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云計算企業動態 → 正文

盤點:阿里投資邏輯與產業布局

責任編輯:王李通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10-25 08:17:59 本文摘自:物流指聞

收購UC、高德地圖,投資新浪微博、陌陌、優酷土豆,投資名單上眼花繚亂的恒大足球、文化中國、海爾集團、銀泰集團、新加坡郵政、華數傳媒……阿里巴巴儼然更像一個產業投資集團,但其投資邏輯仍在于圍繞電商、大數據和金融,布局龐大的互聯網帝國。

阿里集團(以下簡稱“阿里”)上市前,其在資本市場頻繁開展投資和收購,被媒體戲稱為“買下半個中國互聯網”。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僅2013年1月-2014年8月,阿里發起了42起投資和收購行為,其中不乏數十億元的交易,投資方向包括物流、金融、O2O、移動社交,甚至是文化創意產業等與傳統電子商務毫無關聯的行業。

阿里投資路線圖中的“秘密”

從投資案例的數量看,根據公開資料統計,2005年-2014年8月,阿里巴巴的投資案例數量呈逐年增長態勢。除了2012年由于準備上市等原因,數量出現小幅度下滑外,2013年至今,無論是投資案例數量還是平均單筆投資金額均出現爆發性增長,創歷史新高。2013年投資金額約為90億元,而2014年4月單月投資金額已超過173億元,1-8月份投資金額超過367億元,2013年-2014年8月投資金額超過80億美元。

圖1:阿里巴巴歷年投資案例數量

從投資區域看,目前阿里進行的絕大多數投資與收購的標的為國內創業型互聯網企業及傳統的成熟企業,但從2013年開始,阿里不斷增加在本土之外的投資。據稱過去8個月,由阿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領導的海外投資團隊已經投資了數十家初創公司,這些初創公司主要集中在北美,包括多家硅谷知名創業公司,比如叫車應用Lyft、網絡視頻通訊應用Tango、移動引用搜索引擎Quixey、電視內容分享應用Peel和移動游戲廠商Kabam,海外投資將有助于鞏固與提升阿里上市時的估值以及搶占和布局新興技術和應用。

從投資對象與投資金額看,阿里的投資與收購行為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13年中旬之前,主要是VC的思維主導下的長期少數

股權投資,投資與收購的公司包括:新浪微博、陌陌、美團網、丁丁網、口碑網、墨跡天氣和快的打車等,這些投資重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布局,但與阿里的協同效應并不明顯。

第二個階段:戰略投資思維針對傳統成熟的服務業公司進行投資,

控股天弘基金,投資中信21世紀、文化中國、華數傳媒和銀泰商業等。以2014年上半年為例,多數投資行為屬于第二階段的投資。

阿里的投資進化論

馬云曾將阿里的未來業務概括為平臺、金融和數據。依靠電子商務起家的阿里,希望在淘寶和天貓銷售的實物商品之外,增加市場規模巨大的金融服務、本地生活服務以及像數字音樂這樣的數字產品。而阿里投資部負責人張鴻平曾向公眾分享過阿里的投資理念:

阿里的投資方向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和阿里現有業務做比較強的整合,相對來說,這部分阿里會采取控股的方式(多數股權、全資);另一部分,在眾多的投資里,采取少數股權投資。阿里從本身來講,是一個從打造生態圈做平臺的公司起家的,所以我們實際上非常強調在生態圈里頭的布局和大家共贏的觀點。隨著一個經濟體不斷地成長,其實非物質和非物流的一些東西,實際上在國民經濟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其他新的領域,比如說本地生活服務類,文化產業,包括電影、娛樂、數字的一些東西,在這里面,阿里巴巴也會順應整個經濟發展的形勢,在更多新的領域進行更多的一些投入和投資。

結合列表(表1)中的投資案例,看似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行為背后隱含相對清晰的產業布局戰略—— 阿里的投資戰略基本圍繞電子商務生態體系布局為基礎及核心優勢,進而重點布局移動互聯網產業,尤其是O2O以及移動社交為重點,縮小阿里與百度,特別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差距,進而圍繞用戶在教育文化創意產業,醫療服務等不可或缺的生存需求及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打造綜合性的服務業平臺,最終建立強大的且用戶高度依賴的商業生態系統。

表1:2005-2014年8月阿里巴巴投資案例

 

