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華為消費者業務部正式對外公布2014年銷售業績情況,據統計,2014年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122億美元,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達30%。其中,作為華為“特區”試水互聯網的榮耀系列,則由2013年的1.09億收入升至2014年的24億,激增20多倍。
一方面,華為2013年發布“榮耀”品牌正式以“雙軌制”打通中國市場之后,華為終端產品仍主要通過線下渠道銷售,并不接入榮耀相關產品。而榮耀則集中于線上出貨,似乎與華為終端產品也無關。這也成為外界及華為內部一直以來對于如何平衡華為與其子品牌之間關系的重要關注點——華為是否在“左右互搏”?又會如何保持同一品牌的相對隔離?
另一面,在確定“精品策略”之后,以mate7、P7等為代表的華為高端機在2014年開始起步;據悉,2014年華為高端機占比從18%提升到 30%。但與此同時,余承東也在強調:對于公司產品而言,“低端的是榮耀在承擔,高端的是華為在做”,并且希望外界可以將華為的品牌與蘋果三星來做競爭對比,而榮耀系列則可以拿來與某些“發燒”類產品對比。這是否又是另一種“以上等馬對中等馬,以中等馬對下等馬”的市場策略?
“左右互搏”:在分與合之間找平衡
國內市場上,大部分的華為柜臺是沒有榮耀產品的,這是否說明華為產品線還是有一些左右博弈的情況?而在近日,還有傳言稱榮耀中國區與華為終端肯定會有一場合作。
華為榮耀業務部總裁劉江峰對此表示,這個說法“既對又不對”,華為在2014年發展的時候面臨著內部與外部的各種沖突,包括公司自己其實也一直在摸索榮耀與華為品牌之間的關系;雖然去年已經按照品牌調性分別將華為定位于逐步走向商務人士、榮耀則專注于年輕的互聯網用戶,但并不排除二者今后會互相滲透。
同時劉江峰對網易科技表示,華為已決定今年在中國區成立新的架構——成立一個新的中國區來管理兩個品牌,這相當于變成兩個操盤中心;同時,將零售品牌、各省的平臺切出來變成獨立平臺,榮耀與華為產品可以同時在這樣的平臺進行銷售。此外,他強調“榮耀”的榮耀背后,離不開華為品牌的背書。
“把原來華為中國區的零售平臺打開來給榮耀用,同時榮耀中國區的操盤會下沉到中國區。但是還主要是匯報給榮耀業務部,因為畢竟榮耀是基于電商線上操盤為主,中國區主要承擔線下的工作。”
一言以蔽之:兩個品牌,一個平臺。
但是,這是否也意味著榮耀系列將做更多的線下銷售?
劉江峰解釋稱,這主要是提升榮耀用戶的線下購物體驗和服務,畢竟華為非常看重占比高達70%的線下份額。但是,線下榮耀的店面柜臺還是與華為終端是分離的。只是具體到地方,有時會統一管理兩個品牌,但對于渠道的選擇來講,仍會按原來的模式進行。華為也在不斷地進行嘗試,不排除進一步調整的可能。
“榮耀跟華為在中國區在零售層面有整合,但是渠道模式還是不一樣,華為線下的空間很大,而榮耀即使選線下渠道,空間也很薄。對于榮耀來說,在品牌營銷上大的策略改變,可能會適當增加線下營銷的一部分投入。線上方面,我們還會繼續加大投入。但是我們整個營銷費用的比例還是會遠低于華為。”
他坦言,在渠道的銷售與渠道的政策上,華為過去確實交了很多學費。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則認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就是“天下大勢”,線下是華為的優勢,有著廣闊的線下零售專柜與體驗店等的覆蓋也是華為與其他互聯網公司巨大差異化所在。榮耀會繼續發力線上優勢,線下也會使華為與榮耀形成強化效應互幫互助。
“田忌賽馬”:高端與爆款同時發力
在被市場詬病產品款式命名多且雜亂之后,華為在過去一年里驟砍90%的低端機,將原來的五六十款手機削減到只剩幾款,并明確地拋出以暢玩為代表的千元機、以榮耀為代表的2000元檔以及以mate系列為代表的高端機。
一面強調華為走“精品路線”做高端手機,一面發力榮耀做互聯網時代“爆款”產品,同時不忘在千元市場也掃一遍。華為在國內手機市場似乎在兩面圍追堵截。
華為消費者業務副總裁邵洋稱,在國內華為已經與其他廠商拉開了一定的差距,但真正要挑戰的其實是蘋果和三星。余承東也對網易科技表示,希望把華為的品牌與三星和蘋果競爭,而榮耀則可以與其他“發燒”類的產品做對比。至于千元機,雖然余未提及,但似乎對比亦同理。
聽起來頗有“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的勝券在握感。
但是若與三星和蘋果相比,現階段華為存在的差距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余承東坦言,華為首先存在著品牌的差距,其次是在渠道、零售方面的能力差距。這也是華為眼下正努力補齊的著力點。在利潤方面,他表示華為這幾年的利潤在持續穩步增長,“但是得看跟誰比,跟中國同行比我們肯定利潤比他們好,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如果跟國外的蘋果、三星比還不足一提,簡直不好意思說。”
被問及如何看待摩托羅拉的回歸,余承東對網易科技表示,手機行業天天都有新聞,這些也不足為奇。但對于做手機來講,包括摩托的回歸其實并沒那么容易,畢竟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我們時刻都能感受到競爭的壓力與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