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美股的人有個經驗:6月份出,12月份進。意即6月份是大盤的高點,宜沽出;12月份是低點,宜買入。
2014年不一樣,因為阿里巴巴上市,這個頂點后延至9月份。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成功赴美上市,是大盤頂點。但對于個股來說卻不一樣,阿里巴巴之外的其他科技股,因為阿里巴巴上市的“抽水”效應,已經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開始下跌,這也是擬上市互聯網公司紛紛趕在阿里巴巴之前上市的原因。
對于大部分機構來說,有一個相對固定的資金配比,阿里巴巴的抽水作用會減少其他公司的資金配比。
事實上,最近一周以來,中概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包括騰訊、百度、奇虎、京東等中國互聯網公司。
阿里巴巴股價也在下跌,9月25日收盤價為88.92美元,市值約為2192億美元。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登陸紐交所,以開盤價93.4億美元計,市值約為2287億美元。上市后,阿里巴巴股價最高曾至99.7美元,市值約為2441億美元。歷時一周,阿里巴巴市值跌去約250億美元。
9月23日,經緯創投創始人張穎給經緯創投所投資的企業發了一封公開信,張穎在信中指出:投資市場的當下的熱度必將變冷,市場由貪婪到恐懼只在談指之間。張穎吁請其所投資的企業,作好準備,逆市發力。
繁華與蕭條
張穎指出了市場的兩個特征:一是二級市場大規模回調的可能性比較高。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14年已經第33次創下新高,但在不斷的沖擊新高的繁榮背后存在著極大的隱憂;下跌已經開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成份股份中,約有47%的個股相比它們過去12個月中的峰值已經有至少20%的跌幅。
另一個特征則是,2014年中國早期的TMT投融資市場中,火爆的現象也異常明顯。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瘋狂地投資項目,之前不太常見的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融資開始變得極其平常,創業項目每輪融資之間的時間差被迅速縮短,甚至上輪剛結束就漲價幾倍開始下輪新融資的情況也變得“合理”且頻繁起來。
以經緯創投為例,在剛剛過去的三個季度,經緯已經簽定了45項投資合約,是去年的2倍多。
2014年上半年對于融資的企業來說是最好的時代,但最壞的時代將接踵而至。9月22日,老虎基金創始人朱利安Robertson在公開場合稱:他不知道泡沫何時會破裂,但一定會是以“非常糟糕的”方式破裂。
張穎認為“物極必反”:國內的VC行業在2011年有過一個短暫的高峰然后由于窗口期的問題在2012年迅速回冷,由熱轉冷的變化僅僅發生在幾個月之內,當調整來臨,原來可以融資千萬美金的公司在那時候砍一半、砍三分之二融資額都融不到,也會有很多融不到錢的創業公司將在短暫的黑暗中倒下。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前,市場正處于最好的時代。接下來的2008年,金融危機接踵而至。早在2007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就發現,自己的平臺上的企業開始大量囤集銅等原料,原因是囤集原料比生產、銷售產品更賺錢。馬云判斷,經濟已經虛火過剩,必須盡快上市。后來馬云自己也稱2007年上市為驚險一躍。
七年一輪回,市場似乎又回到了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前的狀況。
阿里巴巴上市這一周以來,三個緯度的競爭對手的股價均處于下跌態勢。其中包括電商同行的易貝、亞馬遜;全球科技股競爭對手蘋果、谷歌、微軟、推特(Twitter)、易貝、Faceobook、亞馬遜;國內互聯網同行京東、當當、聚美優品等全球性公司;其中還包括阿里巴巴的關聯公司雅虎。
對于阿里上市,一種觀點相當流行:阿里首次公開發行及上市后二級市場的交易將像“黑洞”一樣吸引大量資金。其它中概股公司,想上市的無資可募,已上市的股價大跌。最極端的說法是“阿里之后、寸草不生”。
市場下跌有阿里巴巴的抽水作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繁榮之后必然是蕭條。
大環境變糟
全明星基金創始人季衛東與張穎有類似的擔憂:他近期內分析了過去20年標準普爾500指數與美國GNP相除的比率數據,這個數據在2001年由巴菲特在《財富》雜志首先提出,被認為是衡量股市估值的最佳單一指標。
在過去20年中,這一指標超過或者接近100%的情況發生過兩次,分別是1999至2000年,2007年至2008年,與之對應的是第一次互聯網泡沫與2007年至2008年的經濟危機。經過過去5年的大牛市這一指標又一次拉到了100%。