案例數量

投資時間

投資案例

投資金額

行業

地域

2005

2例

2005.8

雅虎中國

不適用

互聯網門戶

中國大陸

2005.11

一拍網

不適用

電子商務

中國大陸

2006

1例

2006.10

口碑網

500-600 萬美元收購

本地生活社區

中國大陸

2008

1例

2008.11

愛狗網

數千萬美元聯合投資

寵物行業網站

中國大陸

2009

2例

2009.9

萬網

投資5.4億元占股85%

云計算

中國大陸

2009.12

百世物流

不適用

物流

中國大陸

2010

5例

2010.1

寶尊電商

不適用

電商- 代運營

中國大陸

2010.3

星晨急便

投資7000萬元

物流

中國大陸

2010.6

的Vendio

N / A 收購

電子商務的SaaS

美國

2010.6

搜狗

投資1500萬美元占股10%

輸入法

中國大陸

2010.8

的Auctiva

N / A 收購

電子商務

美國

2010.11

一達通

約5億元收購,2011年凈利潤20倍

B2B 電子商務

中國大陸

2011

4例

2011.2

擎天科技

1.7 億元占比25%

軟件

中國大陸

2011.5

CNZZ

1500 萬美元

互聯網數據

中國大陸

2011.7

名鞋庫

投資1500萬美元占股20%

垂直電商

中國大陸

2011.7

美團

領投乙輪5000萬美元

電商/團購

中國大陸

2012

3例

2012.1

天宇朗通

N / A 并購

手機生產商

中國大陸

2012.11

丁丁網

2012.11E 輪,2013.4增持 F輪

本地生活/團購

中國大陸

2012.8

陌陌

4000 萬美元

基于LBS的社交

中國大陸

2013 年(22例

2013.1

蝦米網

不適用

音樂

中國大陸

2013.1

墨跡天氣

數千萬元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3.1

360Shop

數千萬元

電子商務

中國大陸

2013.2

聲盟

不適用

音頻廣告聯盟

中國大陸

2013.2

眾安在線保險

不適用

金融

中國大陸

2013.3

在路上

數百萬美元

旅行APP

中國大陸

2013.4

友盟

8000 萬美元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3.4

快的打車

400 萬美元

交通出行-O2O

中國大陸

2013.4

新浪微博

不適用

社交

中國大陸

2013.4

PEEL

不適用

內容分享應用

美國

2013.5

高德地圖

投資2.94億美元約28%股份

地圖-O2O

中國大陸

2013.6

淘淘搜

數千萬美元

電子商務

中國大陸

2013.7

窮游網

數千萬元

旅游

中國大陸

2013.8

UC

不適用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3.8

店nRunner

領投2億美元

物流

美國

2013.9

酷盤

不適用

云計算

中國大陸

2013.10

天弘基金

11.8 億元

金融

中國大陸

2013.10

Quixey

5000 萬美元

移動互聯網

美國

2013.11

拍拍貸

3500 萬美元

金融

中國大陸

2013.12

天天動聽

不適用

音樂

中國大陸

2013.12

LBE 安全大師

數千萬美元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3.12

海爾集團

28 億港元

物流

中國大陸

 

 

 

 

 

 

2014

上半年

(20例)

 

2014.1

中信21世紀

1.7 億美元

醫藥電商

中國大陸

2014.1

1stdibs

領投1500萬美元

奢侈品電商

美國

2014.2

TutorGroup

領投1億美元

在線教育

中國臺灣

2014.3

文化中國

投資62.44億港元占股60%

文化傳媒

中國大陸

2014.3

探戈

2 億美元

移動視頻通訊

中國大陸

2014.3

佰程旅行網

2000 萬美元

旅游

中國大陸

2014.3

銀泰集團

投資53.7億港元占股不低于25%

零售O2O

中國大陸

2014.4

優酷土豆

投資12.2億美元占股16.5%

視頻

中國大陸

2014.4 / 2013.3

新浪微博

超過5.86億美元

占股32%

社交

中國大陸

2014.4

Lyft

2.5 億美元

交通出行

美國

2014.4

高德地圖

13.9 億美元全資收購

地圖

中國大陸

2014.4

恒生電子

浙江融信(馬云持股99.1365%)投資32.99億元占股20.62%

金融

中國大陸

2014.4

華數傳媒

投資65.36億元占股20%

文化傳媒

中國大陸

2014.5

新加坡郵政

投資2.49億美元占股10.35%

物流

新加坡

2014.6

恒大足球

投資12億元占股50%

足球

中國大陸

2014.6 / 2013.7

UC

超19億美元全資收購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4.6

21 世紀傳媒

投資5億元占股20%

財經媒體

中國大陸

2014.6

中國郵政集團

N / A 戰略合作

物流

中國大陸

2014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成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

北斗導航

中國大陸

2014.8

Kabam的

1.2 億美元戰略合作

移動游戲

美國

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不完全統計)

 

第一階段:電子商務生態體系布局

電子商務是阿里的立足之本,因此其投資與收購的前期布局主要是圍繞其主業,逐步形成行業垂直發展優勢,最終建立電商、物流、支付三大核心生態體系,這一布局是其能夠立足產業發展巨頭地位的核心根基。

電子商務方面的投資主要圍繞電子商務各個環節的服務商,比如寶尊電商是為品牌企業和零售商提供整合式電子商務的公司。通過寶尊平臺粘合起來的數百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將平移到淘寶平臺開店,互補效益明顯。物流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阿里先后入股百世物流、星辰急便,聯合銀泰、順豐等企業啟動“菜鳥物流計劃”,20億元投資海爾集團日日順物流,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同時通過投資新加坡郵政,建立國際化的電商物流平臺。2014年6月,阿里與中國郵政物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郵政將向菜鳥網絡開放其全國十幾萬個服務網點。

