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船大難掉頭”。當納德拉2014年2月上臺之后提出“移動為先,云端為先”的轉型口號時,市場曾經投去懷疑的目光。的確,對于微軟這樣年營收千億美元的龐然巨艦,要轉移整體航向無疑是巨大的挑戰。此前鮑爾默剛剛提出了“設備與服務”的轉型目標,就因為收購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的爭議交易黯然退休。
但兩年時間過去,納德拉用實際業績證明,自己的轉型取得了明顯成效。盡管依然處在PC領域衰退的大背景下,但微軟卻成功開辟了新的航線,在云服務領域實現了轉型突破和強勁增長。而在轉型云服務的背后,是納德拉帶領微軟作出的重心轉移與戰略犧牲。
先來看剛剛發布的微軟2016財年第二財季業績。當季營收238億美元,同比下滑10%,凈利潤50億美元,同比下滑15%,兩項指標均高于市場預期。對比納德拉上任之前的2014財年第二財季,當季營收245億美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65.6億美元,同比增長3%。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內,微軟的營收和利潤一直處在原地踏步之中。而同期蘋果的營收從550億美元增長至758億美元,利潤從130億增至183億美元。
但是市場卻給了納德拉信任票。納德拉上任之前,微軟的股價在36美元,而現在的股價在54美元,市值達到4100億美元,逐步逼近1999年的歷史高點。過去兩年累計上漲了50%,過去半年累積上漲22%。換言之,市場對納德拉上任兩年的業績給予了高度肯定。
為什么業績不增反降的公司還能夠得到投資者的青睞?因為市場看重的并不只是業績本身,而是一家公司未來的增長前景。鮑爾默在任的十多年時間,雖然業績持續創下新高,但其業務始終未能突破PC大格局下,在搜索和移動領域難以突破,因而股價也多年未見增長,與同一時期的蘋果和谷歌股價走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納德拉上任之前,微軟的業務格局是“設備和消費者部門”(包括Windows、Surface、Xbox和Bing等)以及“商業部門(包括服務器、商業云、Office 365、Azure等)”,即消費者市場和企業市場。而現在微軟的業務格局是“智慧云”(包括服務器和Azure云服務等)、“個人計算”(包括Windows、Surface、Xbox、手機、Bing等)、“生產力和業務流程”(包括Office、Office 365、Dynamics系列軟件等)。
兩年時間過去,微軟的業務發生了哪些改變和突破?
最大的突破在于云服務。兩年之后的這個季度,微軟商業云服務(Azure和Office 365)年化收益達到94億美元,而半年之前這個數據還是63億美元,半年內增長了50%。微軟計劃2018年將這個數據提升到200億美元。具體細分而言,當季微軟智能云業務營收增長5%,至63億美元;Azure營收增長140%,Office 365營收增長70%,訂閱用戶增至2060萬戶,過去半年增長了500萬戶。
目前在公有云服務(存儲、數據中心以及其他服務)市場上,微軟已經僅次于已經耕耘十年的亞馬遜排名次席,其次則是IBM和谷歌。亞馬遜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其云服務業務AWS凈營收增長69%,至24.1億美元。Moor Insights總裁帕特里克·摩爾海德(Patrick Moorhead)認為,微軟在云服務領域的成功并不是運氣,未來微軟會成為亞馬遜最大的競爭對手。
按照市調公司Snergy的統計,去年上半年亞馬遜在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領域的市場份額為27.2%,而微軟則是16.2%。而2014年全年的數據,亞馬遜和微軟的份額分別是28%和10%。半年之間,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基本穩定,而微軟則急劇增長了超過6個百分點。過去幾個財季,微軟Azure的營收增長都超過了100%。
市場分析師也對微軟的云服務前景報以樂觀預期。在微軟最新財報公布后,美國市場調研公司FBR Capital預計,2016年微軟云服務和核心企業組件業務將迎來穩健市場需求,其業務重心正組建從傳統PC生態圈轉移至云服務領域。
