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內三大運營商如火如荼建設數據中心、推進云計算業務之際,美國第一大、第二大無線運營商Verizon、AT&T先后宣布退出云業務領域。由于Verizon、AT&T作為全球領先運營商起到了表率作用,其舉動無疑將對國內三大運營商產生影響。
美國市場的高度專業分工,是運營商選擇撤退的一方面原因。但運營商對這一正在高速增長的市場前景感到悲觀,著實令人心生疑惑。
Verizon、AT&T爭先恐后甩賣云業務
本月初,Verizon宣布向IBM出售云計算和主機托管業務,還包括了云網協同方面的業務,Verizon同時表示,將和IBM在網絡和云業務方面展開多項合作。這筆交易將于今年下半年完成。“我們正在通知受到影響的客戶,不過預計客戶的服務不會因這筆交易而受到直接影響。”
這塊業務不像看上去是塊肥肉。早在2016年2月,Verizon已經關閉了公有云服務,當時表示將重點放在企業領域。Verizon聲稱,“我們擁有企業級的云服務,包括多租戶服務,如云存儲和企業政府用戶的虛擬私有云,我們正在對2016年的云平臺進行大量投資。”不過,Verizon并沒有兌現承諾,最終尋找了接盤俠。
Verizon指出,公司的IT戰略是聚焦幫助客戶安全可靠地連接到云資源和利用基于云的應用。基于這一邏輯,在去年底,Verizon還將29個數據中心以3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Equinix。通過這一交易,Equinix同時獲得了1000個數據中心用戶,其中600個是全新的。Verizon則表示今后將協助銷售Equinix的托管和互聯業務。
AT&T與之類似。在Verizon與IBM達成協議后,AT&T也宣布了與Oracle(甲骨文)的交易,將數千個電信運營商內部數據庫遷移到Oracle Cloud IaaS和PaaS。當然了,AT&T早在兩年前就考慮賣掉數據中心。
作為全球范圍內網絡轉型最為激進的運營商,AT&T表示,公司積極促進業務向云計算遷移,將網絡轉型為以軟件為中心、以數據為導向的網絡。AT&T與Oracle的合作,加速了網絡轉型步伐,并幫助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時改善了整體用戶服務。
此外,美國第三大電信運營商CenturyLink已經向基金出售了其57處數據中心和共管業務,售價為18.6億美元。據國外媒體報道稱,CenturyLink認為,公司的最大價值所在是網絡資源,而不在于數據中心的物理資產屬于誰。今后CenturyLink還將繼續銷售托管和網絡連接等業務。
專業分工壓縮運營商空間?
與國內市場有所不同,美國云計算市場高度專業分工,不僅有強大的云業務提供商,例如亞馬遜AWS;也有強大的獨立數據中心運營商,例如Equinix。TBR分析師Kelsey Mason就認為,Verizon在公有云領域一直競爭不過亞馬遜AWS和MicrosoftAzure,從2014年起不再強調其公有云業務,到2016年干脆宣布退出。
Kelsey Mason認為,將虛擬私有云業務出售給IBM后,有助于Verizon將資源分配給更加核心的業務,通過退出IaaS業務,Verizon將更加專注于物聯網、數字廣告等領域,從而發揮運營商在網絡、托管服務和通信中的固有優勢。
在Verizon和AT&T撤出云業務之前,VMware、思科、HPE以及Rackspace就已經先后放棄這個市場。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亞馬遜、Azure、谷歌和IBM四大云計算服務商很快就會稱霸市場。Recon Analytics的創始人Roger Entner指出,對這兩家運營商的退出不感到意外,畢竟企業用戶一般都選擇與運營商無關的云服務。
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將從2016年的2092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2468億美元,增幅高達18%。最高增速將來自云系統基礎架構服務(IaaS),預計將在2017年增長36.8%,達到346億美元。云應用服務(SaaS)預計將增長20.1%,達到463億美元。
云服務市場規模巨大且仍在高速增長,如果不是因為競爭過于激烈而看不到機會,實在無法理解Verizon和AT&T的退出之舉。在國內,三大運營商將云業務作為重要的新興業務來推動,盡管上述四大國際云計算巨頭在國內無法規模開展業務,但阿里云、騰訊云等服務商快速崛起,運營商同樣面臨激烈競爭。
就在近期,騰訊云0.01元中標廈門政務云項目、中國電信0.01元中標遼陽政務云項目。國內市場的“新玩法”,足以令國外云業務巨頭望而卻步。以超低價格與網絡服務商“硬碰硬”,云業務是三大運營商不會退縮、必然要參與的藍海市場。
同時,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領域,三大運營商掌握了絕對份額,獨立數據中心運營商微不足道,阿里云、騰訊云等服務,也大量租用運營商的數據中心。美國的先驅成了先烈,對國內運營商來說無疑需要思考其云業務的發展模式,但前進步伐顯然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