第二階段:重點布局移動互聯網

受移動端入口分散特性的影響,和競爭對手相比,阿里在PC端的海量流量優勢并沒有被成功移植到移動端。通過對UC、高德地圖、新浪微博的投資與全資收購,阿里在移動端掌控了多個大流量入口,彌補了與騰訊等競爭對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差距,未來可能將地圖資源、支付、電商等資源打通,形成涵蓋用戶日常生活學習、商業活動、社交等領域,最終形成包含吃、穿、住、行等綜合需求的數據收集和匯總的生態體系。此外,通過在VC階段對移動互聯網企業的少數股權投資進行多點布局投資,阿里進入了所投公司的董事會,可以有效阻止競爭對手涉足。

與騰訊、百度相比,阿里在社交流量入口方面的布局一直比較被動,騰訊通過積累多年的QQ用戶群,特別是移動社交應用微信等工具已獲取明顯的領先優勢,百度則通過搜索以及91無線等工具同樣擁有強大的用戶數據以及流量優勢,而阿里試圖通過力推“來往”對抗微信的實際效果相對較差。而通過入股新浪微博、陌陌,尤其是全面收購UC,此舉或可扭轉阿里在移動流量入口方面的劣勢。

而布局本地生活、打通線上線下商業關系是阿里在投資2.0時代最重要的舉措——收購口碑網,入股美團網、丁丁網布局O2O,投資快的打車拓展支付寶支付體系,大手筆投資銀泰集團,阿里力求打通線上線下商業的基礎設施體系,實現傳統的實體商業與互聯網經濟的雙向融合。同時,圍繞建立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閉環目的,阿里全面收購高德地圖,借助高德地圖開發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應用服務,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體驗同時獲得O2O重要的流量入口。

第三階段:滿足用戶更高的生存與精神生活需求

如果說阿里在投資的第二階段主要圍繞布局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通過線上線下移動商務閉環布局,完善本地生活和基于LBS功能的用戶體驗,滿足用戶在社交、衣、食、住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那么阿里在投資的第三階段力求通過全面布局滿足用戶在醫療、教育、金融,特別是在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

在此目標下,收購文化中國、推出娛樂寶產品、投資優酷土豆、21世紀傳媒,以及收購恒大足球隊50%股權等案例,本質上是圍繞用戶在文化娛樂等更高層面的精神需求展開——娛樂寶實現新的影視劇投資模式、文化中國等生產內容、優酷土豆是播放平臺,而同華數傳媒的合作,可借助其在內容資源、牌照和渠道方面的優勢。通過以上布局,阿里已經形成一個貫穿上下游的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

金融是阿里商業帝國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其在金融行業的布局核心發力點集中于互聯網時代的“小微”以及個人消費。阿里的電商平臺積累了大量的小微企業客戶以及數億的個人用戶,這些用戶有良好的互聯網習慣以及黏性,深入開發這類客戶需求將是阿里金融的重中之重。而小微金融及個人消費金融都是傳統銀行忽略或者不愿意觸碰的領域,阿里控股天弘基金推出余額寶、投資P2P平臺拍拍貸等都印證了上述邏輯。

而今年1月阿里1.7億美元投資中信21世紀以及1億美元投資VIPABC則是其在醫療健康領域以及教育領域重要布局嘗試,阿里未來不排除在健康和教育產業方面有更大的動作。

圖4:阿里巴巴三個投資階段演化

阿里投資布局的得與失

回顧阿里過去十年特別是2013年至今的投資布局,它儼然更像是一家產業投資集團。對投資機構來說,無論是長期的少數股權投資,還是控股型的產業并購,投后管理尤其是后期的業務整合永遠是投資界最具挑戰的難題。在阿里互聯網帝國的版圖里,面對數以億計的不同的用戶群體、不同的互聯網的需求和不同的使用特征,馬云試圖把眾多的雞蛋都裝入他的籃子里,這時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最有效和最合理的方式把雞蛋分到每個籃子里,并互相形成協同效應,這幾乎是很難攻克的難題。

通過對電子商務服務環節、物流和支付的布局,阿里鞏固了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領先優勢,通過對UC、高德地圖的全資收購,以VC方式參與投資陌陌、丁丁網、美團等初創企業,阿里獲取了部分移動互聯網社交、O2O和本地生活入口,彌補了自身在移動互聯網的差距。2013年10月以來,阿里通過對傳統成熟行業的大規模并購和戰略投資,拓展其在文化娛樂、健康、教育等更高層次用戶需求方面的存在,阿里控股天弘基金并在較短時間內使其成為行業翹楚,攪動互聯網金融格局便是成功案例。

目前評價阿里投資戰略的成敗為時尚早,無論是針對初創型公司的少數股權投資,還是針對傳統行業的戰略性布局,都需要時間來檢驗成敗,但回顧過去十年阿里投資的部分案例,多點布局的弊端同樣非常明顯。

