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舉辦的IT領袖峰會上,數字中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李穎發布了《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
報告顯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是4.9萬億,增速14.9%。值得注意的是,在硬件增速放緩的情形下,IT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較大的變化。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軟硬比例是29.6:100,但2016年,這一比例已經達到40.8:100,軟件在整個產業里的結構占比增長了10個百分點以上。
顯然,以軟件為核心的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正迅猛發展。特別是云計算,過去一年,云計算成為中國IT產業中表現最為亮眼的分支之一,整體增速達到40%。其中,阿里連續7個季度保持了三位數字的增幅,2016年阿里云計算收入達到120億美元,第一次超過了電子商務收入。騰訊云、百度云業務收入也實現了翻番。
毫無疑問,這是云計算最好的時代。
2016年的中國云服務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達到驚人的516.6億,預計2017年中國云計算市場份額將達到690億以上。巨大的市場潛力正帶動著中國云計算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包括BAT在內的各大巨頭公司紛紛入場,融資與并購頻發,一時之間,金戈鐵馬,烽煙四起。
在國內,阿里云有著頗為領先的地位。阿里云本周從深圳開啟了新一年云棲大會的全國巡演,接下去還將有南京、成都、上海、杭州、北京等幾個站點。實際上,已穩坐國內市場頭把交椅的阿里云正在加速它的全球節點布局,在美國東西兩岸分別建了數據中心,深入到AWS的腹地。
從2010年開放平臺接入首批應用開始,騰訊正式對外提供云服務。作為BAT中的兩極,從出生,騰訊云就不可避免地被外界拿來與阿里云對比。騰訊云一直反復被財報所提及,云業務毋庸置疑是近年來騰訊重點布局的業務之一。去年馬化騰親自站臺“云+未來峰會”,對外宣布了騰訊深耕云業務的決心。
相比之下,百度云是作為百度能力、百度資源、行業解決方案的對外一站式服務輸出窗口。為了面向未來,百度云提出“ABC”(AI、Bigdata、Cloud)戰略定位,三位一體構筑未來企業級商業化平臺,發布了“天智”、“天算”、“天像”、“天工”等行業解決方案,實現了在智能大數據、智能多媒體、智能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全方位智能服務布局,并發布了超過80款產品。
在云戰爭中,原本最為低調的華為釋放出了最大野心,甚至成立專門負責公有云的CloudBU,增加2000人的團隊爭奪該市場。想來,在華為的內部目標中,做國內公有云市場的老大,已被提上日程。
美國咨詢機構Gartner發布報告稱,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預計增長18%達到2468億美元。隨著企業對云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只國內云計算烽煙四起,國外的亞馬遜、谷歌、微軟和IBM的角逐正愈演愈烈。
在目前的云計算市場,AWS占據統治地位。相較微軟Azure、谷歌云和IBM云,AWS擁有很大的領先優勢,尤其在創新上,AWS去年推出了超過1000項新服務。新近推出的呼叫中心產品Amazon Connect是亞馬遜無盡創新能力的又一例證,該公司持續為其AWS云服務增添新功能并不斷調整,持續創新。
微軟Azure也因為擁有企業客戶安裝基礎而優勢大占。雖然亞馬遜擁有50%的企業云市場,但Azure也擁有40%的份額。微軟的云計算舉措還受益于深厚的商業軟件經驗。據悉,商業軟件是微軟云計算舉措的一部分,微軟已經在產品中運用云計算技術,相信未來微軟Azure還會更上一層樓。
至于谷歌,它并沒有微軟和IBM那樣長達數十年的企業IT經驗,但它著重強化自己的優勢。谷歌云主打的是其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安全和隱私應用開發工具,以及連接企業軟件平臺的能力。
隨著亞馬遜、谷歌、微軟在各自的云服務中運用AI技術,IBM也祭出了它的“沃森”(Watson)AI程序。IBM體量巨大,它們有許多錢和資源可以投入到云計算業務。IBM的競爭優勢更多是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云服務,而其他玩家則主要是推動客戶使用它們的公有云產品。IBM最近還宣布了一項與中國萬達集團的云服務合同。
云計算市場很大。目前,各大云計算廠商也為爭奪市場各出申神通,但從長遠來看,云之戰的比拼將圍繞新市場開拓能力、產品與價格、云生態等方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