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左為有孚網絡執行副總裁呂鑫
呂鑫:各位企業網的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呂總,我記得去年也在這個時候跟您做過交流,但是我們注意到2016年有孚網絡有過一些變化,您跟大家介紹一下這種變化?
呂鑫:有孚網絡的變化和整個行業的變化大同小異。在過去一年里,企業信息化轉到了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轉到了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領域。有孚網絡跟著這些信息化技術潮流一直往前不斷的走。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成功落地了很多工業4.0的企業和平臺,還有一些醫療平臺,在人工智能這一塊,我們也引入了大量的合作案例及成功經驗,希望能在今年帶給大家一些嘗試。
主持人:您剛才說根據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孚網絡做出了一些調整,有孚網絡其實一直希望打造企業級云計算運營商,這個概念怎么理解?跟您剛才提到的這些技術有什么必然聯系嗎?
呂鑫:有孚網絡一直講九個字,企業級云計算運營商,首先我們是運營商,有基礎數據中心,帶寬鏈路和我們整體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同時我們服務企業,我們只做2B的業務模式。同時我們的服務場景是以云計算的方式交付給用戶服務的結果,而不用用戶關注這個服務的過程。同時交付結果意味著我們交付用戶完整的SLA,減輕用戶端的負載。
當新興的技術名詞鋪天蓋地向用戶涌來的時候,用戶猝不及防,很多時候沒有對新技術應對的人員和團隊,我們在這個行業里面把需要應對的場景和業務模式、業務能力的模型裝在我們平臺里,用云計算方式服務給企業,企業不需要做人員上的技術準備就可以嘗試使用這些新技術給企業帶來的價值。
主持人:在云計算領域,很多運營商也是做云計算的,而運營商的基礎網絡資源非常有優勢。有孚網絡提出我們做企業級云計算運營商,這個理念會不會擔心跟運營商之間會有競爭?
呂鑫:有孚網絡做企業級云計算運營商的理念,和各運營商之間更多是合作的關系,現在運營商已經開始不去建數據中心,不再投資重資產。運營商的數據中心怎么來?就是通過第三方優秀的數據中心去做共同的合作。
在這個合作的過程當中,有孚網絡更多扮演了服務的角色。運營商去做更有價值的東西。
其實無論是針對運營商,針對企業客戶也同樣如此,企業只要有想法,它想做這些事情,它必須準備這些團隊這些資源。而現在,它只要交付給有孚網絡,有孚網絡交付給企業結果,企業只需起到規劃、監督、審查、最終收獲結果就好。
通過這種方式,讓有孚網絡的服務模型和服務能力與運營商走得更近,貼得更近,同時服務用戶更加精細。
當然,有孚網絡在整個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底層工作,幫助用戶側減輕運維帶來的壓力,而客戶只需要提想法、提需求、提出對底層平臺的要求即可,有孚網絡按照這個要求實現客戶的想法。
主持人:有孚網絡更傾向于自己跟各行各業,無論是運營商還是企業級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各自發揮自己的所長,為客戶提供服務。您剛才說到有孚網絡在基礎底層架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都做了哪些?
呂鑫:首先從云計算的平臺上講,有孚網絡從去年開始打造了一個三地的數據環網,把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打通后,可提供金融級別的容災服務。而金融級別的容災服務在整個容災領域里面是最高級別的,是可以達到6級容災的服務架構。
這些服務架構,可把整個應用負載分散到全國三地,在這三地實現用戶的就近接入,異地的容災。通過這種服務架構,有孚網絡可以幫助用戶做到異地容災、數據海量存儲等等。
在此場景下,有孚網絡搭建起了自己的云生態底層,同時通過有孚網絡的帶寬鏈路覆蓋全國,從而覆蓋比如工業4.0 里IOT終端的接入,APP用戶的最終接入等等。
在云計算方面,有孚網絡在專有云、混合云發力比較多,原來用戶做私有云用open stack平臺,但是其平臺底層跟公有云底層無法打通,只能在應用層上有所連接。這是目前用戶的一大困惑。有孚網絡實現了動態遷移動態調整,可將用戶側的應用場景完整的在有孚網絡的平臺落地。
這樣,不僅客戶在基礎投入,軟件、硬件、人員得到了保護,第二,也真正做到了實時的業務遷移。
主持人:整個行業都在打造自己的云生態,有孚網絡的云生態是什么情況?
呂鑫:有孚網絡分合作伙伴、用戶、有孚網絡三個生態圈。有孚網絡提供基礎平臺架構,提供我們原生的一些SaaS產品,這個平臺可以租用給用戶,用戶在從底到上構建它的信息化過程中,不需要付任何重資產的場景。
從合作伙伴的層面來看,合作伙伴有自己的產品,或者應用,或者硬件平臺,他們可以與有孚網絡在云的方面進行合作,將有孚網絡的底層,嫁接到合伙伙伴的產品和應用上,同時服務給最終客戶。這樣便把原來傳統的硬件商或者集成商的角色轉變成可以提供云計算服務的服務商,一起服務客戶。
從客戶角度來講,用戶可以在生態圈里找到應用場景直接租用,找不到應用場景的,有孚網絡可以聯合合作伙伴一起把這個應用場景打造出來,最后保證用戶是云管端的應用場景落地。
主持人:非常感謝呂鑫總帶給我們的分享,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理解了企業級云計算運營商在某些方面充當的角色。我在想在云的大世界里,無論你處于何種角色,是基礎架構也好,還是企業應用也好,都是為了給最終用戶提供更加簡便更加有彈性的云服務。非常謝謝呂鑫總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