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五年前IT業界言必稱“云”的“云計算熱”,近期,隨著各類創業型云服務供應商的加入,云計算的話題再度升溫。與數年前相比,如今的云選手們背景更加多樣化,既有傳統IT廠商的身影,又有華為這樣的新銳企業,還有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電信運營商等等,可謂是百家爭鳴。
細分來看,這幾類云服務提供商各有所長。以華為為例,其在ICT產品研發和為大中型企業提供私有云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全面推出公有云服務,具有不可小覷的核心技術積累。傳統IT廠商們背靠穩定的客戶基礎和技術沉淀;BAT等互聯網云企業們正是風頭無兩,在價格和靈活性方面有“基因級”的領先性;電信運營商們則坐擁天然的政策和基礎設施優勢。
因而,選擇哪一類云服務提供商就成了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云服務為IT提供了相當大的彈性,能夠實現基礎架構的動態伸縮,但在遷移到云上之前,以下幾個問題,各個機構不可不審慎考量:
如何保證應用系統遷移到云的整個過程的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效果?
如何保證在混合云模式下應用系統的端到端性能和可用性?
在混合云模式下如何保證第三方和最終用戶訪問應用系統數據的安全性?
如何在運維上適應公有云服務提供給IT的動態彈性?
傳統的IT運維的管理環境是相對靜態、較少變化的;而云服務給IT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可以隨時動態地伸縮IT基礎架構,但這種敏捷特性也給IT運維帶來重大挑戰:如何讓IT運維工具快速覆蓋新部署的被管軟、硬件?
因此,我們需要這樣一種云,能夠:
整合運維檢測平臺——能夠跨越混合云架構的端到端應用性能管理和基礎架構管理工具(兩者應緊密集成為統一運維監測平臺),在混合云模式下快速定位性能問題的瓶頸點,保障應用系統性能的最佳狀態;
及時發現問題漏洞——在應用系統向云遷移的過程中采用應用性能管理(APM)解決方案來監測整個遷移過程,及時發現和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
通過API管理來實現外部訪問的安全性——在移動應用大行其道的今天,通過對外開放API來實現對移動應用和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支持已成為整個行業的必行之道。不論應用系統的業務服務是部署在企業內部還是公有云中,CA的API管理解決方案都能讓企業在對外開放API的同時保證統一、完備的完全控制,并能通過流控和計費手段將API轉變為企業新的業務收入來源;
實現混合云的“敏捷運維”——統一運維監測平臺應能簡單、快速的覆蓋任何新部署的動態IT資源,并具有高度可擴展性,從而實現混合云環境中的“敏捷運維”。CA Technologies近期推出了全新的敏捷運維(Agile Operations),即是從運維的角度解讀云時代特性、以敏捷性貫穿IT運維的創新解決方案。
隨著中國云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云服務提供商新秀涌入,新老提供商在持續的角逐中各放光彩。云計算是個多選題,亂花漸欲迷人眼,但是最終的勝出者定是那些可以真正幫助企業把云用起來、管起來,揚云之長、避云之短,從而滿足業務需求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