VC的思維主導的長期少數股權投資:協同效應并不明顯

在物流領域,2010年阿里以7000萬元投資星晨急便,獲得30%的股份,之后又增資2000萬元,嘗試性地在物流領域投資。雙方期待改變物流行業的格局,然而僅兩年之后,這家新星企業即由于加盟制的混亂陷入空前危機、高管失聯。快的打車是阿里布局O2O的嘗試之一,目的在于通過打車軟件接入支付寶的支付方案和信用體系,但背靠騰訊的滴滴打車加入用戶爭奪戰爭,雙方通過惡性的“補貼戰”,靠燒錢維持了一段時間,目前趨于平靜,加上不確定的政策監管因素,快的打車的未來難以確定。阿里力推的“來往”是為了響應馬云當初殺氣騰騰地開戰宣言“殺到企鵝家里”去,而如今成了“扶不上墻”的阿斗。2014年,阿里對美國移動視頻聊天服務商Tango和“約炮神器”陌陌的投資基本宣告了“來往”的失敗。同時,阿里對新浪微博的投資也難言成功,至今沒有找到高效商業模式的新浪微博還在虧損,面對微信等移動社交超級APP的擠壓,以及面臨微博僵尸粉眾多、活躍用戶數并不樂觀、營收模式不清等問題,新浪微博的未來難言樂觀。

同時,阿里似乎也無法掌控所投公司的發展方向,如阿里投資美團。隨著美團進一步做大,在尋求新一輪融資時,美團并不愿意阿里再次增資以保持公司的獨立性。再如,阿里曾經投資搜狗,但在2012年卻從搜狗撤資,僅充當了財務投資人。

控股型收購項目:業務與文化整合面臨挑戰

2005年,雅虎以10億美元加雅虎中國的全部資產獲取阿里巴巴40%的股權。2013年8月31日,雅虎中國正式下線。當年雅虎郵箱和雅虎通兩款產品均在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但阿里擁有雅虎中國之后,一方面是把雅虎中國的技術力量轉移到淘寶搜索上面,另外一方面雅虎中國的戰略不斷在門戶與搜索之間徘徊,導致雅虎中國的沒落與失敗。很多人為阿里而遺憾,普遍認為阿里付出的代價太大,輿論甚至把10億美元等同于40%股權,曾經領先的雅虎中國就這么被無情地忽略了。

2006年10月,阿里收購口碑網,曾經的口碑網一度是大眾點評網最強有力的競爭者。10年后的今天,口碑網只是淘寶網旗下一個無足輕重的本地生活平臺,其當時的競爭對手58同城、大眾點評網都已經發展成各自領域的翹楚。阿里收購口碑網的愿景是美好的,希望口碑網成為與電商業務緊密結合的本地化生活信息社區平臺,最終為阿里旗下的各類服務帶來用戶黏性,以及信息互動。但收購后口碑網在餐飲和分類信息定位上搖擺不定,最終失去競爭力。  

探究阿里未來投資收購方向

2013年至今,阿里瘋狂進行投資布局,除了為提高其上市估值的想象空間——投資與并購是提高公司價值的最快捷的途徑,核心仍在于阿里的目標在于圍繞電商、大數據和金融塑造龐大的互聯網帝國,覆蓋電商商務、社交、文化傳媒娛樂、醫療、旅游、物流、金融服務和O2O生活服務等線上到線下的商業閉環。展望阿里未來的投資收購重心,有以下幾點:

防御性投資為主。VC思維主導下的長期少數股權投資,例如對新浪微博、陌陌、墨跡天氣、Tango、高德地圖、UC等的投資,其戰略在于彌補阿里在移動互聯網社交方面的短板,拖住對手,同時提高資本市場的溢價。

加強文化傳播、娛樂、物流、醫療、金融乃至教育等領域的投資戰略投資。投資標的基本以成熟的、有一定規模的行業龍頭企業為主,力求形成線上線下強大的商業尤其是服務業閉環,滿足用戶更高層次的需求。

不排除暫時放慢投資,尤其是針對大型標的收購行為。重心轉移到并購和投資后的業務整合,與阿里業務形成協同效應。近期,阿里COO張勇正式出任銀泰上市公司非執行董事,而文化中國改名阿里影業,中信21世紀更名為阿里健康也已經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這些舉動意味著阿里正在對其并購的資產進行加速整合。

加大海外,特別是美國優質項目投資。投資的主要方向為移動互聯網公司,除了配合阿里在美國上市以及國際化步伐外,重心仍是為了抓住移動互聯網潛在的爆發型應用。

正如所有大型公司的發展路徑一樣,一個公司變大之后,不排除其創業精神開始喪失,想要在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環境中,迅速發展出一個獨立的新業務,打敗一個在某個細分領域更為專注的創新者,其概率微乎其微。有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投資或者收購這類公司。如果初創公司是以在某些垂直領域的深耕細作而形成優勢,那么考慮被阿里收購的機會較大,這也注定了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未來不會停止戰略投資的步伐,當然這對促進互聯網行業的創業與風險投資不失為一種利好。

關鍵字:阿里文化創意產業

本文摘自:物流指聞

x 盤點:阿里投資邏輯與產業布局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云計算企業動態 → 正文

盤點:阿里投資邏輯與產業布局

責任編輯:王李通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10-25 08:17:59 本文摘自:物流指聞

