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上午,程輝把共同創業的20余小伙伴聚集到由小區民居三室一廳改成的辦公室。他靜靜的開場:“我們創業失敗了”。這時距離公司成立僅僅8個月。程輝接下來一個小時分享了對未來方向的想法,然后說“我們開始第二次創業”。現場從頭到尾除了程輝再無一人說話。程輝堅持發工資,只有資金補上前的最后一個月工資打了個折。就在資金鏈要斷的時候,新的投資進來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UnitedStack。
1987年出生的程輝是湖北人,個子不高的他天生就有一股子韌性。程輝是開源云項目OpenStack最早的實踐者、OpenStack基金會董事、中國OpenStack領域最活躍的布道者。2009年,程輝在新浪參與了國內第一個商用云平臺SAE(Sina APP Engine,新浪應用服務引擎)的技術及運維。同時,他還在新浪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專業的OpenStack團隊,上線了國內第一個OpenStack云服務。2013年2月,程輝離開新浪,創立了UnitedStack,這是中國第一家專注于OpenStack開源云計算創業公司,也運營著中國第一家OpenStack公有云。
如果不知道OpenStack的話,簡單來說,OpenStack就是云時代的Linux。OpenStack為開源愛好者提供了一整套自由代碼,可實現幾乎所有類型的云環境,其目標是提供實施簡單、可大規模擴展、豐富而標準統一的云計算平臺。就像Linux一樣,為OpenStack找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是最大的挑戰,而程輝卻“偏向虎山行”。在經歷了近一年創業的失敗后,程輝為OpenStack的商業化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模式,即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之外,開辟了第條道路。這第四條道路,可以說是“劍走偏鋒”,卻恰恰擊中了企業用戶的痛點。
第四條路:工業化生產和部署企業云
程輝經過了一年創業的失敗,冥思苦想出的方向被稱之為:托管云(Managed Private Cloud)。所謂“托管云”,就是UnitedStack生產出標準化的企業云,然后把這套標準化的企業云復制到企業的數據中心里,根據企業的需求配置好后,企業可獲得整個源代碼。企業可以選擇把源代碼部署到自己的數據中心或商用公有云數據中心,然后委托UnitedStack進行運維和管理,這是一條工業化生產和部署企業云的道路。
這第四條道路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它既可以是公有云也可以是私有云或混合云,在這種模式下,企業擁有企業云的全部知識產權,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個性化調整,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換句話說,就是“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而能出現這樣的第四條道路,完全是因為UnitedStack提供的企業云是基于開源的OpenStack,所有的代碼都是公開的,對企業來說就獲得了對云計算底層代碼的全透明可視性。
企業對于云計算最大的擔憂就是黑匣子,采用了云計算的模式后,企業僅僅能看到一個瀏覽器,其余的全部被隱藏在瀏覽器的后面。這樣固然能大幅簡化IT管理,但對企業來說卻缺乏透明度和安全感。而所有的商用云計算廠商都不會向企業公開源代碼,這就跟傳統軟件企業不會把源代碼給用戶一樣。基于OpenStack的UnitedStack恰恰相反,正因為開源的基因,所以它能把源代碼交給用戶,反過來收取運維的費用作為盈利方式。正所謂“不在一招一式、意在整個武林”。
程輝說,之所以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企業越來越需要互聯網化的數據中心。隨著“互聯網+”的推進,傳統企業需要大步轉型,而轉型的思路之一就是業務的互聯網化或電商化。相應的,企業的數據中心也需要互聯網化。過去,企業數據中心的網絡、計算和存儲等功能都是與獨立的服務器綁定,不同的服務器承擔不同的功能,即便服務器的利率低也不會把服務器的資源共享給其它的功能。而互聯網化的數據中心,則把網絡、計算和存儲等功能從綁定的服務器中剝離出來形成中間層,再把底層的服務器組成一個硬件的資源池,這樣就能最大化的利用硬件的資源、大幅降低成本。
