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調研機構認為混合云環境將在未來五年內主導企業的IT。Research and Markets公司估計,到2023年,混合云市場規模將從450億美元增長到980億美元。AWS公司和Microsoft Azure公司正在爭奪公共云市場的主導權,將公共/私有的云計算和存儲與內部部署的工作負載上的虛擬化相結合的混合環境將成為新的常態。
Research and Markets公司表示,基礎設施即服務是一種驅動因素,因為它使企業能夠將工作負載從內部部署遷移到云平臺,以便在高峰需求期間更好地分配資源,并在公共或私有云環境中工作。
這種向混合環境的持續轉變可以為數據中心所有者和運營商提供更大的數據存儲、處理、分發的靈活性,但它確實在滿足性能服務等級協議(SLA)以及監控這種日益分散的環境方面面臨挑戰。
混合世界:IT夢想還是噩夢?
隨著向多計算環境的發展,現在大量的新數據和應用程序在數據中心中流動,數量驚人。這種數字基礎設施的發展為現代IT帶來了巨大的復雜性:多個移動部件都可能隨時出現故障。這些不同的系統不會相互通信,而且經常會失敗。管理這一問題的挑戰因許多現代系統具有企業控制之外的組件而變得更加復雜:只需考慮典型的云計算設置即可。
這使得有效的監控對于發現問題的早期預警信號,保持系統正常運行以及讓客戶滿意至關重要。如今的企業標準更加嚴格,部分原因在于嚴格的合規性法規,其中包括GDPR法規,以及導致停機的數據泄露和破壞性事件的懲罰性成本。IT專業人員現在在一個誤差很小的世界里工作。
說到成本,如果企業試圖利用遺留的IT基礎設施或者沒有足夠的監控系統和流程,企業就會增加代價高昂的停機風險。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估計企業的IT停機時間每小時耗資30萬美元。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業務因路由器故障停機,導致2000多架航班取消,預計損失收入為5400萬至8200萬美元。而除了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外,企業還受到客戶流失和利益相關者價值下降的損害。
以往的監測措施如今不起作用
早期數據中心的運營與當今的數據中心管理相差甚遠。第三方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已將IT的一些“實際操作”方面從企業員工中剝離出來。這就是說,如果對潛在的破壞性威脅沒有足夠的反應,那么IT部門就會停滯不前。IT部門需要管理和監控的工作量也遠遠大于早期數據中心。
如今,確保工作流程生產力和降低風險必須超越即使是最有才華的IT員工也能做到的事情。人類根本無法充分監控現代混合環境——有太多的應用程序、多個云計算和提供者、可能的容器和大數據工作負載。波洛蒙研究所的調查報告指出,22%的系統故障事件和業務停機可以追溯到人為錯誤。
需要調用自動化來提供所需的一致性能級別。自動化的監控方法可以確保基礎設施得到良好維護,降低成本,并且組織可以雇傭更多的技術人員來專注于業務的戰略領域,包括推動客戶滿意度和業務增長。
停機可能會突然發生,而且沒有警告。在這種情況下,快速檢測故障并了解受影響的系統至關重要。一旦確定,組織應該有適當的流程來快速緩解問題——減少停機時間和收入損失。自動化這些過程對于在代價高昂的大范圍停機之前遏制破壞性事件至關重要。
從復雜性走向整合
Enterprise Management Associates公司的分析師研究指出,很多組織擁有10多種不同的監控工具,組織可能需要三到六個小時才能找到影響IT性能問題的根源。在解決任何問題方面滯后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工具蔓延”,這有助于創建IT孤島,各個團隊通常依賴于不同的監控視圖,無法找到共同點。與此相關,甚至可能更具破壞性的是,它通過創建太多數據點來延遲平均修復時間(MTTR)。其結果是沒有滿足服務等級協議(SLA),并且在企業聯盟中,警報和應用程序都不應標記為“關鍵任務”。
目前使用的工具通常只設計用于監控過去的靜態內部部署基礎設施,而不是目前基于現代、動態、云計算和虛擬的數字系統。大多數企業都沒有現成的監控工具來實時了解其系統和應用程序的當前狀態。
無論數據存在于何處,其解決方案都是擺脫難以管理的復雜性,并從單一管理平臺監控整個IT基礎架設施。企業需要擺脫工具集合,并整合到一個旨在支持現代混合環境的監控解決方案中。
通過監控設備和系統的各個方面(硬件和軟件、內部部署和云端),組織將始終全面了解系統的運行狀況。此外,當應用程序跨越多個系統、硬件和云服務時,當組織可以在單個存儲庫中關聯多個數據時,更容易隔離問題。這樣,檢測數據中的異常就變得容易多了。
可視性增加業務價值
隨著混合云的不斷采用,投資一個能夠支持混合環境的整合監控平臺具有良好的商業意義。尤其是云計算監控,可以為未來資產的戰略規劃提供IT性能數據。云計算成本可能會螺旋上升。更精確的、有組織的監控將標記性能可能不符合服務等級協議(SLA)的區域,或供應商使用不足并且費用高昂的區域。
其進一步的優勢在于,整合監控使IT能夠在內部部署、虛擬和混合云環境中比較性能和指標。它將成為一種收集客觀數據的有力手段,可以顯示哪些網絡和存儲投資正在實現真正的業務價值,哪些投資沒有達到最佳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