收購UC、高德地圖,投資新浪微博、陌陌、優酷土豆,投資名單上眼花繚亂的恒大足球、文化中國、海爾集團、銀泰集團、新加坡郵政、華數傳媒……阿里巴巴儼然更像一個產業投資集團,但其投資邏輯仍在于圍繞電商、大數據和金融,布局龐大的互聯網帝國。

阿里集團(以下簡稱“阿里”)上市前,其在資本市場頻繁開展投資和收購,被媒體戲稱為“買下半個中國互聯網”。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僅2013年1月-2014年8月,阿里發起了42起投資和收購行為,其中不乏數十億元的交易,投資方向包括物流、金融、O2O、移動社交,甚至是文化創意產業等與傳統電子商務毫無關聯的行業。

阿里投資路線圖中的“秘密”

從投資案例的數量看,根據公開資料統計,2005年-2014年8月,阿里巴巴的投資案例數量呈逐年增長態勢。除了2012年由于準備上市等原因,數量出現小幅度下滑外,2013年至今,無論是投資案例數量還是平均單筆投資金額均出現爆發性增長,創歷史新高。2013年投資金額約為90億元,而2014年4月單月投資金額已超過173億元,1-8月份投資金額超過367億元,2013年-2014年8月投資金額超過80億美元。

圖1:阿里巴巴歷年投資案例數量

從投資區域看,目前阿里進行的絕大多數投資與收購的標的為國內創業型互聯網企業及傳統的成熟企業,但從2013年開始,阿里不斷增加在本土之外的投資。據稱過去8個月,由阿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領導的海外投資團隊已經投資了數十家初創公司,這些初創公司主要集中在北美,包括多家硅谷知名創業公司,比如叫車應用Lyft、網絡視頻通訊應用Tango、移動引用搜索引擎Quixey、電視內容分享應用Peel和移動游戲廠商Kabam,海外投資將有助于鞏固與提升阿里上市時的估值以及搶占和布局新興技術和應用。

從投資對象與投資金額看,阿里的投資與收購行為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13年中旬之前,主要是VC的思維主導下的長期少數

股權投資,投資與收購的公司包括:新浪微博、陌陌、美團網、丁丁網、口碑網、墨跡天氣和快的打車等,這些投資重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布局,但與阿里的協同效應并不明顯。

第二個階段:戰略投資思維針對傳統成熟的服務業公司進行投資,

控股天弘基金,投資中信21世紀、文化中國、華數傳媒和銀泰商業等。以2014年上半年為例,多數投資行為屬于第二階段的投資。

阿里的投資進化論

馬云曾將阿里的未來業務概括為平臺、金融和數據。依靠電子商務起家的阿里,希望在淘寶和天貓銷售的實物商品之外,增加市場規模巨大的金融服務、本地生活服務以及像數字音樂這樣的數字產品。而阿里投資部負責人張鴻平曾向公眾分享過阿里的投資理念:

阿里的投資方向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和阿里現有業務做比較強的整合,相對來說,這部分阿里會采取控股的方式(多數股權、全資);另一部分,在眾多的投資里,采取少數股權投資。阿里從本身來講,是一個從打造生態圈做平臺的公司起家的,所以我們實際上非常強調在生態圈里頭的布局和大家共贏的觀點。隨著一個經濟體不斷地成長,其實非物質和非物流的一些東西,實際上在國民經濟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其他新的領域,比如說本地生活服務類,文化產業,包括電影、娛樂、數字的一些東西,在這里面,阿里巴巴也會順應整個經濟發展的形勢,在更多新的領域進行更多的一些投入和投資。

結合列表(表1)中的投資案例,看似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行為背后隱含相對清晰的產業布局戰略—— 阿里的投資戰略基本圍繞電子商務生態體系布局為基礎及核心優勢,進而重點布局移動互聯網產業,尤其是O2O以及移動社交為重點,縮小阿里與百度,特別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差距,進而圍繞用戶在教育文化創意產業,醫療服務等不可或缺的生存需求及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打造綜合性的服務業平臺,最終建立強大的且用戶高度依賴的商業生態系統。

表1:2005-2014年8月阿里巴巴投資案例

 

