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IM(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是一個非常給力的概念,他把數據中心風、火、水、電、空間等基礎設施要素的管理(動力和環境管理,簡稱動環管理)與IT管理融為一體,進行整合集中管理,最大提升數據中心效率。
DCIM概念的提出,融合了數據中心機房與IT,原本涇渭分明兩個市場。機房關注的是UPS、空調、機架、布線和柴油發電機等,而IT關注的服務器、網絡和存儲,以及軟件平臺與應用, 雖然關系極為密切,但基本上極少往來。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如果IT是白領,則機房更多是藍領,甚少有交集。
DCIM讓二者產生了 交集。傳統的機房廠商不再滿足于動環管理,更多與IT數據信息結合,從下往上走,實施一體化集中管理;IT廠商從IT向UPS、空調管理進行延伸,從上向下進行滲透,二者的一個共同目標都是DCIM。
從市場情況看,數據中心機房廠商動作比較快,施耐德推出了StruxureWare,艾默生通過收購Avocent,將二者產品進行整合推出了Trellis,ABB推出了Decathlon,西門子也通過收購加入到DCIM戰場。IT方面,Intel是DCIM的積極倡導,并將其Node Manager技術授權給了 Fieldview Solutions、 iTRACS、JouleX、 PowerAssure、Modius、 CiRBA 、Viridity,得到了市場的響應和支持,一時間風生水起。
根據產業分析機構Gartner估計,DCIM當前的市場規模價值為4.5億美元,到2016年有望增長至17億美元。但從這個數字看,DCIM并沒有更多誘人之處。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應用的發展,數據中心建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提高數據中心集中式管理的水平,對于數據中心運營將至關重要,絕對代表著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方向。可以預計,DCIM將代表IT發展的一個新時代,將成為衡量數據中心管理水平的標志。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方向性的應用,在國內的表現始終不溫不火。對此,曾經以為是軟件自身的水平問題,DCIM要管理數十個不同產品類型,千萬種品牌設備,對此進行集中調度管理,協調運轉,其兼容性和成熟度始終是一個問題。在實際工作中,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但技術問題從來不是根本問題,主要是技術問題總有解決問題的手段,與之相比,市場問題才是更大的問題。
DCIM沒有辦法得到更多推廣,主要障礙還是認知水平問題,一些無法見光的事情,阻礙著技術進步。DCIM本身非常技術的概念,從很大程度上會讓CEO敬而遠之。CIO會不會擁抱DCIM,如果沒有CEO的命令,CIO通常不會冒險采用DCIM,因為改變是非常難的。另外,DCIM會讓問題變得透明,如此也斷了一些CIO的財路。
有專業人士透露:偷偷安排一些機器,是數據中心一些人的生財之路。如果信息不透明,這些事情很難被發現,主要不是捅出大簍子,基本上沒有太多風險。DCIM讓信息變得透明了,讓設備、資源變動變得可以追溯,這些有些CIO不愿意的事情,DCIM自然是雷聲大,雨點小。
DCIM專業的技術,但實際上是“一把手”工程,沒有CEO的決心,DCIM只能是水中花,鏡中月。
針對DCIM,業內專業人士也指出了一些障礙,例如技術人員的跨專業水平能力;PDU供電監控還停留機柜,沒有到IT設備;DCIM節能表現,沒有類似封閉通道/空調管理作用明顯,亮點不突出;以及DCIM還沒有邁向云計算服務等,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一把手”工程才是重中之重。
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非“一把手”不可。但DCIM是一個值得“一把手”的工程。這不僅僅是彌補漏洞的事情,這是一個管理境界的問題。DCIM從數據中心高度,對所有相關環節統籌規劃、控制和管理,當所有因素協調可控時,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效率問題,也不是省幾個錢的問題。DCIM所代表的是數據中心的水平,以及服務能力。DCIM搞好了,誰還會為數據中心故障這樣的小問題擔心呢?DCIM,有這樣的水平,但DCIM確實也有一個逐步成熟提高的過程,DCIM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