此外,公有云與私有云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也是數據中心互聯網化的一個重要原因。程輝說,“把防火墻打開,私有云就變成了公有云”。這一方面是因為公有云與私有云的技術與架構越來越趨同,在管理和運維方面也越來越相似;另一方面是因為在“互聯網+”下的產業結構調整,單個的企業越來越成為一個大產業互聯網中一員,企業邊界在消失,企業需要打開內部的資源與整個產業互聯網進行對接,特別是電商或互聯網業務,而在對接的過程中就需要把企業的私有云變成公有云。例如UnitedStack的用戶陌陌,在上市之前陌陌的需求是比較純粹的內部IT需求,主要訴求是簡化內部的IT管理,因此采用了私有云。而上市后為了持續盈利,陌陌把內部的防火墻打開,把私有的IT系統變成了公有云平臺,在這個公有云平臺上導流量引入游戲,再通過游戲套現。另一個用戶七牛是公有云存儲供應商,七牛本想在OpenStack的基礎上自建云平臺,但采用UnitedStack的商用云解決方案后,不僅成本下降了十分之一,還能輕松地與其它云廠商的服務進行綁定,不斷地快速推出新的業務。
相信未來:堅信開源理念
程輝對OpenStack開源云有著深深的信念。實際上OpenStack在2010年7月才正式推出了第一個版本,而程輝帶著幾個實習生在2009年底的時候就基于OpenStack的思路搭出了新浪的第一代IaaS平臺,而當時程輝自己也只是個普通工程師。
OpenStack是一個由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Rackspace合作研發并發起的,以Apache許可證授權的自由軟件和開放源代碼項目。在2010年7月份NASA和Rackspace公司將OpenStack開源時,獲得了25個企業和組織的支持。開源一年后,OpenStack就從42個組織成員和95個開發者增長到80個組織成員和1200個開發者及217個注冊貢獻者。得益于OpenStack的開放性,幾乎所有的硬件廠商都在嘗試往OpenStack加入對自己存儲或網絡硬件的支持, OpenStack能支持所有的 x86架構服務器。
根據2014年底OpenStack基金會對全球OpenStack市場的調查,OpenStack是目前擁有最多傳統IT巨頭支持的云架構開源項目,如IBM、HP、Cisco等,它也是全球最主流的開源公司如RedHat、RackSpace、Marantis等的選擇。由于徹底的開源性,OpenStack得到了幾乎所有硬件廠商的支持。OpenStack在傳統行業的滲透已經呈現規模化趨勢,在制造業、能源、零售、醫療、交通、保險、媒體等行業長勢喜人,尤其在電信行業的云部署中由6%上升至10%,在傳統的金融行業也取得突破性發展,占比由0.25%上升到 2%。
然而,作為一個開源項目,其前進道路注定不是一番風順。最簡單的道理,互聯網的創新性商業模式就是“免費”,而很多傳統廠商都不知道該怎么玩轉“免費”的游戲,于是就出現了拉鋸戰。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Citrix曾于2012年的時候退出了OpenStack自建了CloudStack,但卻于最近重新加入了OpenStack,這一方面是因為OpenStack自身技術的成熟,另一方面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了OpenStack陣營形成了強大的生態系統。
可以說OpenStack的發展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結果。而當這個火焰非常弱小的時候,能堅定站到火焰旁邊的人一定要有強大的信念。OpenStack項目最開始的想法是要與亞馬遜云AWS對抗,通過開源的方式打破亞馬遜云的市場壟斷。在整個OpenStack的發展過程中,都是由一批堅定的相信自由軟件的人在推動著進程,程輝就是其中的一個。基于OpenStack的UnitedStack仍是一個發展中的系統,除了主要的基本功能外,差異化的功能則需要依靠開源社區里的生態系統提供,這也是程輝到現在都非常熱衷于參與社區活動的原因。以UnitedStack托管云為例,其運維是以自動化的方式和遠程的方式完成的,為了實現自動化的運維與管理,UnitedStack設計了一個自動運維管理工具,而這個工具里帶有的專家知識庫和管理工具庫則由OpenStack社區的成員貢獻而成。
如今的程輝在忙碌業務之余,經常參加OpenStack的社區活動,積極傳播和貢獻著OpenStack的知識與實戰經驗,更多的時候他不是講自己的公司業務,而是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講OpenStack的開源精神與框架,在充當著一個講師的角色。在接受記者訪談的時候,盡管勞碌了一天沒顧得上吃飯的程輝,一談起OpenStack來就立刻來了精神,以工匠的精神討論OpenStack的技術細節。
創業維艱:闖過“從零到一”
程輝說他2013年初開始創業的時候根本沒做好創業的準備。當時的程輝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有投資人給他150萬美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另一個要啥有啥待遇豐厚但得幫別人做事情,程輝選擇了前者。而當時程輝考慮離開新浪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新浪的云平臺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后就不再繼續投入,而程輝希望繼續走下去。
