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那個神秘且充滿學院派氣質的SDN技術,在運營商和設備企業的不懈探索和嘗試下,其整體商用輪廓正變得清晰且越發地“接地氣兒”。
如果說,2013年還是SDN的“測試驗證年”,那么2014年絕對是SDN的“商用元年”。今年4月,北京電信發布了全球首個應用于IDC領域的SDN商用網絡,僅僅2個月后,四川聯通就推出了應用于無線承載領域的SDN IPRAN。
這得益于產業界的共同努力,在最近幾年里,包括科研院校、設備企業、IT服務商以及電信運營商等都在積極尋找SDN的“適應土壤”,如保障公有云服務能力、實現IDC間互聯、城域網業務下沉,以及骨干網流量調優等方面,一些全球領先的電信運營企業已經走在了項目測試和試商用的道路上。
國際機構Infonetics Research對SDN商用進程做出了預判:
·2013年大量SDN PoC測試;
·2014年運營商實驗室技術成熟,某些領域開始試商用;
·2015年運營商多領域試商用,部分轉為商用部署;
·2016年SDN全球開始廣泛商用部署;
·2017年~2020年,SDN與NFV成為運營商基礎網絡架構。
對于咨詢機構做出的2020年SDN與NFV將改寫運營商網絡基礎的預言,業界給出的態度褒貶不一:積極者認為互聯網應用和業務體驗將倒逼SDN提速部署,看衰者則認為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的滯后性將拖慢SDN和NFV的腳步。這些爭議一方面反映出SDN在產業發展、技術落地中確實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印證了SDN正在從概念走向現實。
對于運營商而言,新技術的價值不在于顛覆過去,而在于能否幫助他們解決那些陳年頑疾,亦或是帶來額外的業務收入,比如如何通過提升網絡能力帶來新的商業價值,如何通過新技術新架構的引入降低網絡的運營成本,這些才是運營商面對SDN真正關心的問題,也是評判一項全新的技術概念最終能否被廣泛商用的關鍵因素。
在此方面,國內運營商的表現可圈可點,比如四川聯通最新公布的SDN IPPAN商用網絡,就為SDN在全球電信領域的商用部署推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6月26日,位于成都市區四川聯通樞紐北樓的會場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四川聯通和華為聯合宣布,雙方在四川成都合作完成了全球首個SDN IPRAN商用部署,并首次將SDN技術成功應用于IPRAN(IP Radio Access Network, IP無線承載網絡)領域。與以往不同,此次SDN的落腳點放在了網絡運維,用以提升網絡效率,降低OPEX(運營成本)支出。
IP網絡“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過去,運營商的網絡運維多從專業化、標準化角度,確保網絡設備的正常運轉和告警事件的及時處理,但伴隨移動業務承載日趨復雜,3G/LTE網絡建設加速,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形態大量引入,整個無線網絡規模和承載網絡結構已經變得越發復雜,而這種復雜性也對傳統的網絡運維方式提出了全新挑戰。
4G網絡覆蓋就是典型一例。受限于物理定律,為了提供更多的無線帶寬和用戶容量,單位基站的小區覆蓋半徑勢必將越來越小,尤其在LTE時代,目前來看以Small Cell為主導的小型基站將成為建網主流,雖然能夠彌補宏基站下的數據盲點,實現更深度的覆蓋,但是相對應的,運營商無線網絡中的網元數量也將呈現十倍,甚至是幾十倍的增長,如何在日益復雜的網絡環境下實現移動業務的服務保障,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打造可管、可視、可擴展的運維平臺,將成為運營商在4G時代的待解難題。
當然,除了要應對海量的無線接入網元,一路飆升的OPEX也是隱患之一。在RAN網絡的建設方式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較多運營商看到了回傳網絡IP化的發展趨勢,都選擇了IP化思路(IPRAN),通過寬帶復用的方式實現了CAPEX(初期建網的設備成本)的大幅降低,但與此同時,針對IP網絡的網絡管理和流量優化等網管工作的復雜度也在相應提升。
華為固定網絡產品線總裁鈞告訴記者,此前業界曾對IP網的流量工程有過討論,但因協議過于復雜,實施技術難度大等因素,最終也難以實現面向全網的流量管理。究其本質,還在于面向業務的網絡轉發和控制是綁在一起的,任何層面的業務創新都將牽動整個網絡架構發生變化,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網絡體系顯然無法適應當下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為了解決這一網絡矛盾,華為提出了將“控制與轉發分離”的SDN引入移動承載網架構的設想。
四川聯通 “大運維”戰略
四川聯通也有相同的想法,在2014年,四川聯通提出了“四心一核”的轉型戰略,即以“大數據”為核,“大服務、大運維、大計費、大流量”為心。其中的“大運維”平臺化戰略,就是以“降低運維成本、以客戶感知與客戶需要為使命”,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引入SDN當是四川聯通構建大運維平臺的重要手段。