案例數量

投資時間

投資案例

投資金額

行業

地域

2005

2例

2005.8

雅虎中國

不適用

互聯網門戶

中國大陸

2005.11

一拍網

不適用

電子商務

中國大陸

2006

1例

2006.10

口碑網

500-600 萬美元收購

本地生活社區

中國大陸

2008

1例

2008.11

愛狗網

數千萬美元聯合投資

寵物行業網站

中國大陸

2009

2例

2009.9

萬網

投資5.4億元占股85%

云計算

中國大陸

2009.12

百世物流

不適用

物流

中國大陸

2010

5例

2010.1

寶尊電商

不適用

電商- 代運營

中國大陸

2010.3

星晨急便

投資7000萬元

物流

中國大陸

2010.6

的Vendio

N / A 收購

電子商務的SaaS

美國

2010.6

搜狗

投資1500萬美元占股10%

輸入法

中國大陸

2010.8

的Auctiva

N / A 收購

電子商務

美國

2010.11

一達通

約5億元收購,2011年凈利潤20倍

B2B 電子商務

中國大陸

2011

4例

2011.2

擎天科技

1.7 億元占比25%

軟件

中國大陸

2011.5

CNZZ

1500 萬美元

互聯網數據

中國大陸

2011.7

名鞋庫

投資1500萬美元占股20%

垂直電商

中國大陸

2011.7

美團

領投乙輪5000萬美元

電商/團購

中國大陸

2012

3例

2012.1

天宇朗通

N / A 并購

手機生產商

中國大陸

2012.11

丁丁網

2012.11E 輪,2013.4增持 F輪

本地生活/團購

中國大陸

2012.8

陌陌

4000 萬美元

基于LBS的社交

中國大陸

2013 年(22例

2013.1

蝦米網

不適用

音樂

中國大陸

2013.1

墨跡天氣

數千萬元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3.1

360Shop

數千萬元

電子商務

中國大陸

2013.2

聲盟

不適用

音頻廣告聯盟

中國大陸

2013.2

眾安在線保險

不適用

金融

中國大陸

2013.3

在路上

數百萬美元

旅行APP

中國大陸

2013.4

友盟

8000 萬美元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3.4

快的打車

400 萬美元

交通出行-O2O

中國大陸

2013.4

新浪微博

不適用

社交

中國大陸

2013.4

PEEL

不適用

內容分享應用

美國

2013.5

高德地圖

投資2.94億美元約28%股份

地圖-O2O

中國大陸

2013.6

淘淘搜

數千萬美元

電子商務

中國大陸

2013.7

窮游網

數千萬元

旅游

中國大陸

2013.8

UC

不適用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3.8

店nRunner

領投2億美元

物流

美國

2013.9

酷盤

不適用

云計算

中國大陸

2013.10

天弘基金

11.8 億元

金融

中國大陸

2013.10

Quixey

5000 萬美元

移動互聯網

美國

2013.11

拍拍貸

3500 萬美元

金融

中國大陸

2013.12

天天動聽

不適用

音樂

中國大陸

2013.12

LBE 安全大師

數千萬美元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3.12

海爾集團

28 億港元

物流

中國大陸

 

 

 

 

 

 

2014

上半年

(20例)

 

2014.1

中信21世紀

1.7 億美元

醫藥電商

中國大陸

2014.1

1stdibs

領投1500萬美元

奢侈品電商

美國

2014.2

TutorGroup

領投1億美元

在線教育

中國臺灣

2014.3

文化中國

投資62.44億港元占股60%

文化傳媒

中國大陸

2014.3

探戈

2 億美元

移動視頻通訊

中國大陸

2014.3

佰程旅行網

2000 萬美元

旅游

中國大陸

2014.3

銀泰集團

投資53.7億港元占股不低于25%

零售O2O

中國大陸

2014.4

優酷土豆

投資12.2億美元占股16.5%

視頻

中國大陸

2014.4 / 2013.3

新浪微博

超過5.86億美元

占股32%

社交

中國大陸

2014.4

Lyft

2.5 億美元

交通出行

美國

2014.4

高德地圖

13.9 億美元全資收購

地圖

中國大陸

2014.4

恒生電子

浙江融信(馬云持股99.1365%)投資32.99億元占股20.62%

金融

中國大陸

2014.4

華數傳媒

投資65.36億元占股20%

文化傳媒

中國大陸

2014.5

新加坡郵政

投資2.49億美元占股10.35%

物流

新加坡

2014.6

恒大足球

投資12億元占股50%

足球

中國大陸

2014.6 / 2013.7

UC

超19億美元全資收購

移動互聯網

中國大陸

2014.6

21 世紀傳媒

投資5億元占股20%

財經媒體

中國大陸

2014.6

中國郵政集團

N / A 戰略合作

物流

中國大陸

2014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成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

北斗導航

中國大陸

2014.8

Kabam的

1.2 億美元戰略合作

移動游戲

美國

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不完全統計)

 

第一階段:電子商務生態體系布局

電子商務是阿里的立足之本,因此其投資與收購的前期布局主要是圍繞其主業,逐步形成行業垂直發展優勢,最終建立電商、物流、支付三大核心生態體系,這一布局是其能夠立足產業發展巨頭地位的核心根基。

電子商務方面的投資主要圍繞電子商務各個環節的服務商,比如寶尊電商是為品牌企業和零售商提供整合式電子商務的公司。通過寶尊平臺粘合起來的數百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將平移到淘寶平臺開店,互補效益明顯。物流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阿里先后入股百世物流、星辰急便,聯合銀泰、順豐等企業啟動“菜鳥物流計劃”,20億元投資海爾集團日日順物流,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同時通過投資新加坡郵政,建立國際化的電商物流平臺。2014年6月,阿里與中國郵政物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郵政將向菜鳥網絡開放其全國十幾萬個服務網點。

第二階段:重點布局移動互聯網

受移動端入口分散特性的影響,和競爭對手相比,阿里在PC端的海量流量優勢并沒有被成功移植到移動端。通過對UC、高德地圖、新浪微博的投資與全資收購,阿里在移動端掌控了多個大流量入口,彌補了與騰訊等競爭對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差距,未來可能將地圖資源、支付、電商等資源打通,形成涵蓋用戶日常生活學習、商業活動、社交等領域,最終形成包含吃、穿、住、行等綜合需求的數據收集和匯總的生態體系。此外,通過在VC階段對移動互聯網企業的少數股權投資進行多點布局投資,阿里進入了所投公司的董事會,可以有效阻止競爭對手涉足。

