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電子工業出版社研究院、《中國信息化》雜志主辦的“首屆中國開源云計算大會2014年12月11日在北京金茂王府井萬麗酒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信息技術主管和專注于開源軟件及云計算應用研發的各界技術主管共500多人參加了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局長徐愈、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全球OpenStack基金會主席艾倫·克拉克(Alan Clark)等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據介紹,開源云計算技術,是指用于云計算的開源軟件技術。開源云計算涉及云計算和開放源代碼軟件兩個概念。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以便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開放源代碼軟件是在開放源代碼許可證下發布的軟件,以保障軟件用戶自由使用及接觸源代碼的權利,同時也保障用戶自行修改、復制以及再分發的權利。
工信部目前正在啟動制定云計算“十三五”發展規劃,云計算及以其為主導的IT模式獲得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在各行業中得到大力推廣,云計算的發展也為開源技術的培育和推廣提供了舞臺。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對開源軟件給予的高度重視,也為中國的開源軟件生態系統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涉及云計算和開放源代碼軟件的兩個概念組合“開源軟件 + 云計算”正成為最潮流的搭配方式。
楊學山副部長在大會致辭時強調:“當前我國正在處于工業轉型的關鍵時期,信息化和工業化也正處于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云計算技術對推動兩化融合,培育和發展戰略型新興產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徐愈局長講話時指出,隨著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成立,適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推廣應用,以及各行各業調整轉型發展的需要,中國的信息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未來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是針對各行各業的應用需求,采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更好地發揮效能。“首屆中國開源云計算大會”主題聚焦于開源和云計算,很好地把握住了信息化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因為,云計算的實質就是基于互聯網的整合資源應用,它與具備免費使用、透明安全、可靈活擴展等特征的開源軟件結合,形成新的IT應用格局;這對于化解信息化發展瓶頸,實現創新突破,進而更好地推動兩化融合,培育和發展戰略型新興產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大會主辦方代表電子工業出版社總編輯兼研究院院長劉九如在接受采訪時談到,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各行各業信息化建設的加速,基于互聯網應用、能更好地整合資源、可有效降低成本、更好地化解各行各業信息化建設瓶頸的云計算技術與應用方興未艾,引起各行各業的普遍關注,正在推動形成IT應用的新格局。而與此同時,開放源代碼、保障用戶自由使用、自行修改、復制以及再分發的開源軟件也日漸成熟,它以免費、透明安全、可靈活擴展等特性,與云計算結合,形成“開源軟件+云計算”的新潮流,有關開源云計算的系統、產品與服務不斷創新推出;不僅國外“OpenStack開源云計算平臺”等受到普遍關注,國內相關企業也聯合發起成立了“中國開源云聯盟”,開源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形成了熱潮。
華為、中興、曙光、浪潮以及SUSE、HP、SAP等知名IT企業高層主管,在大會參與討論交流,帶來了新穎的技術觀點,詳細解讀了Linux和開源軟件給IT領域帶來的全局性持續轉變,并在IT創新和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