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8月27日微信文章《數據中心進化從我做起》中提到一個重要觀點“六大維度看IT技術進化”,六大維度即數據架構變化、IT管理變化、軟件開源、硬件開源、云化、基礎架構軟件定義化。本文將結合業界討論熱點,做進一步詮釋。
什么是六維IT技術發展論?
近來,在總結宏觀中國IT技術發展趨勢方面,戴爾企業級方案和聯盟策略大中華區企業技術戰略架構師總監許良謀(Alvin Kho)首次提出了從六大維度來分析的觀點。在這里,筆者將其簡稱為六維IT技術發展論。
這六大維度包括:數據架構變化、IT管理變化、軟件開源、硬件開源、云化、基礎架構軟件定義化。
首先來概括了解一下許良謀六維IT技術發展論的觀點:
一、數據架構的進化:從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大數據的變化與演進來看,用戶需求正在從以往靜止的存儲方案過渡到動態的、可擴展存儲架構,并逐步實現對數據價值的挖掘與利用;
二、IT管理變化:IT系統基礎化、標準化、合理化、服務化、動態化與智能的表現,相互之間也有影響,讓用戶感受到新的進步;
三&四、軟件開源與硬件開源:集群橫向擴展方面帶來了新機會,云架構在IaaS\PaaS\SaaS相互之間形成新的動力;
在硬件開源方面,封閉式數據中心正在走向開放的數據中心,硬件開源如OCP/天蝎計劃帶來的新驚喜大家有目共睹。定制化數據中心也在陸續產生影響,如戴爾為微軟某數據中心做了模塊化定制,將數據中心構建、部署時間進一步縮短;
五、在云化方面,從實體機到虛擬化再到容器化與內存式應用的發展,融合已經到了云端;
六、基礎架構軟件定義化:在基礎架構的服務器、網絡、存儲方面,軟件定義一切已經帶來了相互的變化,SDN/NFV/SDS帶來了融合架構2.0誕生,對于軟/硬件超融合架構,用戶的需求也正在浮現。
從這六大維度看IT 技術進化,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核心的新型IT,正在快速提升CIO的地位。
近日來,這六大維度看IT技術進化引發了業界熱烈的討論,由六大維度去認識IT技術發展趨勢的觀點激發了更多理性、客觀和有見地的論點。這里筆者特別結合各種業界討論的觀點,做進一步詮釋。
掘金大數據 數據架構進化論
首先,數據結構方面的變化確實被眾多廠商的技術高層所提到,面對數據結構類型的變化,如何以更為優越的存儲架構與之對應,并且還要在海量數據、多類型數據的存儲與利用上,快速帶來真正的價值,其中的挑戰一直都存在。
有個閃存卡的廠商說:針對服務器存儲的工作負載,插入PCIe閃存卡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數據庫、虛擬機等應用帶來更高的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數據中心依靠傳統存儲帶來高性能的同時,所附帶的高成本與大量占據空間的不足。閃存卡的價值一經被企業級用戶所發現,立即帶動了閃存行業在閃存卡領域的突破性發展,PCIe閃存卡從幾百GB到2TB、4TB、6TB左右,據說到2015年年底將會有超過12TB的PCIe閃存卡出現。
伴隨著閃存卡的應用推進,PCIe Flash的SSD盤也逐漸應用起來,特別是8639接口價值逐漸被眾多閃存廠商所認識、被眾多企業級用戶所發現之后,相信會帶來更為長久的應用。另外,基于服務器的流動緩存技術也倍受業界關注,戴爾Fluid Cache for SAN利用PCIe SSD用作基于服務器端的閃存緩存,使用戴爾Compellent傳統陣列作為后端存儲,一方面便于服務器本身做進一步擴展,一方面讓數據更靠近服務器,同時提高應用程序的性能并加快響應速度,再一方面可以將主機關鍵數據復制到更為可靠的傳統磁盤陣列,對數據起到更好的保護,同時也提高了數據訪問的效率。Fluid Cache for SAN技術對于解決在線交易處理(OLTP)、數據倉庫、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和云服務等需要快速訪問數據的應用,都提供了更為可靠的高性能支持。
因而,針對大數據存儲的各類廠商解決方案也應運而生,大數據存儲已經不是一種單一的存儲方案,存儲廠商也開始與云計算應用相結合,將大數據存儲與用戶自身的云應用有機結合,不僅要實現容量的提升、還要在性能、擴展性、靈活性方面都必須有所提升。
如此看來,用戶的需求已經發生了質變,用戶不再需要那種傻瓜式的給個存儲陣列就單純解決存儲問題的辦法了。大數據存儲方案需要在原有的存儲架構上獲得進化,不僅需要融入Hadoop平臺的優勢,同時還必須應用到內存式提升數據庫性能的創新技術。一種叫內存數據庫優化的技術也被業內所關注,諸如SAP HANA這樣基于內存數據庫技術方面的應用,也倍受用戶重視。SAP如此,Oracle、微軟也同樣,這些主流廠商都在In-memory技術發展上有所準備和創新。
不僅如此,開源社區也在積極進入這個領域,比如現在技術圈談論比較多的Spark、Storm這兩個平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非常有意思的大開源技術將更加成熟,相信在未來幾年里,會有更多的企業會選擇這些新的開源平臺,并為之實現創新應用。
