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一年前,華為對于是否進入公有云市場仍然有些猶豫,但互聯網、IT公司的“猛攻”以及運營商動作的“遲緩”似乎給出了方向。
在云計算正在改變和重構傳統企業信息系統架構的關鍵時期,“不作為”也許比“試錯”更為可怕。“阿里在云業務上的動作已經鋪開,而運營商受制于體制問題,速度相對沒有那么快,并且也受既有利益的羈絆。”IDC分析師唐偉記者如是說。
今年4月,華為第一次正式對外宣布進入公有云市場,這意味著,華為將從幕后走向臺前,而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是華為如何處理與自己合作伙伴的關系,比如互聯網公司和運營商,后者目前依然是為華為貢獻絕大部分營收和利潤的最重要客戶群。此外,“晚到”的華為將怎樣與國際上的“云巨頭”展開較量?IBM、亞馬遜等公司早已在覬覦這塊市場。
面對這些問題,華為企業云服務總裁楊瑞凱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對于華為做云業務,實際上思路非常清晰,華為將聚焦 I(IaaS基礎設施)層,使能P(PaaS平臺)層,聚合S(SaaS軟件)層。他表示華為永遠不做數據變現,最核心的還是從客戶需求的導向上來落地云計算戰略,聚焦 IT基礎設施領域。
而在7月29日的發布會上,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則指出,華為平均每年投資IT業務不會低于5億美元,今年IT業務收入預計將超20億美元,明年有望實現盈虧平衡,2020年收入預計將達100億美元。
從幕后到臺前
站在公有云發布會的舞臺上,楊瑞凱說了這么一段話:“只有38米的舞臺,華為卻整整走了4年。”
四年時間,是華為對于云產業的思考與糾結。
華為所處的通信行業正在經歷著變革與整合,人口紅利正在迅速向流量紅利過度,而在幾年前華為就預見到了這種趨勢,提出向ICT轉型,直白地說,華為除了希望是家通信設備商公司之外,還希望成為一家IT公司。
同時,華為也展開了對IT的投資,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在于云計算領域。近五年的發展,華為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云計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服務器、存儲、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等均積累了不少用戶基礎。有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在全球建設了40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有120個云數據中心。
不過,一直以來,華為在云計算市場的角色都是解決方案提供商,屬于“幕后英雄”,臺前的通常是運營商或者是互聯網廠商。
對于為何選擇在此時進入公有云市場,楊瑞凱對本報記者表示,不管是傳統客戶也好,還是新興的互聯網客戶也好,對公有云的需求都在增加,而目前的云市場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還很大。言外之意,目前盡管市場參與者眾多,但對于需求來說,進入的時機并不晚。
但問題在于,目前公有云市場上既有亞馬遜、IBM、微軟這樣的互聯網廠商和IT廠商,也有中國移動、電信等運營商,尤其運營商是為華為貢獻絕大部分營收和利潤的最重要客戶群。
“華為進入公有云領域或多或少是在和原有的合作伙伴競爭。”業內人士坦言,比如有些伙伴,可能在虛擬化產品上雙方存在競爭關系,但是有時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時可能是華為的服務器,配對方的虛擬化產品,那么雙方就是競爭合作關系,是一種兵戎相見后轉過頭就能談笑風生的模式切換。
而對于這種情況,徐直軍曾對媒體表示,“這事兒。夫妻吵一架還得有點冷戰時間呢,更別說我們各自利益不同,競爭是你死我活,你拿了我就沒了。所以這可能是一種心態的挑戰,要能過坎兒,要有氣度。”
市場將現“馬太效應”
目前來看,云的市場很大。
Gartner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近80%的中國企業將在云計算方面增加投資。之前IDC也發布預測,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到2016年將達到246.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8.6%。但事實上,市場的競爭已經相當激烈。
去年,谷歌率先大幅度下調了云服務的價格,亞馬遜、微軟緊隨其后,國內的阿里云也宣布下調其售價。激烈的價格戰本身在反應行業本質的同時也在體現行業的殘酷性。高效的云服務管理、更多的客戶、更低廉的IT設備購買價格、更有效率的運營、更低的價格,在這個公有云開始越來越成熟的商業模式中,價格的不斷下降伴隨的是資源的越來越集中。隨之而來的是新競爭者越來越難以進入,行業的門檻在不斷提高。
“華為要走自己的路,在云服務的發展過程中,華為不會模仿其他公司,而要利用華為的自有優勢和能力。”徐直軍在發布會現場表示,目前,華為在中國已經有了幾十萬家合作伙伴,既有線上業務,也有線下業務,過去與合作伙伴,華為更多是銷售和交付,未來,則更多是基于企業云服務直接面向客戶。
不同于阿里和騰訊等公司從消費級層面入手,華為選擇了金融、媒資、城市及公共服務、園區、軟件開發等五個垂直行業進行切入。
“云服務行業市場種類很多,對華為來講,我們講究聚焦,還是想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楊瑞凱對本報記者說。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并不容易。
事實上,云服務的利潤呈現一個倒三角的分布。在整個云服務產業鏈中,底層IaaS解決了云服務的基礎資源,也就是華為所積累的IT基礎設施。中間的PaaS奠定了云服務的基礎能力,而SaaS最貼近最終用戶,為客戶形形色色的細分需求提供最直接的應用支持,而IaaS和PaaS服務提供商需要與為數眾多的開發者群體達成合作,吸引開發者在其平臺之上開發SaaS應用,實現共贏。
而目前市場上的競爭情況是IaaS“群雄并起”、PaaS“逐步成長”、SaaS“仍無巨頭”的局面,華為要構建自己龐大的生態圈,相比起阿里等公司來說,仍需要時間積累。
“生態圈的構建將決定誰將會在公有云市場中活下來,前期的投資將會隨著客戶群的激增而攤薄,客戶越多能力將會越強,行業將呈現馬太效應。”上述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