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之名,看上去很美
在10年前,業界更多的還是將云計算與網格計算進行對比,并沒有賦予云計算太多的內涵。而經過這么多年的證明,云計算已經是個“大云”概念,它以一個更商業化的姿態出現。
業界也一直在探尋著關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的云計算應用場景。所以我們看到了各個行業飄著各種云,教育云、醫療云、金融云等等。我們也明晰了一些企業在嘗試著或組建或租賃云計算服務,也就是公有云、私有云。云轟轟烈烈地在各個行業被提及、各個企業被討論、被推廣,而這是企業所需要的嗎?
太多的人云亦云就有了太多的以云之名
在采訪中,我會聽到的一句話是:我們企業已經制定了云計算戰略。乍一聽上去沒什么,而且還是值得去推廣的。但是細一琢磨會發現問題,對于乙方來說,制定云計算戰略,涉及到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無可厚非。但是對于使用者的甲方而言,云計算會是什么呢?是如何讓企業走上云之路,還是企業在云計算服務上的采購計劃?
個人覺得云計算戰略脫離了企業業務,就只能是看上去很美。從云計算的核心理念來說,其確實是一個趨勢,這個不僅僅是技術的,更是商業的。所以我承認,各個企業早晚會走上云之路,但是得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企業的業務模式、規模、發展階段、未來的業務方向,都決定了IT的走向。如今最時髦的話是,IT引領業務。這個前提是IT足夠知曉業務。
我們能追溯到的最早的中國企業的信息化是開始于70年代,從MRP開始,從制造業開始。而經過這么多年,制造業貌似在IT建設的水平上落后了。這個無可厚非,因為這個行業的核心產品并不完全依賴于IT,這與金融電信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中國的每個行業的IT發展,都經歷了一個相對粗放的增長過程,即被業務牽動著去上系統,底層架構并不堅實。
所以云計算的應用其實在不同的行業中是有一定的共性的,即在IT架構的簡化上原理應該是共通的。不同的是,每個行業、甚至于每個企業的業務核心競爭力、增長模式的不同以及IT的能力的高低,應該選擇不同邁向云端的道路。
如何讓云成為改變的力量?
不能以云之名做云計算,那云能做什么呢?我覺得,云最大的能量是改變,很多企業應該是因云而變。一是因為云計算對于IT架構和商業模式的改變,一是云計算其實是對原有思想的顛覆。企業應該真正領會的是云計算的內涵,然后根據企業的切實情況、做出改變。這個改變之前,企業先得認清自己。
云計算的服務有私有云和公有云,以及混合云。選擇很多,但是在選擇之前,企業先看看自己的IT承受力、業務的需求。其實我不太認可制造業在云計算上的落后地位,我更認為制造企業很需要云計算,只是多數制造業的IT相對薄弱,在認知云計算時,在引入云計算時,會有一定的難度。當然這個可以借助一些供應商的力量,先認清自己的實力和環境限制,然后再做選型。
決定引入云計算了,還得考慮哪些應用上云計算、是借助供應商的力量還是自己研究。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無論是哪個行業,企業本身對云計算需要有一個客觀的認知。然后屢清業務特點,在具體建設云計算時,還是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商。這個一方面要考慮服務商的品牌和技術,還需要考慮服務商的服務能力,因為云計算不是一個純技術話題。
已經開始做云計算了,或者說自己的企業已經是有云了,這還沒結束。因為云的力量才剛剛發揮,后面企業們就要開始探索云計算在每個細節處對企業的改變了。我更認為,只有云計算在推動著企業做出一些改變之后,無論是技術上的、業務上的還是管理上的,企業才能真正稱得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云計算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