當然對于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大家也會想到對象存儲,隨著非結構化數據的增長,存儲廠商也在不斷更新基于對象的存儲系統,以此來提供管理更為簡單、更具可擴展性的元數據格式。基于這樣的原因,對象存儲確實在近兩年被業內提及非常多。最新的消息說,“戴爾與Scality合作,將打造出一款PB級別對象存儲產品,廣泛適用于各類企業級客戶,包括云服務供應商、媒體與娛樂公司、研究機構以及電信服務供應商等等。戴爾給出的推薦硬件配置包括一臺PowerEdge R730xd機架服務器或者一臺PowerEdge R630機架服務器與MD3060e存儲機箱組合。”但是對象存儲不僅僅是針對非結構化存儲的用戶需求,它還有更多的意義,并且對象和文件不一定非得處于對立的狀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IT管理變化論
正因為有著數據的變化,也帶來了在管理方面的變化,這是六維IT技術發展論談到的第二個維度。企業級用戶的IT系統基礎化,這是事實,我們看看所有行業的用戶,IT系統已經逐步完善,隨著IT與業務結合的深入,IT確實已經成為一部分信息化高的企業級用戶的發展基礎,同時IT系統也和企業運營一樣,保持一致性。
由此也帶來了IT系統標準化的問題,在服務器計算架構領域目前還是比較統一,除了RISC就是大片x86架構的天下,基于x86架構下的IT系統相關的部分,逐漸取得了相互的有機集成和兼容。不過,問題比較多的是存儲系統方面,存儲接口比較多,存儲技術每個國際大廠都有自己的山頭,存儲架構也復雜,為此出現了依靠幫助用戶實現存儲虛擬化的技術公司。隨著軟件定義存儲的推進,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存儲行業逐步實現存儲上的統一性,相信隨著軟件定義存儲的深入,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存儲硬件系統逐步標準化,即便實現不了標準化,也可以借助成熟的軟件定義存儲方式實現用戶存儲系統的統一管理與應用。
現實中,企業級用戶業務的發展還需要與IT合規性相結合,了解各種合規性要求,了解面臨的顯著風險、以及契合各種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實現合理化、透明化,并將合理化的IT風險管理的融入到企業級用戶的方方面面;因此,IT廠商需要基于這樣的合規性、基于用戶應用的具體性,將技術、產品、方案定位合理化,以一種合理的價格、符合法律法規的體系來形成一套統一的對外IT策略。
要做到符合這些要求,當然需要專業的、與之匹配的一致性的服務,因此服務化是當前所有廠商表現出來的共同特點,針對企業級用戶各種需求變化,將IT重點從基礎架構轉移到服務上,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服務、以及基礎性的服務支持,這都是在將IT服務化落到實處的表現。
往往,隨著用戶業務的增長與變化,企業是要不斷發展的,IT應用也會隨之變化和增加,甚至出現IT架構的不斷優化、遷移、整合,比如從RISC遷移到x86平臺,或者保持兩種架構的應用運營,IT基礎架構動態化的發展自然會帶來各種復雜性的應運而生,怎么辦?戴爾等廠商出臺了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目的就是一種幫助企業級用戶建立一個漸進式的數據中心靈活擴展的方案,不僅方便當下數據中心擴展或新建,同時為未來數據中心的發展準備就緒。
模塊化的數據中心方案,更利于企業級用戶按照自身的發展需求來計劃IT的部署,按需定制,分期分批進行擴展或升級,服務器、存儲等都可以按照這樣的方式靈活配置、合理擴展。
既然企業級用戶IT 基礎架構動態化表現越來越突出,那么自然會帶來管理上的挑戰,如何更為智能地管理好變化中的IT,這是許多廠商在做的事情。數據變化、增長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存儲設備和系統的優化與升級,數據本身的價值已經成為企業的資產,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的智能化也逐漸表現了出來。
因此,筆者十分贊同許良謀的觀點,“IT系統基礎化、標準化、合理化、服務化、動態化與智能化的表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響,讓用戶感受到了新的進步。”
模塊化實現未來就緒 軟件、硬件開源論
這種新的進步,讓用戶的IT更為開放,IT廠商也不斷加快開放架構的演進,為了滿足用戶更快速的業務變化與IT系統升級,模塊化的數據中心是一條道路,同時云計算與企業級IT應用相結合,從而帶來了更為靈活的擴展方式,甚至出現定制化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那么之前的封閉式數據中心方式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這些變化最終表現在軟件開源和硬件開源方面,于是引發了大家對六維IT技術發展論第三個和第四個維度的熱議。在軟件開源的帶動下,集群橫向擴展方面帶來了新機會,云架構在IaaS\PaaS\SaaS相互之間形成新的動力,企業級用戶似乎也找到了更新的方式來滿足自身變化的需求,以適應企業的發展。戴爾深度參與OpenStack社區,也將自身在服務器、存儲和網絡,以及虛擬化方面的優勢轉化為滿足用戶日益變化需求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戴爾任意云(Any Cloud)戰略分別針對云就緒、云部署、云管理為用戶提供經濟、高效的整體方案,從而適應企業級用戶在企業自身不同發展階段的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的不同需求下的靈活、高效、快速的IT管理變化。