與騰訊、百度相比,阿里在社交流量入口方面的布局一直比較被動,騰訊通過積累多年的QQ用戶群,特別是移動社交應用微信等工具已獲取明顯的領先優勢,百度則通過搜索以及91無線等工具同樣擁有強大的用戶數據以及流量優勢,而阿里試圖通過力推“來往”對抗微信的實際效果相對較差。而通過入股新浪微博、陌陌,尤其是全面收購UC,此舉或可扭轉阿里在移動流量入口方面的劣勢。

而布局本地生活、打通線上線下商業關系是阿里在投資2.0時代最重要的舉措——收購口碑網,入股美團網、丁丁網布局O2O,投資快的打車拓展支付寶支付體系,大手筆投資銀泰集團,阿里力求打通線上線下商業的基礎設施體系,實現傳統的實體商業與互聯網經濟的雙向融合。同時,圍繞建立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閉環目的,阿里全面收購高德地圖,借助高德地圖開發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應用服務,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體驗同時獲得O2O重要的流量入口。

第三階段:滿足用戶更高的生存與精神生活需求

如果說阿里在投資的第二階段主要圍繞布局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通過線上線下移動商務閉環布局,完善本地生活和基于LBS功能的用戶體驗,滿足用戶在社交、衣、食、住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那么阿里在投資的第三階段力求通過全面布局滿足用戶在醫療、教育、金融,特別是在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

在此目標下,收購文化中國、推出娛樂寶產品、投資優酷土豆、21世紀傳媒,以及收購恒大足球隊50%股權等案例,本質上是圍繞用戶在文化娛樂等更高層面的精神需求展開——娛樂寶實現新的影視劇投資模式、文化中國等生產內容、優酷土豆是播放平臺,而同華數傳媒的合作,可借助其在內容資源、牌照和渠道方面的優勢。通過以上布局,阿里已經形成一個貫穿上下游的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

金融是阿里商業帝國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其在金融行業的布局核心發力點集中于互聯網時代的“小微”以及個人消費。阿里的電商平臺積累了大量的小微企業客戶以及數億的個人用戶,這些用戶有良好的互聯網習慣以及黏性,深入開發這類客戶需求將是阿里金融的重中之重。而小微金融及個人消費金融都是傳統銀行忽略或者不愿意觸碰的領域,阿里控股天弘基金推出余額寶、投資P2P平臺拍拍貸等都印證了上述邏輯。

而今年1月阿里1.7億美元投資中信21世紀以及1億美元投資VIPABC則是其在醫療健康領域以及教育領域重要布局嘗試,阿里未來不排除在健康和教育產業方面有更大的動作。

圖4:阿里巴巴三個投資階段演化

阿里投資布局的得與失

回顧阿里過去十年特別是2013年至今的投資布局,它儼然更像是一家產業投資集團。對投資機構來說,無論是長期的少數股權投資,還是控股型的產業并購,投后管理尤其是后期的業務整合永遠是投資界最具挑戰的難題。在阿里互聯網帝國的版圖里,面對數以億計的不同的用戶群體、不同的互聯網的需求和不同的使用特征,馬云試圖把眾多的雞蛋都裝入他的籃子里,這時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最有效和最合理的方式把雞蛋分到每個籃子里,并互相形成協同效應,這幾乎是很難攻克的難題。

通過對電子商務服務環節、物流和支付的布局,阿里鞏固了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領先優勢,通過對UC、高德地圖的全資收購,以VC方式參與投資陌陌、丁丁網、美團等初創企業,阿里獲取了部分移動互聯網社交、O2O和本地生活入口,彌補了自身在移動互聯網的差距。2013年10月以來,阿里通過對傳統成熟行業的大規模并購和戰略投資,拓展其在文化娛樂、健康、教育等更高層次用戶需求方面的存在,阿里控股天弘基金并在較短時間內使其成為行業翹楚,攪動互聯網金融格局便是成功案例。

目前評價阿里投資戰略的成敗為時尚早,無論是針對初創型公司的少數股權投資,還是針對傳統行業的戰略性布局,都需要時間來檢驗成敗,但回顧過去十年阿里投資的部分案例,多點布局的弊端同樣非常明顯。

