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向巔峰攀登的中國通信設備商,今年來先后遭遇來自美國的調查。
據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美國商務部向華為發出一張傳票,要求華為提交有關將美國技術出口或再出口至古巴、伊朗、朝鮮、蘇丹或敘利亞的所有信息,并且需要提交過去五年運送至這些國家的產品的信息。該調查旨在確認華為是否違反了美國的出口限制。
目前,該傳票已送至華為位于達拉斯郊外普萊諾的美國總部。華為在一份聲明中稱,它致力于在開展業務的地方遵守當地法規。
據稱,華為并未被指控有任何違法行為。這是一份行政傳票,并非刑事調查。
今年3月,因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美國商務部下令禁止國內制造商向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隨后,美國對中興通訊提供了臨時許可,但該臨時許可是從3月24日起至6月30日,是否繼續調查的主動權仍掌握在美國商務部手中。
目前,中國的電信設備公司華為和中興都已躋身電信設備市場前四名。華為2015年收入3950億元人民幣,研發投入592億元人民幣。在華為奔向第一梯隊的過程中,電信設備市場洗牌不斷,曾經如日中天的北電、朗訊等公司在市場上消失,而中國公司則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遍布全球。
擁有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三大業務板塊的華為仍處在上升勢頭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時為華為定下新目標:2020年,華為銷售收入要超過1500億美元,這相當于在2015年608億的基礎上再增加900億美元。
然而,成為世界一流科技公司的道路注定不會一馬平川。
在這次調查之前的2012年10月,美國國會發布了華為、中興“可能對美國帶來安全威脅”調查報告。該報告稱,美國情報機關必須對華為和中興在美擴張的努力保持關注,并盡可能多地告知私營單位關于它們的潛在間諜威脅。
在170余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電信設備的華為,在安全的名義下幾乎無緣美國市場,這對一家科技公司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不過,華為在美國的遭遇并不具有普遍性。如在英國,華為已運作15年,有1100名員工,業務遍布15個地區,與200多家英國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今年5月份,華為與英國貿易投資總署還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對于美國市場,任正非2014年6月首次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說了一段這樣的話:“中國越強大,美國就越打擊。打擊不是抽象的,看好一個苗頭打一個。其實美國打的不是華為,是中國”。他還表示,我們也不知道接下來的困難還會有多大,就是努力前進,自己想辦法如何去克服。
未來的困難究竟有多大?這的確是個問題。紐約時報指出:如果調查發現華為做出與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相悖的事,美國可能會限制它獲得關鍵的美制元件和其他技術產品。考慮到華為的規模和業務范圍,這或許對全世界的蜂窩網絡和其他一些大規模的技術基礎設施項目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