另外,在OCP/天蝎兩大開源項目的積極促進下,硬件開源也得到了長足發展。OCP是Open Compute Project 開放計算項目的英文簡稱,“它是Facebook一次巨大的嘗試,試圖讓IT行業以符合Facebook的方式提供組件,通過分離機架和服務器組件的方式,可以實現獨立開發,但仍然通過通用接口進行合作,并打造開源數據中心硬件,”在這里面,戴爾一直在積極參與OCP的服務器項目。
而天蝎計劃是由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三方合作于2011年發起的國內的硬件開源方式,從1.0到3.0,現在更加強調模塊化,富有濃郁的互聯網特征,各種規定更細致,執行更具體,據說之前阿里在某地當天就部署完了上萬臺服務器,這速度確實令人驚嘆。
IT與業務統一 云化融合論
正因為軟件、硬件的開源,正因為云計算更利于企業級用戶IT 管理變化趨勢,正因為用戶數據類型與價值的變化,才帶來了在云化方面,從實體機到虛擬化,再到容器化與內存式應用的發展,融合已經到了云端,甚至出現了軟件硬件超融合架構,即融合架構2.0。云化與融合架構成為了六維IT技術發展論熱議的第五個維度。
云化是大勢所趨,但如何適應這種云計算發展變化的要求呢?
大家都知道,想要提高企業的業務能力,允許更大交易量,得到更高效的業務進程,不僅需要簡化IT部署和管理,并且需要迅速建立并運行虛擬化基礎架構,為新的IT增長點創造優化平臺。
隨著軟件更新,可逐步實現無中斷地提升企業IT與業務結合度,提高敏捷性和效率。隨著企業級用戶私有云、公有云的開展,基于性能、控制和安全的對接,可做到數據云間流動、企業IT內部流動,從而可以快速做出有依據的重大決定,保持長效的優勢,創造不同的競爭力,贏得未來市場。
軟硬互驅 軟件定義發展論
在基礎架構的服務器、網絡、存儲方面,軟件定義一切已經帶來了的相互變化,SDN、NFV、SDS以及軟件定義閃存……諸多技術的應用,加速了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SDDC)的發展。這便是六維IT技術發展論所提到的第六個重要的維度。
有人總結了SDDC的優勢與價值在于三點:敏捷性(agility)、彈性(Elasticity)、省錢(Cost-efficiency),筆者簡稱為:快、靈、省。怎么講?SDDC便于為企業級用戶不斷變化的業務提供更好的IT支撐,隨著業務需求的變化而實現IT的縱橫動態擴展與升級,軟件定義利于硬件部署步步為營,避免硬件投資與資源浪費。因此,每逢大會、小會,業界無人不談SDDC。
大家都知道SDDC需要將所有的傳統、物理、硬件的資源進行虛擬化、軟件化,因此在SDDC發展的同時,也為硬件加速帶來了新的挑戰,這需要硬件為軟件定義而優化,比如CPU虛擬化的硬件加速,它讓CPU可以直接理解虛擬化管理器(Hypervisor)的指令,并迅速執行。為此,硬件加速化的趨勢下,計算平臺越來越統一到一個更為開放的x86架構下,如何更好地展現出SDDC的價值,開放平臺是最佳途徑。
結語
六維IT技術發展論的六個維度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這多個方面的維度與變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變化。比如許良謀還提到從DevOps開發運維的角度來說,容器技術正在影響IaaS層結合PaaS層,最終形成一個單一的層。容器技術明顯拓展了PaaS的應用范圍,對IaaS也有深入的影響,甚至有人覺得如Docker可能是PaaS平臺的未來。
另一個例子,在In-memory內存技術發展創新上,In-memory database(IMDB)內存數據庫的誕生,正在影響大數據分析處理的工作方式。這些例子,或更多的例子,足以讓人們可以看到技術創新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所以,也觸發戴爾推出的R930具有更多內存選項或內存擴展能力等,以及軟件開源如何沖擊傳統服務器、存儲和網絡,也推動它們具備“軟件定義”技術(如SDS、SDN等)。
可見,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這六個維度對互聯網思維、App、移動、物聯網 (IoT)、產業改革、生態鏈轉型(工業4.0)所帶來的影響,并且這里談論的這些例子和新技術也在轉變著大家的思維模式,或者使得未來發展趨勢成為可能。
從中也誕生了眾多IT創新技術與方案,最終形成了當前的企業級用戶IT應用大格局,構成了企業級IT 廠商發展的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