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主要參考Ben Thompson 的 Two Microsofts一文撰寫。Ben Thompson 是 Stratechery 網站的創始人,曾在蘋果、微軟工作過,并寫過大量科技企業戰略方面的文章。
我曾經替微軟感到比較焦慮的一點是,微軟似乎一直在嘗試著同時兼顧水平方向(軟件服務類)和垂直領域(硬件設備類)業務的發展。但我認為沒有哪一家公司是可以同時做好這兩個方向的業務的。其中的原因在于,水平方向(也就是軟件服務類)的業務目標,應該是盡可能在每一種設備平臺上都有良好的表現,而這一點,恰好有悖于垂直領域的業務。
但是,Satya Nadella上任微軟CEO之后這種情況改變了。他為微軟動的第一個大手術,是宣布推出iPad版Office 365的訂閱,而這意味著:微軟終于把軟件服務的地位置于硬件設備之上了。雖然在今天,單純靠軟件向用戶收費似乎不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但我還是很高興微軟邁出了這一步——至少,他終于有一些側重點了。
當微軟宣布iPad版的Office應用不再需要訂閱Office 365就可以免費編輯時,我就更震驚了:到底要做得多好的軟件服務商才敢這樣一點都不急著利用軟件賺錢?
過去幾天里,微軟讓我看到了另外一種商業模式的興起。我認為微軟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只是微軟做的還太夠。
我曾經說過,微軟應該把自己一分為二,好讓軟件服務無拘無束的發展起來。而上周微軟總部的見面會,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今天的微軟其實就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但其中的分界線,并不是硬件與軟件,而更像是針對B端的企業客戶和針對C端的普通用戶。
當然我們必須先明確一點,微軟現在,以及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依靠傳統的windows和office獲得來自企業客戶和個人用戶的穩定收益,這是微軟此前制定的戰略決定的結果。在這篇文章里,我將專注探討的部分,是如今潛在的一些發展機會——也就是今天微軟可以做的影響到未來的戰略決定。
從這個角度來講,微軟向iOS和Android系統免費開放Office產品的決定,意味著微軟將會放棄C端付費用戶這一塊收益。當然,微軟還有Mac和PC上的Office 365這一塊蛋糕,但是我們都知道,移動才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這樣一種決定,對于微軟來說是比較理性的。我們可以單獨看一下企業客戶和普通用戶的業務情況:
針對C端的普通用戶,微軟希望通過硬件設備和廣告賺錢:微軟面向普通用戶賣的是Surfaces, Lumias、Xboxes,以及這些硬件以上的不同的操作系統、硬件、軟件服務等。他們還有Bing 和 Outlook這樣有廣告支撐的服務內容。而針對B端的企業客戶,情況則完全不同:微軟在這一方面全身心的專注于軟件服務,特別是Azure 和 Office 365(企業用戶要使用iPad版的office辦公應用還是需要訂閱的)。
這樣一種布置其實是很有道理的:B端企業客戶和C端普通用戶不僅僅只是要求不一樣的商業模式,還包括側重點完全不同的不一樣的公司、市場規劃、銷售鏈等等等。Office 365對于企業客戶的成功模式并不適合C端的普通用戶,就像針對用戶銷售的xbox并不能轉化成面向大企業的大生意一樣。從這一點來說,Office對IOS和Android系統免費這種設定簡直就太合理了:用免費誘導普通用戶進入微軟這一個龐大的生態圈,即使他們只是處在Office業務的邊緣上。
當我把微軟考慮成兩個完全獨立的公司時,我對微軟的焦慮就只剩下一點了:他們現在還做得不夠,下手不夠狠,事情也還做得不夠極致。特別是office移動端應用還不是完全免費這一點。
微軟在Office移動端辦公應用這方面還是顯得有些猶豫和短視,既然已經宣布了office大部分功能都是免費的了,這也意味著放棄iPad上的office盈利模式了,他們似乎還是不能忍痛割愛,完全放下嘴里這塊肉。Office iPad版這一丟丟的限制功能其實有什么用呢,不僅會讓用戶覺得煩,還容易讓人覺得微軟不夠大氣,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對于微軟整體的改革會是一個阻礙。
此外,我更感興趣的問題是,微軟這種分裂狀態還可以持續多久?
針對企業客戶的微軟一直做得很棒:Windows, Office以及其他服務內容一直在大把的撈銀子,Office 365和Azure的勢頭也不錯。 但面向C端普通用戶的微軟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Lumia和Surface刮不下多少油水, Xbox One也有點棘手,雖然bing的漲勢不錯,但還遠遠不夠。
但這種情況其實也沒什么值得驚訝的,畢竟微軟一直就是這么特殊:微軟一直是一家憑借windows的壟斷在C端用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to B公司。在C端用戶這邊,他們沒有任何理由比現在做得更成功。唯一的疑問是,Satya Nadella有沒有這樣的決心去改變微軟。
無論如何,在商業模式上的逐漸明朗對于微軟都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