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一個民營企業對中國科學家史無前例的“最高致敬”。
最近,一件“怪事”轟動IT行業,甚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華為公司破天荒全國性刊登廣告,向“布鞋院士”李小文先生學習。
看起來,中國最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家之一、“華為教父”任正非是想借此強調華為的英雄觀:那便是,耐得住寂寞的科技英雄。
在全國媒體“致敬”震撼科技界
這絕對是中國科技界開天辟地頭一遭。
這兩天翻《參考消息》,發現一個半版廣告,畫面極其簡單,就是一個穿著布鞋在大學上課的老人,文案只有一句話“華為堅持什么精神?就是真心向李小文學習。”上網一查不得了,微博已經在熱議,原來最近的《人民日報》、《參考消息》、《環球時報》、《中國青年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這些中國主要時政、科技和財經報刊上,都出現了同樣的內容。
李小文何許人也?讓華為公司如此致敬?要知道,華為是公認的中國最優秀的民營企業之一,雄踞世界電信業老大。
這位人稱“布鞋院士”的科學家,堪稱我國遙感領域的“泰斗級”人物,而且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他創建了“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碩士論文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他和他的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推動了定量遙感研究的發展,讓我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在2014年年初以前,李小文和他的科研團隊一樣不為人所知。人人網的一張照片,讓這位遙感基礎理論的開創性學派代表人物在崇尚科學的學生群體中火了起來。學生們激動地說,李小文院士光著腳穿布鞋給學生上課,做學問耐得住寂寞。可見其隨性生活卻心懷天下。
這境界,便是金庸筆下的少林寺“掃地神僧”,所謂走過大地,不留痕跡。
科學家是任正非心目中的英雄
為什么華為要大張旗鼓向李小文學習?因為科學家是華為核心價值觀中的英雄。
去過華為深圳總部參觀過的人可能都會留意到,園區里有很多道路都是以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典型的有沖之大道、居里大道。據說工程兵出身的任正非有個特別的愛好,就是做建筑設計。這些道路的命名,也體現了這位個性鮮明的企業家的英雄觀:崇尚科學家。
崇尚可不是掛在嘴上說說就算完的,我給你總結一下:論中國企業對科技之推崇、研發投入之大、技術專利之多、技術人員地位和收入(互聯網興起之前)之高,華為要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因為任正非極其推崇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精辟論斷,華為的核心戰略能力就是技術+市場,一開始華為的名字就叫“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英雄觀,也是華為的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真正世界級的偉大企業都是非常尊重科學家的,紅透全球的清潔能源電動車特斯拉Tesla便是一位科學家命名的。如果沒有特斯拉的貢獻,我們現在可能還在使用效率低、安全系度低的高壓直流輸電,還在使用直流同步電動機,還不能通過WIFI連接上網……因為特斯拉被人們稱作交流電、無線電之父。
崇尚科技英雄,是一個偉大技術公司骨子里的情節,裝不出來。
戰略定力和靜氣
關于華為,我有一個“四個最”的基本判斷。
華為是中國技術能力最好、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民營企業,華為領導人則是最低調、憂患意識最濃的本土企業家。然而,面對全球性狂野增長的智能手機、云計算、大數據市場,華為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幾年,互聯網浪潮更加狂野襲來,尤其是移動端。產業如火如荼,國家領導人集體參觀學習,《新聞聯播》都在談“互聯網思維”,雷軍豪賭10億5年超格力。傳統企業十分惶恐,連民營企業旗幟之一的海爾張瑞敏,都開始談“用互聯網改造制造業”。
然而,任正非卻冷冷發話了:“別那么互聯網沖動。有互聯網沖動的員工,應該踏踏實實的用互聯網的方式,優化內部供應交易的電子化,提高效率,及時、準確地運行。”
人無法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互聯網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技術工具。不能鄙視互聯網,也不必神化互聯網,更不要脫離企業自身實際去搞互聯網。
我曾寫過:“任正非拒絕任何采訪,卻擁有中國企業家罕見的世界級影響力。每到華為發展關鍵點,他總會拋出充滿憂患意識和含金量的講話。這些文章在媒體和企業界影響很大,變成一項傳統和盛事。老子所云:‘不自是,故彰’。”
正是這樣對科技的推崇和戰略定力、靜氣,讓華為在電信設備這個世界級競爭的領域,打敗了所有世界級公司,成了世界第一。
結束語:
我在看美國人編寫的《影響世界的100人》極其震撼,牛頓、愛因斯坦名列前茅,科學家占近一半篇幅。他們認為科學家才是永恒的、推動人類進步的真正力量。不像中國人有著濃厚的帝王將相情節,說穿了是一種濃厚的名利欲望。
已經從華為出來創業的老華為人徐國祥曾說:“我對蔑視蘋果,動不動就叫囂超過蘋果的創業者特別不解。大部分都是腦子進水了。他們連蘋果的皮毛還沒有學會呢!還是從內心深處欽佩俺的老東家華為任老板,我親眼看到華為二十余年來是如何持續學習世界級巨頭并最終成功趕超他們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科技界、企業界是時候回歸靜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