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18日)市場上傳出消息,有6名華為公司的前員工因涉嫌將公司內部資料泄露給競爭對手,在一個月前進入了深圳看守所,并于日前被批捕。華為為此在公司發出內部通報表示,目前案件正在深圳警方偵辦中,一切以警方披露的信息為準。
針對這一傳言,樂視和酷派分別回應,表示被抓的幾人并沒有泄密,但有專利糾紛,正在走法律程序。另有媒體報道稱,華為通報未涉及樂視和酷派,也不涉及華為的中高層,只涉及工程師和設計師。但是,酷派CEO劉江峰卻說,這次事件跟酷派不能說完全沒有關系,因為在這次被抓的人當中有些人后來加入了酷派。
華為是一家高科技企業,最近幾年華為發展很快,其多項專利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獨占鰲頭,在國際市場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已成為行業內一家重要的跨國企業。華為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與其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的戰略密不可分,而自主創新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因此華為對專利技術一向有嚴格的保密措施,對企業內部人員有嚴格的保密要求,在以前也曾經處理過一些違規員工。此次報案也可理解為是華為保護公司核心技術機密的一種行動。
就目前來說,由于牽涉各方披露的信息有限,且各方說法不一,因此外界還很難做出是非評判。
但是,華為出現的這一事件告訴我們,對于一個以自主創新技術立足的高科技企業來說,核心技術的掌握或比生命還重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需要以自主創新技術來打開市場,占領市場,但在這同時,對于自主創新技術的保護應該占有同樣的高度。華為的業務已經拓展到了國際市場,而在國際市場上,各種“經濟間諜”的身影也很活躍,一個企業如果竊取了競爭對手的核心技術,就可以順利走上發展捷徑,而對被侵權企業來說,卻意味著市場的喪失。在這方面,很多跨國企業都有過沉痛教訓。
現在被警方逮捕的幾位華為前員工,其犯案事實究竟如何,目前尚不清楚,相信法律也不會以華為單方面的說辭為準。但對于華為這種走司法途徑來解決商業機密糾紛的做法,筆者以為應抱以肯定態度。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爭斗表現為市場的競爭,而市場的競爭最終又總是以企業之間的競爭來展開。為了掌握市場的制高點,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核心技術的保護高度重視,防范“經濟間諜”對企業的滲透,各國也都從立法上開始為企業的核心技術建立起法律保護機制。
相比之下,我國在這方面的立法規范還只是粗線條的,企業更多的是以訂立內部章程的形式來約束內部人員,而且針對的只是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尚未提升到如何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對于企業單方面規定的這種約束是否侵犯到員工的正當權益,很容易產生爭議,特別是對已經離職的員工,當他們自主創業或者前往競爭性企業就職時,應該受到什么樣的競業限制,都需要由立法部門站在法律的公正立場上進行規范。
華為這一事件的出現提醒立法部門,在我國大力倡導企業自主創新的環境中,對自主創新技術的保護不能停留在企業內部章程的水平,無論是從保護企業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保護員工正當權益的角度來看,都需要國家訂立專門的法規來加以規范,讓企業和員工都能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