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0 日,美國電信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思科發布了全球年度云指數報告(2015-2020)。報告顯示,隨著全球企業快速將業務重心轉移到云平臺架構,到 2020 年,全球進行云計算的數據總流量將達到網絡數據總流量的 92%,這一數值將從 2015 年的每年 3.9 ZB 增長 3.7 倍,到 2020 年達到 14.1 ZB。(ZettaByte,1 ZB == 2^70 B)思科官方指出,隨著大型數據中心的虛擬化,各種針對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云計算服務也變得更加靈活和方便,總體上使得云操作變得比以前更為高效。
企業領域
企業云計算領域,思科預計未來幾年將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在 2015-2020 年間,其整體業務量將增長 2.4 倍,但占據云計算領域的份額會略有下降,預計將從現在的 79% 下降到 72% 。
其中,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數據庫將成為企業云計算領域在未來幾年內增長最為快速的三個部分。思科預計到 2020 年,這三者占據的企業數據物業量將從現在的 20% 增長到 22%。
個人消費者領域
個人消費者方面,雖然總體用戶數量較少,但思科預計該業務在未來幾年將實現一個更快速的增長。到 2020 年,其整體業務量將增長 3.5 倍,預計將從現在的 21%(3860萬美元)增長到 28%(1.34億美元)。
其中,視頻業務和網絡社交平臺將成為該領域增長的主要推手。思科預計到 2020 年,視頻業務占個人消費者領域的份額將從 2015 年的 29% 增長到 34%;網絡社交平臺將從 2015 年的 20% 增長到 24%。與視頻和社交的增長相反,搜索業務占據個人消費領域的云計算份額將從 2015 年的 17% 下降到 2020 年的 15%。
此外,報告還指出公有云的增長速度將快于私有云,這意味著到 2020 年,有 68% 的云計算業務量將會出現在公有云數據中心,剩下的 32% 將在私有云數據中心產生。
超級數據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思科還首次在報告中量化和分析了超級數據中心對云業務量的影響。思科預計,全球范圍內的思科超級數據中心將從 2015 年的 259 個增長到 2020 年的 485 個。同時,超級數據中心的數據流量也將在未來的 5 年間增長 5 倍。思科表示,到2020年這些超級數據中心將承擔全球 47% 的云端數據服務,以及全球 53% 云端數據流量。
思科表示,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一個關鍵的發展趨勢就是未來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超級數據中心。對這一趨勢的形成,思科認為關鍵在于目前熱門的 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以及 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等技術,這些新興的網絡技術正在逐漸弱化數據中心的物理架構,同時也讓數據流量的分配變得更為高效和均衡。思科預計,在未來的 5 年內,全球有大約 60% 的超級數據中心將會通過 SDN/NFV 等新技術部署,這將促使全球通過這些新興技術部署的數據中心業務流量占比從現在23% 增長到 44%。
針對這份報告,思科公司的營銷副總裁 Doug Webster 表示:“在過去的幾年中,云計算已經逐漸從一個新興技術轉變成一個對所有企業都至關重要的靈活的可定制化的‘基礎設施’。憑借報告中提到的物聯網、大數據、網絡社交平臺、網絡視頻流和 SDN/NFV 等的支持,隨著企業將這種基于云計算的‘基礎設施’流程化和常態化,未來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基于云的服務出現在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同時我們預計由此產生的云計算流量也會就會變得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