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在全球資本上證明了自己的阿里巴巴集團正在成為新一輪政經熱點。自去年啟動IPO至今年成功在美國上市,越來越多的外國政界人士也將其關注的重點放在了這個位于杭州的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平臺上。
2014年11月8日下午,美國國務卿會及團隊會見阿里巴巴CEO陸兆禧等中國企業家,并對阿里巴巴致力幫助中小企業的理念及模式所吸引。雙方共同探討如何利用阿里巴巴模式幫助美國中小企業及美國農業產品直接面對中國消費者。
而新華社消息,11月7日下午,加拿大總理哈珀攜帶一個龐大的商貿代表團抵達位于杭州。在阿里巴巴集團總部,哈珀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進行了數小時的對話,雙方一致認為,利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這種技術形態,可以實現幫助中國和加拿大的中小企業實現平臺化對接,從而更好的參與全球貿易,實現無縫化貿易分工,從而為各自所在的經濟體創造持續而長久的繁榮,并為日益嚴重的就業問題提供可能性的解決方案,“阿里巴巴平臺是最合適的載體之一”。
哈珀總理僅僅是阿里巴巴在近期云集的重量級嘉賓之一。從2013年以來,各國政要頻繁與阿里巴巴集團展開接觸,其中包括英國首相卡梅倫、韓國總統樸槿惠,以及意大利總理倫齊和法國外長等。
就見諸報端的相關報道而言,雙方討論的焦點都是集中在如何通過阿里巴巴這個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平臺,實現貿易對接的問題,而雙方達成的共識也比較一致,那就是在現行多變的經濟形勢中,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通過電子商務這種業務形態,有望在互聯網世界中創造一個“無國界經濟體”----利用充分的數據定制,從而有的放矢的配置資源,使全球貿易在一個全新的通道中運行。
這種趨勢事實上從2013年就已經開始。彼年,時任美國駐華大使的駱家輝開創新的和天貓展開合作,利用天貓這個平臺銷售來自美國的櫻桃。最終的數據震驚了美國農商界----在此前,從來沒有人可以想象,在短短數天之內,來自美國的新鮮櫻桃漂洋過海進入中國的普通消費者家中。
而這一切,只不過源自于阿里巴巴平臺的銷售模式和輻射深度。簡單的業務邏輯是,當供應方擁有足夠的商品時,它需要準確的尋找到自己的賣家,也就是消費者---而這在此前是一個漫無目的的過程,你無法掌握需求至每一個最基礎的消費者---但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這只是一種銷售形態的創新。
他們通過預售來實現消費和供應的深度對接。通常而言,當某種商品有銷售的需求時,阿里巴巴將會在其平臺展開推廣,從而吸引到消費者,并為這些商品預先付出定金。當收到定金后,商家按照具體的需求進行生產,并展開有規劃性的配送。在中國,這種形態被稱為預售訂制模式;而在學術界,這種形式被形容為C2B。
一顆來自美國的櫻桃最終推動了全球化的貿易連接。這看似是一個相互試探后達成最佳效果的商業案例。但事實并非如此,正是因為這種嘗試的成功,來自敏感的海外政界人士,開始達成一個“阿里巴巴共識”---那就是,如何通過新技術手段將龐大而且增長緩慢的海外生產市場和正在飛速成長的中國消費經濟相對接,從而在網上再造一個區別于傳統貿易形態的虛擬經濟體,將雙方的資源匹配,并發揮最大效能。
這區別于過去30年間的所有貿易形態,因為在此之前,所謂的跨境和全球化貿易一直是大企業的專屬,他們擁有資源和資金,并具備超強的掌控能力----而現在和未來,依賴于阿里平臺展開全球貿易的是商業元素中最基礎的個體---中小企業,我們通常所說,這才是商業的大多數,也是社會的底層力量。
沒有人比政治家能更深刻的體會到上述轉變的內涵。因而發生在阿里巴巴身上的外國政要熱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個簡單的時間表是,2013年11月,新西蘭經濟發展部長Steven Joyce與阿里巴巴CEO陸兆禧見面,商談如何通過電子商務將新西蘭商品打入中國市場。
2013年12月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在上海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會面。隨后包括巴寶莉等一批英國品牌通過天貓平臺直接面對中國廣大消費者。
2014年3月,馬云出訪美國、意大利、法國三國6個城市。意大利總理,法國外長紛紛與馬云會面,探索將本國商品如果通過阿里巴巴能快速抵達中國消費者。
2014年8月。馬云在韓國會見韓國總統樸槿惠。2014年11月7日,加拿大總理到訪阿里巴巴。
而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端。因為阿里巴巴希望實現的,并非是貿易的單向流動,而是雙向乃至多向流動---簡單來說,很多外國企業認為中國是其商品的深具潛力的銷售市場,而他們很少意識到,來自中國的商品也同樣可以通過阿里巴巴這個平臺銷售到國外市場,甚至通過中國這個平臺,兩個外國市場也可以實現對接----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貿易。
阿里巴巴已經開始著手嘗試,他們也確實收獲了成效。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加速推進全球化業務,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成為業績的新增長點。
以阿里巴巴旗下速賣通(AliExpress)平臺為主國際零售業務,在2014年第三季度貢獻的收入達到4.19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一倍。增長主要來自于速賣通交易額的大幅增加。
成立于2010年4月的速賣通,已經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目前,速賣通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在線交易平臺,是俄羅斯最大的購物網站,在巴西也是名列前茅。過去一年,在西班牙的成交額增長了3倍,規模超越eBay。2013年,速賣通買家APP的下載量獲得10倍的增長,來自移動端的消費者數量,增長3倍。截至2014年6月30日之前的12個月,速賣通的交易額超過45億美元。
此外,國際批發業務(B2B)在2014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也達到11.98億元,同比增長24%。
而即將到來的雙十一,也被阿里巴巴定位啟動全球化雙十一的元年。而針對更廣泛的銷售市場來說,天貓及天貓國際則是國內用戶直接購買海外原產地商品的首選。數千海外品牌在天貓開啟官方旗艦店,直接服務中國消費者,并取得巨大成功。
2014年10月,并未在中國開啟一家店鋪的全美第二大零售商Costco,直接進駐天貓國際,受到中國消費者熱捧,三天就賣出三噸堅果。
這只是最簡單的例子。為了有效的整合資源,阿里巴巴本身就已經在進行大量的基礎環節建設。2014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投資約2.49億美元,入股新加坡郵政。5月,阿里集團與澳洲郵政達成戰略合作。7月,與巴西郵政達成戰略合作。
可以想見,在美國IPO取得成功的阿里巴巴,全球化步伐會越來越快。而各國政要的頻繁造訪,恰恰正是因為全球化貿易和網上經濟體已經成為當下最大的共識。而這,正是阿里巴巴所矢志達成的目標。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所說,“如果說google是在拓展技術的邊界,我們就是在用技術拓展商業的邊界”。現在,破壁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