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家》上周發表文章如下:
可口可樂前老板郭思達曾說,1981年4月15日是“世界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那是該公司在新中國首條瓶裝生產線的投產日期。此說未免夸張但并不荒誕。對外企的歡迎是中國系列變化的一部分,正是這些變化促使中國轉變為世界最大、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
過去30年來跨國企業蜂擁而至。金融危機后,許多企業又向中國尋求拯救。但如今,這股淘金熱似已結束。
中國仍是最誘人的市場。它在全球個人消費中僅約占8%,但2011年至2013年間,對消費增長的貢獻超過任何其他國家。
不過,許多(在華)外企的處境正變得日益艱難。這部分與(中國)增速放緩和成本上升有關。北京一直令外企日子不好過,包括限制外國銀行的市場準入和屏蔽推特等,但這種“為難”似乎正在擴展。思科、IBM等設備商正面臨斯諾登效應的強烈反沖,蘋果蒙羞道歉,星巴克遭受價格欺詐指責……
今年3月,中國將實施涵蓋面廣泛的消費者保護法,并有可能使之成為攻擊跨國企業的新線路。北京打擊官員鋪張浪費也正“殃及”兜售奢侈品的外企。
競爭亦在加劇。中國早已成為全球品牌競爭最激烈的戰場,長期落后的本土企業如今也加入戰團。許多中企已具備海外經驗或正開發創意產品。中國消費者則不再僅僅因為是洋品牌就一擲千金,熟諳網絡但缺乏品牌忠誠度已令其成為世界上最苛刻的客戶群。
一些外企正離開,某些留下來的艱難度日。人頭馬、百勝等企業的在華銷售額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投資者們已不再為大舉投資中國喝彩……希望留在中國的企業將付出更多努力,并不得不改變戰略。
首先,成本上升意味著老板們必須從追求增長轉向提高生產率。其次,最高管理層須確保在華高管的行為和安全標準與世界其他地方持平。在社交網站上,中國消費者比西方的更活躍,任何丑聞都會迅速傳遍全國。最后,“統一政策”已不再奏效。大多數外企在華落戶時,該國經濟規模不足2萬億美元,(如今)將很快5倍于當初,且各省份和大城市之間在諸多方面千差萬別。
中國仍是個豐厚的獎品。那些提高生產率、改善管理并迎合本土品味的企業依然能生意興隆。但黃金時代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