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Dockercon Europe 2017大會上,容器供應商Docker放出重磅消息,未來Docker將同時原生地支持自家的Swarm和競爭對手Kubernetes。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意味著在Mesos、Swarm和Kubernetes之間進行的容器編排器大戰基本告一段落。
實際上,Kubernetes最終勝出也并不令人意外。在稍早一些進行的Kubernetes中國用戶大會(簡稱KEUC)上,在K8sMeetup中國社區所進行的一份中國市場調查中,這一點已經得到證實。接下來的問題是,隨著Kubernetes江湖一哥地位的確立,未來誰能在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平臺市場占得先機?未來該是屬于容器公有云還是容器私有云?
Kubernetes受到市場認可
在過去幾年中,容器技術得到廣泛認可,Docker被廣泛應用各種企業應用中。隨著Docker的應用,如何對容器進行配置和調度成為一個急迫的需求。容器編排引擎Mesos、Swarm和Kubernetes三強之爭就因此而起。
不過,最近一年來,Kubernetes成長很快,獲得了廣泛的市場支持和企業采納。在本月中旬舉行的CNCF中國用戶大會上,K8sMeetup中國社區公布了一些調查結果。調查數據顯示,Kubernetes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70%,明顯超過Mesos、Swarm(Mesos和Swarm分別為11%和7%),而且其市場占有率還一直處于不斷上升過程之中。
應該說,Kubernetes的兩個主要競爭對手實力都不弱,Mesos來自Mesosphere,成名很早,而且功能相對成熟和完善,Swarm來自Docker公司,它與Docker的原生集成顯然具有優勢,然而,作為后來者的Kubernetes還是在CNCF的領導下得到了更廣泛的支持,憑借技術的后發優勢和生態系統贏得了市場優勢。
Kubernetes的勝出和CNCF密不可分。CNCF成立于2015年12月,是Linux基金會旗下的一個致力于開發跨云應用的開源組織。截至目前已有20家白金成員,包括AWS、谷歌、CoreOS、Docker、紅帽、IBM、英特爾、SAP、Oracle、微軟、Pivotal、VMware、戴爾、三星、富士通、CoreOS、Mesosphere、華為等知名企業。順便提一句,和Linux基金會旗下不只有Linux項目一樣(如區塊鏈的HyperLedger就屬于該基金會),CNCF并不是只有Kubernetes這樣一個項目,還有Prometheus、Fluentd、Linkerd、gRPC等多個項目。
根據K8sMeetup中國社區的調查結果,用戶對Kubernetes最認可的幾個方面包括:容器應用的自動化管理(29%);強大的社區和大廠背書(23.3%);對微服務的支持(19.2%);良好的架構和可擴展性(27.5%)。而在具體場景中,大量的Kubernetes應用落地在裸服務器(29%)、VMware的vSphere( 21.3%)和各種公有云上(25%),OpenStack平臺上只有5.2%。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有不少傳統企業也在使用容器和Kubernetes,其中不乏對老舊應用的容器化改造。
實際上,老舊應用的容器化改造也的確成為容器技術的一個主要應用場景。“全球大約100萬億美元的應用,大部分老舊應用來支持,這些應用大部分都是大塊頭應用。完全重寫這些軟件是不現實的,因為開發趕不上需求的變化。通過容器技術來包裝和改寫就非常必要。”Dan Kohn在CNCF中國用戶大會上表示。
圍繞Kubernetes的生態正在完善
目前,Kubernetes已經成為了企業在部署Docker容器的首選容器編排引擎,不過,對于用戶而言,要建立一個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平臺并不容易,這是因為Kubernetes本身存在系統復雜、功能不足的問題。
根據K8sMeetup中國社區的調查結果,阻礙用戶使用Kubernetes的原因中主要有:系統性能和穩定性不足以滿足生產應用(24.5%);系統復雜,學習難(41.9%),系統功能不足19%。據此可以看出Kubernetes自身在功能上、系統復雜性、穩定性上都還有不少的工作要做。
“只用Kubernetes和Docker是沒有辦法滿足客戶需求的。在此之外,還需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對整個平臺和應用進行做監控,需要引入一些監控的服務和軟件;引入日志功能也需要其他的組件。”才云科技解決方案與交付副總裁杜寧在接受至頂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這也正好給了各種容器云平臺以市場機會,才云科技也是看中了這個機會才進入市場。才云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專門提供企業級容器集群管理平臺的公司,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主要來自谷歌、亞馬遜等,他們回國后帶來了不少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比如,有別于市場上常見的CaaS平臺,才云科技將其產品定位為CLaaS(CLuster as as Service),在CNCF中國用戶大會才云科技還推出最新版產品:CLaaS 2.4。
杜寧解釋說,兩者的區別在于,大部分的容器廠商提供的是一個單集群的容器云,而才云的CLaaS是多集群的,由一個管理集群和若干個用戶集群組成。其好處一個是可以管理更大規模的容器云平臺;第二個好處是可以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應用需求,比如不同分支分別歸屬不同集群,從而實現資源物理隔離。
杜寧認為容器云市場有三個最新變化:第一,盡管容器云依然在做過去PaaS平臺需要的那些事情,但功能上更豐富了;第二,容器云除了PaaS之外,也在逐漸向IaaS過渡,所以要求廠商在底層的資源管理上(包括網絡、存儲、虛擬化等的管理)要做到更全更強;第三,在容器云整個的管理平臺上,需要有自服務功能和租戶隔離等管理功能。
“這些單靠Kubernetes加上Docker是不夠的,這就需要需要引入更多的組件和技術來形成一整套解決方案。這也正是為什么產品化完善之后的Kubernetes容器云平臺更加符合客戶需求的原因。”杜寧說。
顯然,對Kubernetes乃至容器市場來說,雖然少了選不選Kubernetes這個技術路線的決策,但容器云平臺的競爭才開始,未來的決策也并不輕松,誰能準確把握用戶的需求、更融入Kubernetes的生態誰就能在這個市場走得更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