VC的思維主導的長期少數股權投資:協同效應并不明顯

在物流領域,2010年阿里以7000萬元投資星晨急便,獲得30%的股份,之后又增資2000萬元,嘗試性地在物流領域投資。雙方期待改變物流行業的格局,然而僅兩年之后,這家新星企業即由于加盟制的混亂陷入空前危機、高管失聯。快的打車是阿里布局O2O的嘗試之一,目的在于通過打車軟件接入支付寶的支付方案和信用體系,但背靠騰訊的滴滴打車加入用戶爭奪戰爭,雙方通過惡性的“補貼戰”,靠燒錢維持了一段時間,目前趨于平靜,加上不確定的政策監管因素,快的打車的未來難以確定。阿里力推的“來往”是為了響應馬云當初殺氣騰騰地開戰宣言“殺到企鵝家里”去,而如今成了“扶不上墻”的阿斗。2014年,阿里對美國移動視頻聊天服務商Tango和“約炮神器”陌陌的投資基本宣告了“來往”的失敗。同時,阿里對新浪微博的投資也難言成功,至今沒有找到高效商業模式的新浪微博還在虧損,面對微信等移動社交超級APP的擠壓,以及面臨微博僵尸粉眾多、活躍用戶數并不樂觀、營收模式不清等問題,新浪微博的未來難言樂觀。

同時,阿里似乎也無法掌控所投公司的發展方向,如阿里投資美團。隨著美團進一步做大,在尋求新一輪融資時,美團并不愿意阿里再次增資以保持公司的獨立性。再如,阿里曾經投資搜狗,但在2012年卻從搜狗撤資,僅充當了財務投資人。

控股型收購項目:業務與文化整合面臨挑戰

2005年,雅虎以10億美元加雅虎中國的全部資產獲取阿里巴巴40%的股權。2013年8月31日,雅虎中國正式下線。當年雅虎郵箱和雅虎通兩款產品均在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但阿里擁有雅虎中國之后,一方面是把雅虎中國的技術力量轉移到淘寶搜索上面,另外一方面雅虎中國的戰略不斷在門戶與搜索之間徘徊,導致雅虎中國的沒落與失敗。很多人為阿里而遺憾,普遍認為阿里付出的代價太大,輿論甚至把10億美元等同于40%股權,曾經領先的雅虎中國就這么被無情地忽略了。

2006年10月,阿里收購口碑網,曾經的口碑網一度是大眾點評網最強有力的競爭者。10年后的今天,口碑網只是淘寶網旗下一個無足輕重的本地生活平臺,其當時的競爭對手58同城、大眾點評網都已經發展成各自領域的翹楚。阿里收購口碑網的愿景是美好的,希望口碑網成為與電商業務緊密結合的本地化生活信息社區平臺,最終為阿里旗下的各類服務帶來用戶黏性,以及信息互動。但收購后口碑網在餐飲和分類信息定位上搖擺不定,最終失去競爭力。  

探究阿里未來投資收購方向

2013年至今,阿里瘋狂進行投資布局,除了為提高其上市估值的想象空間——投資與并購是提高公司價值的最快捷的途徑,核心仍在于阿里的目標在于圍繞電商、大數據和金融塑造龐大的互聯網帝國,覆蓋電商商務、社交、文化傳媒娛樂、醫療、旅游、物流、金融服務和O2O生活服務等線上到線下的商業閉環。展望阿里未來的投資收購重心,有以下幾點:

防御性投資為主。VC思維主導下的長期少數股權投資,例如對新浪微博、陌陌、墨跡天氣、Tango、高德地圖、UC等的投資,其戰略在于彌補阿里在移動互聯網社交方面的短板,拖住對手,同時提高資本市場的溢價。

加強文化傳播、娛樂、物流、醫療、金融乃至教育等領域的投資戰略投資。投資標的基本以成熟的、有一定規模的行業龍頭企業為主,力求形成線上線下強大的商業尤其是服務業閉環,滿足用戶更高層次的需求。

不排除暫時放慢投資,尤其是針對大型標的收購行為。重心轉移到并購和投資后的業務整合,與阿里業務形成協同效應。近期,阿里COO張勇正式出任銀泰上市公司非執行董事,而文化中國改名阿里影業,中信21世紀更名為阿里健康也已經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這些舉動意味著阿里正在對其并購的資產進行加速整合。

加大海外,特別是美國優質項目投資。投資的主要方向為移動互聯網公司,除了配合阿里在美國上市以及國際化步伐外,重心仍是為了抓住移動互聯網潛在的爆發型應用。

正如所有大型公司的發展路徑一樣,一個公司變大之后,不排除其創業精神開始喪失,想要在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環境中,迅速發展出一個獨立的新業務,打敗一個在某個細分領域更為專注的創新者,其概率微乎其微。有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投資或者收購這類公司。如果初創公司是以在某些垂直領域的深耕細作而形成優勢,那么考慮被阿里收購的機會較大,這也注定了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未來不會停止戰略投資的步伐,當然這對促進互聯網行業的創業與風險投資不失為一種利好。

關鍵字:阿里文化創意產業

本文摘自:物流指聞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汕头市| 涞水县| 海原县| 精河县| 鹤山市| 新竹县| 上饶县| 眉山市| 大方县| 宜宾市| 芜湖县| 车险| 辽宁省| 巫山县| 嘉禾县| 山西省| 岑巩县| 奉贤区| 古蔺县| 湘西| 铁力市| 商水县| 广安市| 彰化市| 安国市| 白山市| 全南县| 浦东新区| 名山县| 于田县| 吉木萨尔县| 社旗县| 河曲县| 高陵县| 江都市| 三台县| 和林格尔县| 年辖:市辖区| 沾化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