過去80多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五年期滾動收益超過200%的情況一共發生過3次:1937年、1987年和2000年,之后就發生了三次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和股市的大幅下調,而這一指標在今天這個時點已經達到180%。
在阿里巴巴上市以前,市場已經開始反饋。今年9月份以來,奇虎360一個月內跌去25%,騰訊累計蒸發過千億港元市值,阿里系下的中信21世紀則三天暴跌22%,京東股價跌幅為15.51%,奇虎360股價下跌14.68%,聚美優品股價下跌19.56%,歡聚時代股價下跌10.54%。
做空機構趁虛而入,近期美股市場中的空方機構再度針對中概股展開一波做空潮。之前渾水針對網秦的做空尚未得到妥善解決,其后金融界、世紀互聯、500彩票網也都遭遇空方機構的質疑與做空。
一旦某只中概股出現暴漲,后面總會受到空方機構的青睞,這似乎都已經成為美股市場中的慣例。
出于打新考慮,許多中國投資者進入8月、9月之后就開始逐步拋售手中的股票,而近年來在美股市場中活躍的中國投資者則將手中持有的中概股紛紛拋售。近幾年中概股的漲勢喜人,多數投資都能獲得不錯回報。
大環境變糟,應該如何應對?對于剛剛完成融資的企業,張穎的建議是要慎重地以創始人直覺和嚴謹的數據分析計劃花錢速度。回調如果發生,天平兩端過激的擺動自然會加大未來融資的難度,不要過于樂觀估計你的發展速度和融資進度,尤其是2015年的計劃。
對于那些正在準備去美國上市的經緯系公司,請練好“內功”;市場好的時候對科技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容忍程度很高,市場更看重那些增長曲線的指標,比如用戶量、月活和市場占有率比;但一旦熱度轉冷,市場就會對收入和利潤極其看重,而因此拋棄那些收入和利潤薄弱的小市值公司。
歷經阿里巴巴的世紀IPO之后,其他企業上市會變得越來越艱難。也因為此,京東、聚美、智聯、獵豹、迅雷等大小伙伴本著“寧信其有”的態度,紛紛加快上市進程,搶在阿里上市前搞定自己的“終身大事”。
中國夢估值
短期看,中概股會受到影響;但長期看,阿里巴巴上市,會對中國公司帶來利好。
資本市場為什么愿意給阿里巴巴高價,一是PE,二是中國崛起帶來的想象空間。高盛一位證券分析師接受筆者采訪時這樣說道:與Twitter、Facebook相比,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并不高;與競爭對手相比,阿里巴巴是一家十分賺錢的公司,比如亞馬遜是一家微利公司,京東商城則處于虧損。
阿里巴巴提交的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和天貓活躍買家數超2.31億、共產生50億個包裹,占中國當年包裹總量的54%;2014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達到5010億元的商品,而eBay平臺為1264億元、亞馬遜為940.8億元,阿里巴巴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電商平臺。
對于美國投資者來說,中國夢比較虛妄,阿里巴巴用數字告訴美國投資者,中國夢有多大,有多美。
在美國資本市場,此前中概股都是小魚小蝦。今年一季度排名前27位的中概股市值合計僅為1474億美元,不到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27家企業市值加起來相當于一個亞馬遜、小半只谷歌或四分之一個蘋果。
阿里巴巴趕美上市之后,情況發生了變化,來自中國的互聯網大鱷與谷歌、FaceBook等巨頭同臺競爭,為中概股代言,將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關注中國,投資中國互聯網企業。因為中國經濟被看好而人民幣資本向下自由兌換還未放開,中概股是投資中國的便捷途徑。
國際上的大型基金非常挑剔,市值太低不投、市盈率太高不投、風險高的板塊兒不投。中概股除了百度外都是小角色,難以吸引那些管理幾百上千億美元的機構。阿里巴巴、百度一起代言,可以改變這一困境。
事實上,美國資本市場除了兩千億美元以上的阿里巴巴之外,還有逼近千億美元的百度、逼近400億美元的京東,以及可能達到百億美元量級的360、唯品會等公司。明星越來越多,對于中概股吸引投資者十分有利。
另外,阿巴巴可能會成為一個標桿,推高中國公司的市盈率。以阿里市值2000億美元計算、Q2營收24.8億美元、凈利潤11億美元(剔除非經常性收入),阿里年化的市銷率、市盈率分別為20倍和45倍,百度年化的市銷率、市盈率分別為9.5倍和34倍,以阿里巴巴為標桿,百度的市值被低估,至少應該在1000億美元以上。
與之類似,京東、奇虎360、攜程、聚美等都可以借助阿里巴巴,拉高自己的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