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背景
10月29日,2016第25屆廣東省“品高高校杯”軟件作品設計大賽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至此大賽完美落幕。來自中山大學的鄭沛霖、徐銘琪、楊展富的“基于高性能計算集群機器學習的交通大數據分析系統”項目,獲得在場評委的高度贊揚,同時摘得大賽一等獎及“品高獎”,成為本次大賽的大贏家。比賽后,廣東省公安廳領導與品高云相關人員一同到中山大學與項目成員們交流,共同探討項目的落地可行性與后續合作可能性。品高云新聞妹也借此機會,親自采訪項目成員,了解背后的故事。
成員介紹
鄭沛霖,就讀于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四在讀,喜歡打代碼和思考人生。接下來計劃在本校繼續讀研。
徐銘琪,就讀于中山大學,數學學院應用統計專業大四學生。喜歡夜跑,喜歡科幻相關的書籍電影電視劇,已保研到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統計專業。
楊展富,就讀于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大三學生。愛好足球、長跑和游泳。
采訪實錄
新聞妹:先大概介紹一下你們這個項目是怎么開始?有哪些成員的加入,一些籌備的工作是怎么展開的?
鄭沛霖:就是大三的暑假,我自己在這個鄭老師這個試驗室學習,后來就說到有這么一個比賽,讓誰參加,然后發現我們現有的數據集很符合這個項目里面高性能計算,包括軟件創新這些的要求。所以就決定去參加這個比賽。
新聞妹:你們的項目成員是怎么召集在一起參賽的呢?
徐銘琪:因為我們都是鄭老師試驗室的學生,所以我們干脆就一起做。
鄭沛霖:一開始是我們兩個做,后來我們感覺力不從心。就加了一個大三的師弟楊展富進來,他在寫數據與處理數據方面提供了莫大的幫助。很可惜,決賽當天和今天他都因為人在外地沒有來。
新聞妹:你們大概的分工是怎么樣的?
鄭沛霖:銘琪負責搞模型,還有一些數據的處理,包括天氣什么的。這些數據的補充就是由展富做的,然后我就負責去把這些部署到品高云上,還有做一些整體的前端,把處理出來的數據進行的可視化。
新聞妹:我聽說你們這個項目是準備了兩個多月,是嗎?
鄭沛霖:對。
徐銘琪:斷斷續續的在做這個東西吧,一暑假。
新聞妹:過程中有沒有覺得特別困難的地方?
鄭沛霖:快到deadline的時候很辛苦了,最大壓力是在九月底的時候,就是快到deadline就拼命改,拼命改,那段時間還是比較辛苦的,別的時間還好。
新聞妹:那有沒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一些特別的故事?
鄭沛霖:要說的話,要說說我大三的時候參加過另一個比賽,當時覺得我們團隊是最強實力的,結果最后被刷了,心有不甘,很不服。后來聽到這個是廣東省的軟件設計競賽,是品高云贊助的。之前就有聽說過品高云是一家挺有本土風范的云計算廠商,起碼在國內是有機會和AWS、阿里云他們拼一槍的。
而且品高云在這個比賽里提供了一些高性能的集群,可以給我們用,我們團隊本身對這個高性能集群挺有興趣的,所以決定再嘗試一下。
新聞妹:在決賽完成答辯的時候,覺得自己表現怎么樣?對最后的結果有信心嗎?
鄭沛霖:本來還挺有信心的。但是因為當時演講開頭一點小插曲,演示的電腦斷電了。弄了挺久,還好后來發揮還是比較正常。
新聞妹:那這次品高杯決賽算是如愿以償了哦。你們得到了一等獎和品高獎雙冠王,有沒有什么話想跟導師說呢?
徐銘琪:感謝他給我們提供了這個機會。
鄭沛霖:謝謝他從大三下學期以來就在數據挖掘方面給一些指導,包括為我們這次比賽提供了很多(幫助)比如說數據的支援,還有一些功能和需求分析上的指導。
徐銘琪:還有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實驗室的環境,實驗室的資源還是蠻豐富的。
新聞妹:你們比賽完后,還有沒有其他的計劃,你們呢?
鄭沛霖:補作業。
(新聞妹汗顏中)
新聞妹:我的意思是想問下你們有沒有深造的計劃啦。因為聽說你們都已經保研了,是嗎?
鄭沛霖:對。我還是在中大。她(徐銘琪)去上海交大。
徐銘琪:我是保的上海交大。
新聞妹:厲害。也是繼續往你們本來的專業深造是嗎?
鄭沛霖:對,也是往這個方向做吧,我想之后當教授。
新聞妹:聽說比賽完后,我們的商務同事和省公安廳的相關人員去了你們實驗室交流這個項目是嗎?
鄭沛霖:是的。大家相互交流了一下各自的目標與長處,初步有一些合作的意向,希望這個系統是能夠運用到實際場景中的。
總結
眾多優秀的創新作品在本屆“品高高校杯”中誕生了,品高云除了為各參賽隊伍提供云計算、大數據方面的專業指導之外,還會幫助優秀的作品進行聯合推廣,讓優秀的作品能夠盡快進入市場,也讓渴求云計算創新作品和人才的企業,能夠盡早的接觸并引入來自廣東“最年輕科技創業團隊”的最新成果。
相關閱讀:
《未來10年,這21支隊伍中將誕生多少中國IT風云人物?粵軟件菁英火力全開角逐品高高校杯》
《互聯港灣“混合云”祝粵品高高校杯圓滿成功》
《精彩活動回顧 | 品高云:教育云的見證者與使能者》
《培育中國的阿爾法狗 粵品高高校杯軟件作品大賽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