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9日的第三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中央網信辦公布了國內首批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的全國性云平臺,分別為阿里云電子政務云平臺、濟南政務云平臺、成都電子政務云平臺(二期),這也是國內首次面向云服務商的網絡安全審查。
隨著“互聯網+政務”思路的不斷深入,政府正在加快推進自身改革,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打通數據壁壘,優化再造服務平臺。2014年,中央網信辦出臺了《關于加強黨政部門云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中網辦發文〔2014〕14號),明確了黨政部門使用社會化云計算服務的安全要求為“安全管理責任不變、數據歸屬關系不變、安全管理標準不變、敏感信息不出境”,并基于此啟動了此次網絡安全審查。
通過該網絡安全審查認證,意味著上述云平臺在安全性、可控性上都獲得了國家最高網絡安全管理機構的認可,符合黨政部門采購云計算服務的標準要求。
以阿里云為例,阿里云提供公共云、混合云及專有云三大領域,專有云可以被部署在用戶自由的數據中心環境,實現完全隔離環境下的自主管理運維,兼具安全性和開放性,符合政府對數據、系統安全的高要求。
阿里云在行業內首個發布《數據保護倡議書》,明確界定:數據所有權絕對屬于客戶,云計算平臺不得將這些數據移作他用,并保障其數據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這也是國內云計算行業第一次進行行業自律。阿里云還與生態合作伙伴聯合推出首個符合國家密碼管理局要求的云端硬件加密服務。
名單公布后,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此次網絡安全審查,對于中國推進云計算、大數據在黨政部門及國計民生領域的應用,有著深遠意義,給予我們極大的信心。阿里云所構建的政務云應用模式,是由社會、政府、平臺運營商、阿里云、應用集成商、ISV多方共同參與的可持續運營的商業模式。在這樣一種多方社會資源共創的過程中,安全可信是第一位的。”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與阿里云的合作,是國家部委中首次采用民營科技公司提供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通過云計算來挖掘處理海量氣象數據,使其變成可實時分析的“活數據”,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生。
近年來,包括云上貴州、數據浙江、公安部、海關總署、交通部、12306、中石化、國稅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智慧寧夏、廣東政務云、江蘇政務云、北京海淀政務云、河南中原云、海南南海云、甘肅政務云、四川雙流政務云、浙江高院等黨政央企部門都先后與阿里云達成合作,用技術來挖掘、提速自己的政務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