綠色數據中心。井學豹說:“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2萬臺機柜、40萬臺服務器IDC數據中心、展覽展示區等;二期主要為大數據中心提供配套,主要是大數據科研發展、產品應用、人才教育培訓等;三期重點在大數據產業高端軟件創新、開發、測試、產業孵化基地等方面進行規劃建設。”
項目之所以落地承德,是因為承德縣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優勢。“一是交通便利,距北京近,一出承秦(承德—秦皇島)高速承德縣出口,就是產業園區;二是氣候好,年平均氣溫10℃,能夠達到開停機時數據中心及機房內溫度A級要求;三是水資源豐沛、電能豐富;四是地質結構穩定。”
承德縣工信局局長馮東偉則說:“作為‘京津冀大數據走廊’上的核心地區之一,我們縣依托自身優勢,把大數據產業作為協同發展中對接京津的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大數據核心產業、關聯產業和衍生產業。為了保障項目進度,縣政府提供的是保姆式服務、一站式服務,開通綠色通道快速審批。施工后專門成立了項目包保服務小組,每星期到現場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這個項目今年3月22日正式開工,6月份一期工程完工,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見效的‘大數據’速度,在行業里一鳴驚人。”
投資200億建大數據小鎮
在建設德鳴大數據產業園的同時,承德縣與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還溝通決定以德鳴大數據產業園為基礎,規劃占地3.63平方公里,總投資200億元以上,建設集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交易、數據應用為一體的大數據小鎮,包括孵化創業區、文化創意區、教育培訓區、配套服務區、金融基地和服務外包基地等。
目前,大數據小鎮已經初現規模。建成后,將加快推動承德的大數據產業向集聚、集約、集群化方向穩步邁進。
承德縣大數據小鎮并以其獨特性、唯一性,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特色小鎮。承德縣縣長劉志琦說,承德縣將傾力推進大數據特色小鎮建設,力爭在3—5年的時間內將大數據特色小鎮打造成為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融合、體制機制靈活的空間發展平臺,在全省特色小鎮創建中充當排頭兵。
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入駐
在大數據小鎮的文化創意區,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項目已確定入駐,國家圖書館和承德縣今年5月份簽訂了相關協議。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項目是我國“十三五”規劃重點文化工程之一,占地152畝,總建筑規模為60890平方米,總投資9.7877億元,主要建設存儲庫區、業務加工區、配套用房、文化展示區等,使該儲備庫具備文獻存儲、數字化加工、紙質文本保護修復等功能。
該項目實施以后,國家圖書館將以建設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為契機,積極支持承德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文獻調撥、推進“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實施、展覽講座、文化資源共享、業務培訓、人才交流等多種形式,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能承辦國際、國內文化交流,能延伸會展經濟等上下游產業鏈。
推動轉型升級創造就業機會
大數據產業推動了承德縣其它產業的轉型升級。承德縣委書記齊建文說:“承德縣依托區位優勢,抓住京津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信息化建設、電子商務等高技術服務業,推進新型服務模式產生,促進產業全面健康發展。”
位于大數據小鎮里的中科京北承德服務外包有限公司,辦公面積有1萬多平方米,2000坐席的呼叫中心已投入使用,吸引了藝龍網、移動IPTV、美團網、海南航空、LG、樂視、華夏保險等知名企業入駐。
下板城鎮的朱桂敏是該公司的一名員工,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于去年11月份正式上崗。“家里5口人,以前全靠丈夫在外打工維持生計,日子過得緊巴巴。如今,自己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不僅收入增加了,家也搬到了縣城,孩子也讀上了城市學校。”
公司負責人史培升說:“服務外包業對就業的帶動作用明顯,每增加一席呼叫坐席就可以直接提供2.5個就業崗位,招收的員工主要是有一定計算機基礎和知識水平的大中專學生、農村適齡青年等人口,現在已經有1000人在這里工作,絕大多數都是本地人。”
承德縣明年將在縣城西區建設占地面積200畝、3萬坐席、10萬就業崗位的服務外包產業園,建成國家級“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和創業孵化基地”,預計到2020年,可以實現年產值20億元以上。同時,還能吸引有意向的人才在服務外包產業園周邊從事有關行業,可間接帶動2萬以上人口自主擇業、自主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