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發展無論概念如何講述,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幫助用戶真正應用到云的價值和意義。這是根本。如果僅僅有一個概念,而沒有具體的內容和實施方案。那么云價值也無法體現。那么如何才能實現云價值?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甚至引領用戶需求,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構筑云的意義和發展前景。
在這方面,我們看到很多關于云計算市場的布局。據Gartner預測,2012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1260億美元。2013年云服務的增幅要占IT業的三分之一,2014年全球云計算服務收入將達到1488億美元。市場是龐大的,也是值得期待的,而在這種期待中更需要找準企業自己的需求,進行精準定位。
我們看到,在市場布局和精準定位中,AMD的身影一直浮現,并且獲得了大家一直的認可。無論是微軟、Facebook等國際知名企業,還是國內各地城市云如北京,成都,重慶等的構建過程中,都有他的身影。AMD在云計算領域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除了其聞名遐邇的創新技術以外,更重要的是其以客戶需求為出發的“價值云”的理念,使其成為眾多客戶的云之芯(core of cloud)的首選。
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鄧元鋆近日在其文章《用芯實現云價值》中,對“云價值”理念進行了明確的表述:“用芯實現云價值”,意味著從客戶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創新的產品和技術,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云,意味著與合作伙伴協同創新,構筑云計算的“價值生態系統”,為客戶“量身打造”云應用,最終實現全產業鏈的“云價值”。AMD提出的“價值云”理念已得到廣泛的認同。目前,已有超過2 百萬顆AMD處理器應用于全球各類云計算環境。
眾所周知,云計算產業已經由概念普及時代進入了大規模落地時代。實現云計算的落地,不能依靠某一廠商的單兵作戰,而是需要整個產業鏈一起合作。AMD在產業鏈上游推動產業鏈合作伙伴創新。通過與合作伙伴的緊密協作,為用戶帶來了真正的云價值。信手采擷幾個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AMD在這方面的實力:
微軟位于芝加哥的Azure云計算中心采用集裝箱模式,追求最佳能源利用效率(PUE)。根據測試實驗,AMD的高效節能處理器使系統實現了最佳的每瓦能效,同時使密度最大化,每臺2路服務器優化后功耗150W,而傳統2路服務器功耗為350W,核密度由傳統最高4顆處理器/1U達到5顆處理器/1U。Facebook的數據中心將現有Memcached應用采用AMD節能型8核處理器,從而使其內存帶寬增加30%,容量增加25% ,并大幅縮短延遲時間。盛大游戲在其大型網絡游戲《星辰變》中采用“AMD皓龍TM4000系列平臺”的IT運營系統。其IT基礎運營平臺的支撐能力比測試初期提升了200%,運營效能提升了30%,運營成本降低了大約50%。此外,如上海曙光超算中心、成都云基地、華大基因等來自政府、金融、電信、生物制藥、互聯網多個行業及領域的客戶,都在AMD的“價值云”中得到了各自需要的價值。
市場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用戶已經從盲目追求云計算變為更看重其帶來的價值。同時,用戶已經逐漸了解自身對于云計算的差異化需求,而不再“人云亦云”。以AMD為代表的云計算廠商,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推出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從而真正滿足用戶需求,實現云價值。
我們看到,AMD每一款產品都注重科技含量和客戶需求,并通過與合作伙伴共建云計算生態鏈為客戶創造價值。AMD的“價值云”有著扎實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為后盾,這也是眾多客戶選擇AMD的原因。AMD在為x86計算機開發支持快速、高效的虛擬化功能領域處于業內領先地位,例如高能效的多核心處理器、先進的內存訪問能力以及基于硬件的虛擬化技術。AMD提供業界唯一的十六核x86處理器。內核越多,性能就越強大,從而可以高效地運行眾多虛擬機(VM),高效地處理云、虛擬化和高性能計算(HPC)應用,處理苛刻的數據庫和基礎設施工作負載。AMD的Bulldozer(推土機)、皓龍處理器等革命性產品,通過開放平臺架構、多核高密度計算、虛擬化技術,以及卓越的低能耗表現,支撐起了云架構。
此外,AMD還通過產業合作等方式共建價值生態系統,支持云計算的落地。AMD積極與云計算產業鏈的其他企業合作一道,共建云計算產業鏈,推動云應用的普及。惠普、微軟、戴爾、聯想、曙光、VMware、微軟、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高效和科研機構以及各地政府都與AMD在云的建設和未來應用領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伴隨著云計算走過萌芽期和過熱期,并逐步走向成熟期,用戶對云計算的需求越來越精準、細致,而從北京、成都、無錫等眾多城市的云項目到眾多OEM推出的基于APU的各種各樣的終端,價值日益成為云計算的核心概念。AMD推出創新的產品。對于產業鏈,AMD與OEM等合作伙伴協同創新。AMD正以一己之力推動整個產業鏈,創造實實在在的云價值,這無疑是推動行業整體發展的最大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