與微軟相比,亞馬遜的最大優勢在于長期布局、服務靈活、定價優惠,因而吸引到了大批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業公司的青睞。而微軟的最大優勢則在于提供完整的企業解決方案組件服務,將自己的Windows、Office、服務器、云服務等產品和服務有效的組合在一起,更適合大中企業的需求。
按照微軟最新財報,財富500強公司已經有三分之一選擇了微軟企業移動解決方案,同比增長超過三倍。而500強公司中有85%至少使用一種微軟的企業云服務,有60%使用兩種微軟企業云服務。微軟在全球已經有7.5萬家云合作伙伴,同比增長44%。
按照市場調研公司FBR的預計,2016年微軟與亞馬遜AWS對等的云計算營收額將達到80億美元(不包括Office 365),相當于亞馬遜AWS2015年的營收額度。雖然競爭正在越來越激烈,但這是一個整體增長迅速的市場。市場調研公司Forrster預計,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2410億美元。倘若微軟可以保持目前的態勢,拿下20%的市場份額,每年的營收將達到480億美元。
480億美元是什么概念?正好相當于微軟目前年營收的一半,是目前個人計算部門的營收規模,是目前智能云部門的兩倍。換句話說,即便微軟目前最大的營收來源Windows OEM隨著PC市場的萎縮繼續低迷,納德拉又為微軟找到了云計算這一新的業務來源。
為了在不斷增長的云服務市場爭奪用戶,微軟上周剛宣布在未來三年,為全球7萬家非營利性機構和900個高校研究項目免費提供價值10億美元的云服務。這實際上是一石數鳥的商業策略。一方面用免費云服務做了實在公益,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市場占有率;更重要的是,牢牢鎖定了這些未來的重要客戶。
在這兩年期間下,微軟發布了iOS和Android版本的Office,宣布對小尺寸平板免費,發布了系列基于iOS和Android版本的應用,讓自己的OneNote、OneDrive等服務預裝在三星等設備,在蘋果iPad Pro發布會上介紹Office產品。
這些舉措的背后,是納德拉的轉型思路:微軟是一家基于云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微軟要把自己的軟件和服務推廣到每一部設備,無論是蘋果、谷歌還是微軟的設備。
為了推動“移動優先和云端優先”的轉型,微軟在傳統兩大現金牛業務Windows和Office業務上作出了明顯犧牲。Office 365營收和用戶的增長,無疑會直接影響到原先利潤豐厚的Office組件銷售額。Windows 10裝機量達到2億部的背后(增速是Win 8同期的四倍),則是微軟免費升級措施放棄的銷售額。
不過,在納德拉的轉型過程中,這兩大業務保持著相對穩定,并沒有出現劇烈動蕩。最新一季財報,當季生產力和業務流程和個性化計算業務部門營收分別下滑2%和5%,為67億美元和127。但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元走強的影響。如果以固定匯率來看,當季這兩大業務實際為增長5%和下滑2%。自去年10月以來,美元對6種一攬子貨幣升值了20%,這一匯率變化也給蘋果帶來了明顯影響。
雖然營收規模在微軟比重很小,但Surface也是微軟這兩年的又一亮點。Surface業務營收增長29%,至13.5億美元,主要受Surface Pro 4和Surface Book推動。相對于三年前第一代的慘淡銷量,Surface如今不僅成功在市場站穩腳跟,更吸引了其他PC OEM廠商甚至蘋果的跟進,普及了平板筆電(生產力平板)這一產品形態。
或許納德拉治下的微軟,唯一的業務缺憾就是手機業務。當季微軟手機部門營收同比下滑49%,并沒有公布Lumia的具體銷量。去年微軟沖銷了75億美元與諾基亞手機業務相關的巨額資產,而去年發布的950和950XL也沒有得到市場歡迎。在手機硬件領域,或許忙于轉型云端的納德拉確實沒有更有效的手段扭轉局面。
兩年時間,納德拉已經帶領微軟突破了原先死氣沉沉的PC格局,開辟了云服務這一新航線。正如瑞士銀行分析師布倫特·希爾(Brent Thill)所說,“微軟現在的活力已經與三年前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