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宣布和全球ICT巨頭思科成立合資公司半年后,浪潮董事長孫丕恕面對媒體解讀雙方合資邏輯和推進情況:“合資公司還處在籌建階段,希望今年能注冊成立,并在中國推出產品。”
3月6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下稱浪潮)董事長孫丕恕剛剛參加完山東代表團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審議,下午便與媒體見面,介紹浪潮的最新發展情況。在采訪中,孫丕恕坦誠,浪潮現在雖然是一家IT公司,但也想成為一家ICT公司,為全面進軍數據中心領域補齊短板。
對浪潮來說,實現這一目標的捷徑是與國際巨頭合作。2015年9月,孫丕恕跟隨習近平主席訪美,與思科共同宣布,雙方將投資1億美元,在中國組建合資公司。根據雙方協議,浪潮將在合資公司中占股51%,思科占股49%。
在業內看來,這家合資公司是雙方各取所需:在中國,思科既面臨華為與華三等的激烈競爭,又要克服“棱鏡門”之后各國政府對其產生的不信任感,需要一個合作伙伴;而浪潮一直缺自己的網絡業務,希望能補上這塊短板。
“我們做數據中心需要服務器、存儲和網絡,我們現在就缺網絡,所以希望在這方面補齊短板。”孫丕恕在采訪中表示。思科CEO羅卓克(Chuck Robbins)也在去年宣布合資公司消息時表示:中國現在只占思科全球3%的業務量,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孫丕恕表示,浪潮與思科的合作是技術轉移,是“通過合資公司花錢購買思科的技術,再進行研發”,業內所擔心的成為“思科代理商”的情況并不存在。
“我們是真的結婚,不是拉拉手,不是代理產品。”孫丕恕強調,“這個合資公司不只是浪潮的,是雙方共同擁有的,是雙方結婚生的孩子。”
在政府對IT行業“自主可控”的政策之下,浪潮等國內IT企業開始了中外合資之路,思科之外,今年1月,浪潮和全球最大ATM機生產商美國迪寶公司宣布建立合資共同拓展國內ATM業務。
除了不斷拓展國內業務,孫丕恕還有“走出去”的野心。孫丕恕介紹,在浪潮所在的IT行業,北美市場規模最大,占全球市場的40%,中國和歐洲市場各占20%,日本約占9%,其它國家大約占10%左右。
孫丕恕表示,雖然浪潮愿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將浪潮產品出口國外,但沿線國的機會畢竟有限,浪潮會把北美和歐洲作為浪潮國際化的“第一戰場”。孫丕恕介紹,浪潮現已在硅谷設立了服務器工廠,向微軟、蘋果等互聯網企業供應服務器,用于建設數據中心。浪潮在硅谷現有三四百名員工。
“浪潮現在的收入有20%來自海外。我們希望,能在‘十三五’末期將這個數字提高到40%。”孫丕恕告訴財新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