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云計算這塊規模可能達到8000億的蛋糕中,存在全球IT巨頭亞馬遜、IBM、微軟,國內互聯網巨頭阿里、金山,也不乏創業公司青云、UCloud。巨頭涌入后,留給創業公司成長的空間還有多大?
不論是創業公司還是互聯網巨頭,都在從中國快速增長的云計算市場中,分一杯羹。
3月7日,青云QingCloud宣布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兩家人民幣基金領投,藍馳創投跟投。去年4月份,UCloud也完成了近1億美元的C輪融資。
3月11日,迅雷發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公司云計算業務繼2015年第三季度首次實現收入后,在第四季度收入增長33.9%,是迅雷增值服務收入增長的首要推動力。
更早之前的1月28日,阿里巴巴發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阿里云第四季度營收8.1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這已是阿里云營收保持三位數增長的第三個季度。
從2010年左右的云計算概念傳入中國,到現在越來越多企業和政府機關對云計算服務的大舉采購。在2012至2015年間,中國云計算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已經超過60%。
賽迪顧問在2月份發布的《2015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回顧與展望》中預測,2015年中國云計算市場整體規模可達到2030億元,同比增長54.3%。到2018年,中國云計算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823億元。
在這塊規模可能達到8000億的蛋糕中,存在全球IT巨頭亞馬遜、IBM、微軟,國內互聯網巨頭阿里、金山,也不乏創業公司青云、UCloud。巨頭涌入后,留給創業公司成長的空間還有多大,創投資本逐利的機會又有哪些?
青云融資1億美元擴大規模
在傳統的IT架構中,企業需要購買服務器、存儲、路由器等硬件設施,還需找專門團隊來構建和管理IT基礎設施。隨著業務規模的增長,很多企業會發現,公司需要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與主營業務無關的IT管理層面。
2012年、2013年開始,云計算在公有云市場中逐漸得到認可。不少中小企業不再自己搭建IT基礎設施,而是直接購買云計算服務。這項服務可以在企業容量需求增多時迅速擴容,需求減少后彈性排解,有利于企業提高IT資源利用效率,同時降低IT軟件、硬件產品的支出成本。
具體來說,云計算服務可以分為IaaS(基礎設施服務)、PaaS(平臺服務)和SaaS(軟件服務)三個層面。剛剛獲得1億美元融資的青云,就是一家主要提供IaaS、PaaS層方面云計算服務的創業公司。
公司的上一輪融資是2013年11月光速安振中國領投的2000萬美元。青云CEO黃允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兩年多時間沒有融資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公司在尋求更好的成本和收入結構。
經過2014、2015兩年,青云超過80%的收入來自軟件級服務。“不像有些IT廠商,硬件服務及勞動力外包占據了收入結構中的大量份額。”黃允松表示,2014年底青云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并且在銷售團隊只有14個人的情況下,于2015年實現了千萬量級人民幣的凈利潤。
“此次融資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規模。”黃允松表示,目前青云有超過4.5萬家企業級客戶,包括招商銀行、永輝超市、陌陌等。不論是銀行、證券、制造業、物流等傳統客戶,還是新型科技領域的客戶,擴容的意愿都很強烈。他們在2016年的預算中,把大筆資金都放在了云計算、大數據、商業智能等方面的采購上。
公司需要通過融資來迅速擴大規模,滿足客戶的需求。他說,“2015年青云每月新增服務器的開銷在300萬元,但今年3月份的開銷已經是1600萬元了,預計2016年一年共需要一兩億元的投資。”除了股權融資,青云也在和美國硅谷銀行等合作,進行債權融資。同時,青云還計劃在2016年完成對VIE架構的拆除,于2017年籌備上市。
藍馳創投先后參與了青云的A、B、C三輪融資,該公司合伙人陳維廣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藍馳看好青云的原因在于,一是青云團隊很有執行力,每次年前設定的指標年底都能完成;二是云計算市場經過前兩年的積累,今年將迎來爆發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可云計算;三是青云在技術的自主研發方面具有優勢。“云計算領域不是靠砸錢和人海戰術,需要很強的技術積累。”他說。
PaaS、SaaS層項目仍存在創新機會
面對阿里云、亞馬遜AWS等帶來的競爭,黃允松表示,云計算公司的產品定價都比較相近,但在穩定性、性能和響應時間方面,青云具有相對優勢。任何產品都不可能避免宕機情況的發生,但是青云產品的MTTR(mean time to recover,系統失效之后的恢復時間)很短,在1分鐘左右。青云通過P2P機器人管理IT資源,可以確保故障第一時間被發現和診斷。
“在性能方面,青云的標準版產品在同樣硬件配置的情況下,輸入輸出的速度是亞馬遜AWS標準的46倍,阿里云的220倍。在響應時間上,青云基本上是三五秒,實現資源秒級響應并按秒計量,亞馬遜AWS的響應時間是5-15分鐘,谷歌和微軟是三分鐘以內。”他說。
北京亦莊互聯云計算產業基金合伙人左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認為云計算在中國的市場足夠大,新出來的需求很多,并沒有到企業激烈競爭的狀態。
“目前規模比較大的幾家公司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有海外服務器,對有跨境業務的公司來說是首選。對于主要做國內業務的公司來說,阿里云是主要選擇之一。”左林表示,UCloud適合偏游戲類運營的公司,青云更適合為IT部署能力不太強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青云、ucloud確實是有技術特色的公司,其它的云計算公司相對來說比較同質化。”他補充道,但是在商業運營上,UCloud的客戶群都是有較好的現金流的企業。青云的客戶量雖然很大,可大多是中小企業,付費的持續性和規模會差一點。
“阿里云、青云屬于IaaS層的云計算公司,IaaS對規模要求非常高,且已經有巨頭出現,目前沒有太多的創業機會。但SaaS層面涉及范圍比較廣,包括企業的HR軟件、財務軟件、垂直的氣象管理、差旅管理等方面,對創業公司來說機會更多一些。”云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秦捷博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云天使之前投了些云計算基礎設施方面的項目,最近兩三年投得更多的是偏SaaS層面行業應用上的項目。
陳維廣同樣認為,目前IaaS層已經有幾家大公司在做,但PaaS層和SaaS層仍存在創新機會。“就像當年,先有公司提供互聯網底層傳輸服務,然后就有公司做瀏覽器,接著是開發應用。現在已經有一些云計算的基礎設施了,就要看如何去調動資源,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