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云存儲公司Dropbox雖然在估值上承受了一定的壓力,但該公司并沒有像外界想象得那樣迅速衰落。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估值縮水
在Dropbox舊金山總部里,看不到明顯的悲傷跡象。那里的走廊每天都充滿了樂觀向上、薪水豐厚的科技員工,他們盡情享受著創業公司的各種貼心待遇。Dropbox既沒有裁員,也沒有壓縮規模。該公司去年招聘近500人,今年以來也招募了75人,他們很快還計劃搬進一座更大的定制辦公樓,而且簽訂了長期租賃合同。
但這似乎與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Dropbox形象截然相反。兩年前,該公司以10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輪融資,使之成為了科技繁榮時期最受推崇的創業公司之一。如今,不僅IPO市場對科技公司的態度轉變,微軟、谷歌和Box等上市公司也在向其發起猛攻。
面對這樣的環境,Dropbox的估值似乎遭到大型投資機構的連番下調,表明他們對該公司的發展前景存有質疑。例如,美國共同基金公司T. Rowe Price目前將其持有的Dropbox股票估值下調為上一輪融資時的一半。
蒙上陰影
那么,真實的Dropbox究竟是何模樣?它是依舊繁榮向上,還是正在垂死掙扎?
哪一種都不是。當你深入研究這家公司時,會發現它與硅谷以往直上直下的模式有著極大的不同:這家公司的現狀非常復雜,雖然有可能會加速發展,但卻因為不久前過于飄渺的夢想而蒙上了一層陰影。
硅谷的其他創業公司也有可能面臨類似的命運,尤其是在公開市場和資本市場同時陷入寒冬之際。Dropbox的問題主要并不在于業務的好壞與否,還在于該公司沒有及時意識到外界對于他們過高預期。這家創業公司就像一個完全有能力升級為職業球員的大學籃球明星,但由于所有人都意識到,他或許永遠成不了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因而產生了一絲懷疑。當一家估值曾經達到100億美元的公司最終滑落至50億美元,甚至20億美元后,將會發生什么情況?
Dropbox高管的高管表示,情況不算太糟——他們可以等待市場復蘇,而且有可能重回100億美元的估值。換句話說,Dropbox會繼續努力,最終仍有可能成為詹姆斯。
業績穩定
“人們對一家公司的情緒會發生周期變化。”Dropbox聯合創始人兼CEO的德魯·休斯頓(Drew Houston)說,“谷歌、蘋果、Facebook都經歷過多輪周期。起初,你可能怎么做都沒錯,后來可能怎么做都不對。之后,人們會說,‘事實上,這確實是一家很好的公司。’所以,你必須忽略市場噪音,集中精力開發偉大的產品,讓客戶高興。其他的事情不必太過在意。”
該公司的高管表示,Dropbox的情況并不危急。如果他們的資金即將耗盡,就有可能被迫以低于上一輪的估值展開融資,也就是所謂的“折價估值”。但該公司的高管和董事都表示,Dropbox目前資金充裕,而且足已通過運營收益支付新產品和新服務的擴張費用。
他們表示,其他數據也都很有前景。目前有超過4億人使用該公司的服務——Dropbox可以在線存儲文檔,方便人們共享內容,并且可以幫助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電腦實現協作——這項服務每月還能新增1000萬用戶。Dropbox擁有15萬企業客戶,他們每年為每位員工支付的費用約為150美元,這一數字還在以每個季度約2.5萬家企業的速度增長。
內部人士拒絕透露Dropbox的營收和增長速度,只是表示該公司自從上一輪融資以來一直在增長——有報道稱,該公司當時的年營收為4億美元。
引發質疑
Dropbox高管透露,最近的新聞并未對該公司的員工保留和招聘工作產生了影響。我也問過幾位科技行業的招聘人員,他們是否注意到求職者對Dropbox的興趣下降。答案是,沒有一個人注意到。Dropbox去年曾經挖角了Facebook、谷歌、微軟和Twitter。
“Dropbox與LinkedIn和Salesforce等最優秀的SaaS公司保持著相同的發展路徑。”Dropbox董事布萊恩·施瑞爾(Bryan Schreier)說,“我不知道我們為什么不應該為這種表現感到興奮。”
然而,即使Dropbox仍然令它的支持者感到振奮,它同時也在引發越來越多的質疑。外界曾經認為該公司可以同時駕馭兩大趨勢:一個是企業IT技術“消費化”,另外一個則是企業數據“云端化”。
Dropbox的問題在于,該公司針對企業用戶推出的產品與對手Box相比較新,后者創立的時間早于Dropbox,關注企業用戶的時間也更早。Dropbox在發展最有利可圖的企業市場的過程中落后于Box。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Box花費數億美元資金組建銷售團隊來吸引大企業客戶,因而出現了持續虧損,股價也遭受重挫。Box目前的市值約為13億美元,僅為2015年1月上市時的一半。
這也令Dropbox陷入了不利境地:倘若Dopbox在利潤最豐厚的領域落后于Box,而Box本身也在虧損,那么Dropbox的估值憑什么達到Box的10倍?
獨特優勢
Dropbox表示,將該公司與Box進行對比并沒有充分考慮兩家公司在商業模式上的差異。的確,Dropbox正在開發銷售團隊,并擴大企業產品,但Dropbox COO丹尼斯·伍德賽德(Dennis Woodside)卻表示,該公司的品牌認同感可以提升其銷售效率,因而降低銷售成本。
“這些公司的員工都使用我們的產品。”伍德賽德說。Dropbox最近一個季度與13家大企業簽約,每家公司都有1000多用戶,達到去年同期的3倍。
紅杉資本的施瑞爾表示,Dropbox的利潤潛力比Box更有吸引力。他還表示,當Dropbox最終上市時,投資者可以識別出二者的差異。
Box CEO阿隆·萊維(Aaron Levie)則有不同看法。他說:“我們在企業市場的差異化和成熟度是贏得客戶的法寶。”他還表示,大規模的銷售團隊也是差異所在,他因此認為Dropbox根本算不上該公司的競爭對手。“我們在企業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微軟,不是Dropbox。”他說。
由于這兩家公司一家是上市公司,另外一家是私有公司,而且采用了不同的經營模式,所以很難判斷誰能搶占企業云服務市場。分析師認為,目前看來,該市場規模很大,也足夠開放,所有企業都有機會發展壯大。
但更加難以判斷的問題不在于Dropbox能否開發出優秀的業務,而在于它能否支撐100億美元的估值。關于Dropbox已死的報道顯然為時尚早,但要關于它將卷土重來的報道同樣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