負責具體項目實施的四川聯通副總經理廖建文告訴記者,集中、解耦、開放是SDN三個最為核心的技術特征,也是考察SDN效用的三個維度,在集中方面,原來海量的末端設備被虛擬化,網絡功能被收斂至匯聚層進行集中管控,這樣極大降低了網絡管理規模,提升了運維效率;從解耦和開放的角度,SDN實現承載網絡控制面和轉發面的解耦,實現新業務落地與轉發設備無關,大大縮短LTE創新業務上市周期,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支撐未來LTE新業務發展與快速創新。
“因為四川地區的地域條件比較特殊,在沒有采用SDN技術之前,為了保證網絡正常運行,我們需要在全省各地區都配備相應的運維人員,這不僅耗費的企業大量的人力支出成本,而且在類似甘孜的邊遠山區,因為條件艱苦也很難留住好的運維人員。”廖建文告訴記者,引入SDN技術后,網絡的控制權全部集中到匯聚層,接入側的網絡設備只負責轉發功能,極大地降低了故障機率,在執行網絡配置或調優時,網管人員只要基于上層的控制器制定網絡策略,SDN網絡將自動下發并執行,運維人員再不用挨個節點設備做配置,由此也將帶來人力資源、交通成本等一系列費用的大幅下降。
而落地到技術方案層面,四川聯通此次SDN IPRAN網絡也真正實現了“小投入大收益”。顛覆性的網絡技術,并不意味著是將原有網絡推倒重來。作為解決方案提供商,華為基于原有的承載網絡,兼容原來的所有網絡設備,只是新增了SDN的“控制器”,“原有網絡設備只負責轉發,控制器負責網絡控制,我們在業務得到完全繼承的情況下僅僅引入了網絡控制器,真正實現了保護既有網絡投資下的業務再創新。” 鈞如是說。
綜合運維能力提升60%
四川聯通總經理喬貴平告訴記者:“此次四川聯通與華為在SDN IPRAN領域展開的合作,我們期待這些創新能提升網絡運營效率,促進創新業務快速交付和上市,進一步提升用戶UMTS/LTE業務體驗,為我們的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有資料顯示,四川聯通采用SDN IPRAN網絡后,其綜合運維效率相比過去提升60%。與此同時,網絡開局也得到了進一步簡化,因為IP化接入設備全部支持即插即用,而SDN又使網絡協議自動部署,業務功能自動下發,即便是破環加點也可自行修復,在業務開通時,原本必需的100多條命令也被簡化成了10條左右,有效降低了運維人員的工作強度。
據介紹,四川聯通聯合華為共同發布的SDN IPRAN商用網絡還處第一階段,目前只覆蓋了成都地區,通過SDN IPRAN實踐部署,IPRAN網絡直接控制的網元數量大大縮減,最大限度減少衍生告警,提升故障排查效率。在第一階段SDN IPRAN商用網絡得以成功運行后,四川聯通則有望在今年或明年在四川全省范圍內全面商用。
運維人員也要轉換思路
當然,SDN的全面推廣離不開成熟的技術方案,一項全新的技術從概念走向落地,需要解決方方面面的問題,SDN最初出現于實驗室的初衷僅僅是為了實現“控制與轉發的解耦”,但這并不能構成其商用落地的充要條件。
鈞對此表示,SDN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思想,它通過引入控制器,從架構上優化改進了傳統IP網絡的缺陷,同時保留了IP機制的優點,但具體到控制器里面應該具備什么功能,新增設備如何與既有設備兼容,面向未來業務如何升級,原有網絡如何向SDN網絡做平滑遷移等,這些現實問題都需要產業界共同去應對和解決,而在類似大量具化場景的落實過程中,SDN內涵也在不斷地豐富,大量的創新和潛在的商業價值將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被盡可能地激發出來。
這是SDN從概念走向商用的必經之路,也是對設備廠商創新能力的重要考驗,而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意識的提升遠比掌握技術更寶貴。
當下,整個網絡架構伴隨市場需求和業務轉型正呈現出三大趨勢:核心網絡平臺化、接入網絡模塊化、手機終端的智能化,同時,用戶對于網絡和業務體驗的感知度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運營商需要結合這些發展趨勢和特征不斷調整自身的業務方向和運營能力。網絡運維工作不再像過去僅保證設備正常運行、減少故障告警等等而已,運營商的網絡運維也需要與市場、業務、用戶體驗相結合。
廖建文告訴記者,引入新技術,首先要引入新思路。當下開放的互聯網思維,運營商運維網管部門也需要拓展思路、提升觀念,將開放的平臺化思維引入網管運維中,實現網絡性能與業務創新、用戶體驗的聯動機制。
據介紹,SDN的另一個重大創新點還在于開放式的業務創新,眾所周知,運營商的業務開發多采用定制化,不僅周期長、反應慢且建設成本也相對高昂;而采用SDN網絡后,集中承載網絡功能的SDN控制器將向上實現開放,通過“北向接口”的標準化,和開放的定制化開發能力,SDN提供商將提供類似于平臺式的開發環境和標準化的套件工具,營造類似“App Store”網絡開發生態環境,屆時無論是運營商的開發團隊,還是業界具備網絡軟件能力的提供商,都將借助這一開放平臺,快速實現網絡功能的開發和上線,以更短的業務開發周期應對電信市場的業務競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