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午間,華為公布2016年年報,報告顯示,華為運營商、企業、終端三大業務在2015年基礎上保持穩健增長,實現全球銷售收入5216億元人民幣(751億美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371億元人民幣,相比2015年的369億元同比微增0.4%。
2016年華為營業利潤率為9.1%,2013年以來利潤率首次跌破兩位數。2013-2015年,華為營業利潤率分別為12.2%、11.9%和11.6%。
根據財報數據,華為的凈利潤增長也出現了大幅下挫。2016年,華為凈利潤率是7.1%,僅獲得0.4%的微增,2015年華為凈利同比2014年增長了33%。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財報發布當天的溝通會上公開評價,以全球500強公司為標的,華為凈利潤率能夠達到7.1%,已經是“非常不錯”了。他認為,全球經濟形勢目前處于低迷狀態,客戶面臨收入增長盈利下降的壓力,這種情況下華為追求合理的利潤率是應該的。
華為2016年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上排名第129位。
2016年研發投入764億
徐直軍表示,華為2016年重金投向了研發體系,以及消費者業務利潤菲薄是兩大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華為近年來在研發上投入逐年遞增,2016年創下新高,達到764億元人民幣(美元約110億),占銷售收入14.6%,近十年累計研發投入3130億元。
經過長期投入和建設,華為在全球共有15個研究院/所、36個聯合創新中心,8萬名研究人員。目前,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超過6萬件,90%以上為發明專利。
單從金額來看,即便在全球,華為研發投入也排名前列。2016年,在全球高科技企業中,研發投入超過100億美元的僅有6家,分別是,三星、英特爾、谷歌、微軟、華為和蘋果。
不過,華為目前有三大業務群,電信設備業務、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服務業務。徐直軍認為,華為研發投入大是總數大,但分攤到每個領域并不算大。
徐直軍說,“智能終端如果跟蘋果三星比少得可憐,無線領域如果跟愛立信比,也少,在路由器領域,跟思科比少得可憐。所以是總數加起來很大,但是每個領域上并不是最大。不能把to B研發投資說成to C的,把to C的研發投資說成to B的。”
“有世界級的研發投入,沒有世界級的研發產出”是華為自己內部都在反省和質疑的。
華為整合傳播部高級專家張群英告訴《財經》記者,與蘋果乃至Google、Facebook等企業相比,華為的研發投入產出比還比較低,甚至有說法“內部損耗嚴重”。
“光有熱情、理想、投入還不夠,華為尚需要在研發精細化管理方面大幅提升。”張群英說。
張 群英還認為,華為還有一個“罩門”,即原生態文化太過強大,例如膠片文化、“唯上”文化、“螺絲釘”文化等,外部引入的專家適應起來困難。從前幾年的數據 看,外部專家留下來的概率偏低。即便留下來的,其中也有一部分難以發揮價值。如何留住這些優秀人才并給予他們發揮的空間,對于現有華為管理體系,也是不小 的挑戰。
智能手機業務毛利不超過30%
拉低華為利潤增長的另一個原因是正在高速發展的智能手機業務目前處于“量升利不升”的平臺期。
2016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達到1.39億臺,銷售收入1,7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市場咨詢公司IDC數據顯示,2016年度,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為14.7億萬部,華為以9.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僅次于三星(21.2%)和蘋果(14.6%)。
盡管出貨量擠入全球前三,但利潤菲薄,拖累了整體利潤。
徐直軍透露,華為終端毛利尚未超過30%。相對于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超過40%的毛利,終端收益菲薄。
不 過,這并非華為個例,目前,全球除了三星和蘋果,所有智能手機公司都處于利潤菲薄甚至負利潤的漩渦。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機市場的總營業利潤為537億美元。其中,蘋果去年的營業利潤為449億美元,占比高達79.2%;三星為83億美元,占比為14.6%。
華為智能機營業利潤只有9.29億美元,在全球利潤中的占比為1.6%。中國前五大智能機品牌的總利潤占比甚至不到5%。
華為內部已經意識到該問題,徐直軍強調,未來華為終端業務不以追求規模為中心,而以追求盈利為中心。
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凌海向《財經》記者表示,雖然華為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但仍存諸多挑戰。“蘋果有強大的軟件生態系統,三星的優勢在于擁有較好的垂直整合能力,這兩種能力均需要長期投入和培養。”
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安卓跟蘋果唯一的差距是生態體系,華為在服務和生態體系上與蘋果還有些差距,華為希望通過提升服務及生態布局,與蘋果占在相同的陣線上。
附【華為2016財報其他重點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