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毫無疑問,目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軟件已被公認為數據中心管理的一種很有價值的技術與方法。然而事實上,DCIM可以從單點解決方案到管理控制臺進行全面的監控,這意味著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將其整合成更大的硬件/軟件管理,以及IT服務管理(ITSM)解決方案。
信息是IT管理成功的關鍵,這正是DCIM解決方案所提供的。目前可采用眾多儀器和設備收集用來提供有關用戶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詳細信息。但是,人們很容易迷失在細節中,而利用所有可用的數據才是最終的目標。但實際上,確定哪些是可采取行動的準確實用的信息是很困難的。而讓這些信息有用,并從用戶IT基礎架構獲得的其他數據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iTRACSDCIM
這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DCIM解決方案的價值是試圖弄清楚如何將其與現有的IT管理工具的整合,特別是DCIM工具通常跨越傳統IT設施管理之間的鴻溝。
DCIM供應商為解決這一問題開始提供工具和服務的整個套件,而另一些則來自廠商(如惠普公司和BMC公司)提供直接連接主要的IT管理平臺。該工具并沒有解決有關IT和設施的分工問題,但它們使IT人員能夠獲得關鍵基礎設施的問題,這也可能影響數據中心的性能。
隨著IT設備和基礎設施之間的業務上的分離,IT部門往往將設施的問題完全隔離,不關注其對IT的影響。隨著運營成本日益增長,這已成為運行數據中心一種不切實際的方式。而數據中心設施與IT之間更緊密的集成,意味著DCIM、ITSM以及傳統的IT管理工具有著更高的價值。
較小的DCIM供應商由于在大型管理系統方面缺乏整合能力,似乎常常被自己的單點解決方案的能力所蒙蔽。當被問及他們打算如何與其他工具或大型管理系統集成時,其最通常的反應是將責任推卸給客戶。或只是提供SNMP信息,其他的什么都不管,而且這是非常普遍的反應,他們會說,“我們有一個開放的API”,這等同于在說:“你如果使用集成功能的話,你們需要對我們的產品編寫代碼,或支付一定的費用,我們為你們集成。”而這兩個回答通常會失去潛在用戶。
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為什么DCIM和IT服務管理的技術正在尋求融合的原因。一旦用戶得到了DCIM工具,他們意識到他們提供的數據將更好地完善自己的IT服務管理流程和程序,這是非常寶貴的。這種技術演示了這兩種臨時整合方法的價值。而他們的客戶要求工具之間的整合更加嚴格,供應商通常都會用各種方式進行響應。
目前,硬件廠商正在積極與DCIM供應商合作,提供有關其產品的必要信息。DCIM供應商都會利用這些信息并進行組織,并將其集成為ITSM解決方案。而ITSM解決方案可以較好地分析和確定服務的部署,以最有效的方式配置數據中心內IT負載。
不同的技術供應商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為他們的客戶提供集成的DCIM/ITSM解決方案。2012年,CA技術公司推出了DCIM業務方面的CA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產品,目前已將它與其他完全成熟的管理工具產品進行了整合,CA公司因此可以進行統一的基礎設施管理。
這并不是簡單將產品進行打包,CA已接近實現其目標,他們正在慢慢地整合DCIM工具整合到他們的主要產品,讓使用他們統一管理工具的現有客戶不僅添加CA公司的DCIM,而且還添加使用其他廣泛的第三方產品。他們還讓客戶使用第三方托管服務部署CA的DCIM,并通過自己的CA管理工具接收來自主機的數據服務。
這種方法為客戶提供了一系列的選擇,并允許某個階段實施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由于不需要在每一階段中使用CA產品,CA公司啟用了統一基礎設施管理,以便用戶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在管理和業務軟件工具的現有投資效益。
施耐德電氣公司也推出了名為StruxureWare數據中心套件的數據中心管理工具,通過DCIM可以了解需要提供的工具和堆棧的視圖,以及硬件上運行的虛擬機和應用程序的運行。為此,施耐德電氣曾與惠普公司實施基礎設施合作伙伴計劃。
施耐德的StruxureWare
施耐德的DCIM與惠普OneView進行整合,當自動資產識別和分析數據時,OneView獲得一個加入到網絡新的設備,并傳遞給sStruxureWare軟件。這意味著客戶可以看到來自這兩個產品的信息,以及在現場相關的數據中心信息的服務器硬件的運行狀態,讓用戶可以更詳細地了解和控制他們的數據中心環境。
康普公司采取了另一種方法,康普公司選擇了惠普及他們的融合管理咨詢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惠普采用了康普iTRACS的DCIM解決方案,為那些希望構建DCIM到他們的惠普基礎設施的客戶提供服務。而惠普公司根據項目需求,通過惠普的工具項目將為用戶提供是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Nlyte軟件公司采取了ITSM整合DCIM最積極的方式。就其本身而言,該公司已開發出一種連接器框架,現在直接集成了三種最常見的ITSM和DCIM軟件。它有三個解決方案版本,Nlyte惠普ITSM,NlyteBMCITSM,以及NlyteServiceNowITSM。Nlyte軟件公司還開發出了基礎設施的框架,以便與當前市場上任何ITSM平臺進行快速整合。Nlyte公司聲稱,其集成過程可以在幾天內完成,而不是更常見的一個月。
無論采取什么樣的辦法,很顯然,DCIM和ITSM將會殊途同歸。結合這兩種技術方法的特點,最終客戶將能夠部署終端到終端的解決方案。這是未來最有可能的被集成的模塊化工具,而不是更大規模的單一應用程序。但最終的結果將是DCIM和ITSM合并,為客戶提供IT設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