程輝剛開始創業的時候,自己是工程師出身,而從新浪帶出來的也全是工程師,有幾個是從實習生做起的工程師。一群工程師在一起,憑著興趣決定做OpenStack發行版,也就是OpenStack軟件。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OpenStack做成軟件賣給企業,再按License的方式收費。盡管OpenStack軟件的想法很好,它提供了通用方案,向上層提供抽象接口,同時屏蔽掉下層不同硬件之間的差異,在用戶業務和硬件層之間插入中間層,使用戶不需要再關心硬件,而是只需要關注業務。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雖然企業能把中間層軟件買回家,但怎么裝、怎么用、怎么維護等一大堆問題出來了。
OpenStack是一個工程師的思維下的產物,本身比較復雜、技術性強,對企業的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而云計算市場上其實不缺軟件,缺的反而是運維和管理。盡管程輝非常喜歡自己開發的OpenStack發行版,但由于沒有銷售,迫使程輝反過來做市場調研,最終得出結論必須走公有云運維的道路而非軟件開發的道路,并不得不在2013年底的時候裁掉了1/3的員工。即使在2014年1月1日的閉門會結束后,仍有不少很牛的工程師員工因為不理解公有云運維這個方向,最終選擇了離開。
UnitedStack公司做了重大的業務轉型,把發行版的核心技術包括分布式存儲、高性能網絡、優化的主機調度等,應用到自己的公有云上并開放給公眾使用,所謂“吃自己的狗糧”。2014年下半年的時候,開始有客戶進來了。也就是說,在公司成立后長達一年半后終于開始有銷售了。這就是程輝說他沒有準備好就開始創業的原因,因為作為工程師的他從一開始就沒考慮過商業模式的問題。
程輝所說的托管云也叫托管私有云,可以理解成獨享的公有云。他把云建設的投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IDC資源,包括電力、帶寬、機位等,這是一個高度成熟和市場化的領域,這部分由客戶自行解決,價格也已經市場化了;二是服務器設備,這也是一個更加成熟和市場化的領域;三是獨立的技術平臺和運維,這是UnitedStack專注的部分,幫客戶做好管理、維護、升級以及新功能的研發、監控等。如果把托管云三部分的投入成本和同樣資源的公有云費用做比較,就會發現托管云的整體成本只有公有云的1/3~1/5。目前,UnitedStack已經有15個托管云的大客戶上線,機房20多個,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和東北地區。
在整個創業過程中,程輝一方面要找方向,一方面他一直在做架構和整體設計,從來沒有停過。晚上他回家后就看白天的記錄,看有什么問題,但同時他還要思考管理、運營、銷售等等。“總之你壓根來不及先學再做,你要先往前沖,碰到問題的時候就知道痛了,就知道什么對什么不對了。”在整個過程中,程輝最大的體驗就是變得寬容了,變得會換位思考,變得從工程師思維到開始關注人性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變得從關注事到關注人。
目前,UnitedStack的客戶以互聯網企業為主,幾乎中國所有大的互聯網公司都已經把OpenStack投入生產(除了阿里和騰訊外),二線互聯網公司尤其是游戲行業更是UnitedStack的主要客戶。其次是IDC客戶,它們發現小型客戶轉移到公有云的商機,于是積極轉向云計算特別是IaaS平臺層面,而開源的OpenStack是最佳方案。第三是傳統企業,這也是UnitedStack接下來要發力的方向,因為傳統企業更適合托管云的模式,石油、金融、制造、醫療業等傳統企業轉型速度慢,但轉型也是必然的。2015年,程輝希望UnitedStack的客戶能夠從目前的60余個客戶發展到100個甚至更多的客戶,實現爆發式增長。
而UnitedStack這種生產和部署企業云的模式,能夠達到工業化的效果。程輝介紹說,在已經落地的10個大規模的托管云,幾乎沒有上門服務過。部署前期,UnitedStack會和客戶商量好,把需要采購的設備發一個表單,購買之后也會以一個清單的方式告訴客戶如何關聯這些設備,最后是打通VPN隧道,然后通過遠程方式部署第一臺種子機器,剩下的其它機器會逐漸配置完畢。最快的客戶案例是從確定合同到托管云正式上線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有不少客戶是已經與VMWare談好合同,突然之間又聽說UniteStack的托管云方式,于是連夜找程輝團隊開會,隨即拍板轉向UniteStack。
程輝說,UnitedStack將會持續創新,每個月都將推出新的功能或新的服務,2015年4到6月將推出大數據服務、分布式內存服務、企業安全網關等。
對于程輝來說,前進的步伐從未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