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新、波導的時代,國產手機是“低價”的代名詞,不過手機行業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摩托羅拉、諾基亞不復當年之勇,蘋果改寫了行業“玩法”,智能手機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更新換代。同時,手機市場從功能機向智能機轉變也成為山寨機入冬的推手。
而“手機是人們重要的移動終端”正在成為行業的共識。于是,移動終端成為互聯網大佬們的必爭之地,當“云計算”時代來臨,手機業的游戲規則又將如何改寫?
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開始深度介入云手機的生產環節。短短的半個月,包括阿里巴巴、華為等巨頭都已經有所動作,新興廠商如小米科技也試圖借此開辟一塊新的市場。
“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云手機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廠商的標準配置,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阿里巴巴公關總監楊磊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包括視頻、游戲等大量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在用戶的手機上出現,這讓云計算、云存儲能力變成異常的重要。
“云手機”概念大熱的背后卻暗藏著大佬的商業邏輯:智能手機是個移動互聯網“大門”,正如蘋果出售的不僅是硬件,還有AppStore的整條產業鏈,“云”正好可以承載這一切。然而,未來到底能有多大的市場,其商業模式的構建又是什么?這些依然未知。云手機蜂擁而至
據記者了解,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云手機計劃推上日程。短短半個月之內,三家大佬推出的“云”手機介入智能手機市場,試圖依靠“云計算”的噱頭布局移動互聯網終端。
7月28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公司在北京推出了其獨立研發的阿里云操作系統——阿里云OS,同時發布搭載該系統的首款智能手機。
在阿里巴巴之后是華為。8月3日,華為推出云服務平臺和首款云手機。該款手機將于第四季度推向市場,計劃于2015年躋身全球三大手機品牌。
8月16日,又一款具有云手機氣質的移動互聯網終端誕生,小米科技正式對外發布手機。
除此之外,國內最早推出云手機的深圳廠商酷派也推出了其云計算平臺“酷云”1.0版本,其2.0版本將于年底推出。
事實上,擁有云手機沖動的不止上述這些企業。包括摩托羅拉“摩計算”、蘋果iCloud都是企業布局云手機的縮影。
記者發現,盡管各家廠商都在做云手機,但切入點并不相同。比如,阿里巴巴的想法是通過操作系統切入,即采用阿里巴巴開發的云OS操作系統的智能機。除提供地圖、郵件、存儲等傳統云計算服務外,還將提供大量的基于云計算技術上的互聯網應用,高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旺旺等客戶端電子商務服務。
雷軍的小米科技則是通過操作系統“MIUI”以及聊天軟件“米聊”等互聯網服務賺取利潤,華為則將手機和MediaPad作為“云戰略”的承載者,并且特地以hiCloud為手機提供一系列協作服務。
“云計算可以將更多的用戶引導到數據網絡中,并通過移動互聯網的豐富應用,為終端廠家、運營商創造更多的價值。”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對此表示。盈利模式依然未知
事實上,過去的國產手機給予外界的印象一直為“低價”,而這次的“云”潮來襲,是否可以改變固有的格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云手機”依然處于概念的階段,而對阿里巴巴、小米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來講,眼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為“積累用戶”,搭建一個新的平臺。
在雷軍看來,承載該平臺最關鍵的因素也在于“社交性”。雷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了旗下的米聊產品的重要性,稱這是未來小米手機最為核心的東西,“米聊是對其的一個突破,比如改變大家發短信、打電話、管理通訊錄和名片的方式,跟手機整合在一起,可能會產生一些與眾不同顛覆性的東西。”
對阿里巴巴而言,更看重的則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的構建。楊磊磊指出,對阿里巴巴而言,擁有強大的后臺計算能力以及龐大的淘寶用戶數,也讓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了更多施展拳腳的地方。
“通過對淘寶用戶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為開發者提供有價值的引導。”在楊磊磊看來,一個完整的云手機產業鏈條的搭建必須具備:消費者——云平臺提供商——開發者——手機終端,而對阿里巴巴來說,未來不會從云手機終端獲得利潤,更多的是寄予阿里OS系統的平臺。
據他透露,阿里OS未來除手機領域外,還將拓展到平板電腦領域。阿里巴巴還將在11月份開始招納開發者為其平臺創造應用。
“華為是終端,走蘋果的路子,華為的云手機就是一個概念,刺激終端的銷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運營商人士表示,華為提供160GB云儲存,如果按照目前運營商最優惠的收費標準計算(中國移動[78.60 0.77%]15GB/500元/每月),將160GB的文件存儲到“云”,流量費就高達幾千元,而國內的Wifi熱點并不多,遠不能滿足用戶的云需求。
這也與小米、阿里巴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瑞士信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巨頭們紛紛研發自有品牌手機和操作系統,主要目標并不是通過手機銷售來獲得大量收入,而是希望通過應用商店和其他增值服務獲利。
對此,雷軍表示,硬件維持不虧錢,通過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盈利。在他看來,一個手機必須完成“軟件+硬件+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的開發。
不過,與海量的互聯網應用服務相比,小米系列的應用并不足以支撐其實現盈利的目的。對此,小米科技的相關人士表示,雖然現在應用很少,但小米將通過終端布局帶來合作,“小米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只要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有足夠的資金,支撐盈利指日可待。”
與小米科技相同“窘境”的還有阿里巴巴,雖然其在阿里“云手機”蘊含了更大商業企圖,搭建云平臺,但楊磊磊也坦誠,目前其在商業模式上還沒有清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