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這些預計將成為電信公司的未來巨大收入驅動因素。然而,許多人說,這些活動產生的大量數據更容易、更快速地在現場處理。在邊緣產生和管理的數據急劇增加引發了廣泛的爭論,即這是否標志著電信公司云計算時代的終結。
隨著任何新技術的出現,對同類化的恐懼往往不成比例地高,邊緣和云計算也是如此。事實上,這兩者不僅會共存,而且會和諧地協同工作,以管理不同的數據任務,從而實現一系列新的技術能力。去年,許多運營商致力于投資邊緣計算,其中包括AT&T、Deutsche Telekom、Reliance Jio和Telstra等公司。
將這兩種技術結合起來,既可以解鎖實時應用程序,也可以分析關鍵數據挖掘的大型數據集,這將使電信業獲益匪淺。隨著運營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客戶群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具有凝聚力的邊緣云計算策略將提供新的用例,這些用例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同的市場中推出并擴展以滿足網絡的需要。
數據中心并非如人所知
為了幫助電信公司確定如何在邊緣和云計算之間劃分任務,他們需要考慮三個因素:
1)需要多快的連接?
從廣義上講,邊緣計算被吹捧為消除延遲的下一步。
為了確保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興技術能夠無縫工作并減少延遲,電信公司需要將計算和存儲資源推向更接近最終用戶的位置。同樣,由于這些活動將給網絡帶來巨大壓力,他們需要開始考慮邊緣帶寬優化工具,以幫助避免網絡上的關鍵瓶頸。
2)其成本效益如何?
隨著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創建,電信公司必須考慮將數據從邊緣傳輸到云計算的經濟性,并考慮在本地部署的數據中心預處理數據是否更具成本效益。適當的工作負載(例如那些不受苛刻延遲要求的工作負載)應繼續由最優化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提供服務,以節省帶寬成本。
3)應該存放在哪里?
隨著城市變得越來越智能,自主網站和本地內容緩存越來越普遍,數據立法從未如此嚴格。隨著運營商的擴展,數據治理將成為一個日益增長的考慮因素,這將使邊緣計算成為開發電信公司的必要條件。
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的統一
鑒于此,電信公司越來越多地試圖通過“云計算化”其基礎設施來挖掘邊緣計算的潛力。這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種方式是電信公司從云計算提供商平臺獲得邊緣計算能力。通過直接與開放式基礎設施云計算提供商合作,電信公司可以協調靈活的架構,提供適合更廣泛用例的多層邊緣計算。第二個是與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協同定位提供商合作,以加速創建支持邊緣計算的基礎設施。
無論如何,邊緣計算始于擁有物理基礎設施。在此范圍內,裸機即服務(MaaS)等開源工具提供云計算式配置,使電信公司能夠從服務器獲得更高的靈活性,以管理為裸機、虛擬機或完全容器化設計的多種類型的邊緣工作負載。
業界對云計算管理工具的使用仍處于早期采用階段。與云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會來管理從裸機到云計算的基礎設施,同時使用現有的分布式網絡資產來戰略性地將與延遲相關的功能定位在更接近數據源和用戶的位置。通過利用自己的網絡,現有的分布式基礎架構和定制的網絡API,電信公司具有獨特的優勢,可提供本地計算。
隨著通信提供商之間的競爭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全面的邊緣計算方法將幫助供應商提高網絡靈活性,推動創新的新用例,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與創建這些新服務相關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