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巴巴公司股價9月8日暴跌,收于60.91美元,其市值在過去10個月內已縮水1407億美元,目前僅為1530億美元,這也是阿里自上市以來市值首次低于騰訊,后者同日市值約合1569億美元。此前,阿里校園招聘規模縮水也曾引起輿論的關注,認為其增長可能面臨放緩。
事實上,阿里第一財季營收同比增長28%,已算是不錯成績,因此,阿里只是在超高速增長的道路上放緩,而投資者一直保持過高的期望。阿里預計第二財季放緩的原因是受俄羅斯和巴西等市場上貨幣走軟的影響,導致其全球速賣通業務增長速度將放緩至兩位數。但實際上阿里83%的收入來自于國內市場,最近股價下跌也與中國宏觀經濟放緩帶來的市場憂慮有關。再加上阿里移動營收轉化率不及預期,投資者降低樂觀估計理由充分。
阿里在美國上市后其巨大的影響力與成長預期被低迷的世界放大了光環,它被視為“中國故事”,因此,當中國經濟減速及其高速成長的營收放緩后,光環消失效應必然帶來一種落差感。當然,這不僅僅是一種“感覺”變化,阿里本身確實也遇到了挑戰。
首先,隨著傳統業務規模不斷膨脹,如果沒有新的增長點,阿里減速已成必然,這就像中國經濟一樣,不可能永遠高速增長,阿里的挑戰在于他必須創造新的潛力;其次,其業務正在受到競爭對手的侵蝕,其他電商也加強了市場爭奪。
一定意義上,阿里試圖通過不斷投資或收購別的項目組建一個個生態系統,尋找新的增長點,但這種嘗試存在著風險,因為會分散阿里的資源,尤其是缺乏人才,可能導致阿里不能很好地控制,而且各個領域還會有專注者的挑戰,阿里并不具有優勢。這與騰訊始終圍繞自己社交平臺擴張不同,也與百度深入技術研發不同,這種“搭建”方式比較脆弱,當然,隨著市場疲軟,各家都面臨挑戰與風險,只是阿里光環過于耀眼,所以,必然要忍受更多的關注與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