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讓華為撤出美國市場的人怕是要等上一段時間了,華為CEO 任正非在接受采訪時稱,華為之前撤離美國市場是避免增加中美之間的政治摩擦,而并不是真打算撤出,華為不再試圖進入美國電訊市場——早前該公司有過這種打算——但華為對美國企業和數據中心,云計算,SDN的的雄心仍在。
華為美國COO Jane Li曾接受采訪,并透露了華為的一些計劃,她在加州商業中心Cupertino的華為辦公室工作,同時接受采訪的還有產品營銷和管理總監Ajay Gupta,他對產品及其發展路線圖了如指掌。
能告訴我們任正非的訪談暗示著什么嗎?
Li:我讀了一下訪談的原始文稿。對我來說,這中間存在著許多文化差異,美國人很注重文字描述,所以,我們也是側重從字面描述來理解事物。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有時候我們是從很多方面來談論事物——有很多的潛臺詞,從我們過去12年在美國經歷過的一切來看,這并不難理解。
整個訪談是關于華為在歐洲,法國的業務,以及在美國的投資。無論我們談論關于美國和中國的什么東西,都有些搞笑,從技術反映點的角度來看,我們正處于最恰當的時候,但正逢兩大世界經濟強國的角力,所以,我們又處在一個錯誤的時機。
顯然,政府不想讓華為再進入美國電訊市場——這有沒有惹惱華為?會出現不信任和懷疑的情緒嗎?
Li:斯諾登站出來后,我們才意識到所有政府所做之事都差不多。
現在,誰都不信誰,或許答案是不該有網絡。
Li:要說對我們的業務沒有影響——當然,這不是實話。就華為在美國的業務而言,這顯然是所面臨的挑戰之一,這是全球最先進的一個IT市場,所以對于任何要進入美國市場的非本土企業而言,這都是一個挑戰,我們或許還碰到了一些額外的挑戰,但是我們可以理解。
豐田在20世紀70年代進入美國市場,我經常跟人談起豐田(豐田在50年代就到了美國,但是在70年代的石油危機期間成為受爭議的公司)和我們有很多共同之處——最大的亞洲汽車公司,進入只有美國汽車制造商的市場,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們認為我們如果持之以恒,也能做到。豐田關注消費者價值,我們則打算關注數據中心/企業價值,我們將建立起可信賴的伙伴,就好像豐田建立起自己的合作關系一樣,我們有一套以渠道為主的戰略,我們會將他們武裝起來,這樣他們就可以自信地面對客戶,當然,這得花點時間,但會成功的。
即便不是華為,最終這個IT市場也會成為全球化的市場,尤其是,現在客戶端的云發展得如火如荼,云已經是全球化了,iPhone在美國和中國都是使用同樣的云,企業的發展也將是這樣。
從SDN的角度出發,你們的研發目標做了什么改變?
Li:作為一家大型網絡廠商,我們的產品發展規劃已經做了重要創新,我們發布的SDN——你還記得,我們發布敏捷交換機是什么時候嗎?
Gupta: 八月份。
Li: 當時,確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因為它不僅僅是S12700,還宣布了一整套產品發展路線的變更,發展SDN的承諾以及如何把網絡變得更容易管理的新型思維模式。
從接入方面來說,我們想實現零接觸配置的目標,在上海的全球性活動中,當一些客戶聽到可以不需要CCIE,就能接入路由或交換機時,他們表現得十分激動。
現在到底有多少客戶真正需要SDN,又有多少只是在試水呢?
Gupta:網絡虛擬化,安全集中化,支鏈WAN——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這些都是剛起步的應用,但是人們越來越清楚。他們最終需要證明的是其盈利性,或許,相對現有的環境,藍海市場用戶部署更容易接受SDN,因為如果成功的話,就不用再接觸了。
和緩慢遷移到云中相比,藍海市場涉及云的可能性會更大嗎?
LI:明年從我們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敏捷交換機系列將陸續發布。然后針對藍海市場,尤其是針對新公司的部署,而那樣一來 云+SDN 的策略將變得非常實用,而你不再需要雇傭一批CCIE,某種程度上,你是被迫接受零配置交換機的策略,并盡可能地利用公共云。
顯然,SDN將改變網絡和IT工作的性質,你們將如何幫助客戶完成轉型呢?
Li:正如我所說,我們關注的是渠道戰略,所以這問題離我們還有些距離,但是,新來者面臨著障礙,不僅僅是華為,其他廠商也一樣:現在的員工非常聽現任管理者的話,這也是為何向云和SDN遷移將派上用場的原因。
從合作伙伴的角度來看,目標有所不同。合作伙伴——渠道商和增值商,我的意思是——在遷移到云的過程中,誰會幫助他們完成業務轉型呢?他們知道,五年后,他們就不能只是單純賣盒子了,人們會更關注云和應用,但是對于傳統廠商而言,他們都是上市公司,每季度都要報告營收,他們想一直控制渠道來賣盒子。我們則更為靈活,我們更注重如何緊密合作,以及如何維持長久的合作關系。這樣一來,我們就是少數幾個可以在存儲,運算,網絡技術和聚合基礎設施上能提供創新的廠商之一,所以,這就是我們將幫助客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