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云丟失創業公司前沿數控數據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號稱數據可靠性高達99.9999999%的騰訊云怎么會出現如此低級錯誤?假如哪天公有云上的數據又丟失了,中小企業面對阿里、騰訊、華為等寡頭公司時又能獲得多少賠償?
云數據丟失多為“人禍”
近日,創業公司前沿數控發布公開申明稱,因騰訊云操作故障導致其數據完全丟失,且無法恢復。這就好比銀行的保險庫被人撬了,曾被認為最有保障的云計算數據安全領域也出了問題。
騰訊云官網顯示,其云服務器提供達99.95%的服務可用性和99.9999999%的數據可靠性,且搭載了云硬盤提供的三副本儲存策略。按照官網信息,騰訊云數據丟失的概率僅為十億分之一,這意味著即便發生地震、海嘯等大型自然災害,都難以撼動云端數據的安全性。前沿數控也表示,正是出于對騰訊云的信任,因此沒有做數據的本地備份。
《IT時報》記者了解到,除了騰訊云在官方高調發布安全性數據,阿里云宣稱其云盤采用了99.9999999%的可靠性設計,實例可用性達99.95%;百度云的產品特性文案中也表示,其云儲存可靠性達到99.99999999%,可用性達到99.95%。
上海市云計算產業促進中心主任翁吉云告訴《IT時報》記者:“一般的云服務廠商做到99.95%的服務可用性和99.9999999%的數據可靠性并不是難事,對于BAT來說更是不在話下。其中服務可用性是指服務器系統宕機時長與正常工作的時長比,按照99.95%的比例算下來一年的宕機時間在200多分鐘內均屬于合理情況。而對于數據丟失,其實是非常罕見的情況,多是由人為故障造成的。”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們公司云服務器約有千臺規模,雖然也會偶爾發生宕機的情況,但是數據從沒有丟過,最壞的情況也就是通過第二備份找回。99.95%的服務可用性對我們這樣小公司而言也不難做到。”
上海君瀾藍律師事務所律師陸怡佳告訴《IT時報》記者:“根據廣告法規定,廣告中使用的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等引證內容,應該真實、準確并表明數據。如果用戶對廣告數據有所質疑,可以向工商局投訴、舉報,再由工商局裁定。”
運維工作重要性高卻不被重視
騰訊云本次出現丟失用戶數據的情況,也是“一波三折”。
據悉,該故障源于磁盤靜默錯誤導致的單副本數據錯誤。如果僅限于此,數據還可以恢復。但是騰訊云的運維人員在數據搬遷過程中又進行了兩項違規操作,第一是正常數據搬遷流程默認開啟數據校驗,開啟之后可以有效發現并規避源端數據異常,保障搬遷數據正確性,但是運維人員為了加速完成搬遷任務,違規關閉了數據校驗。第二是正常數據搬遷完成之后,源倉庫數據應保留24小時,用于搬遷異常情況下的數據恢復,但是運維人員為了盡快降低倉庫使用率,違規對源倉庫進行了數據回收。種種“巧合”疊加之后,導致了前沿數控的數據徹底丟失。
“云給企業提供了便捷和廉價,但是事事都有風險。云服務宕機情況或許會發生,但是數據丟失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罕見。這次如果不是運維人員操作失誤,是可以恢復的。正常的應用或者平臺上線,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做災備演練。數據丟失這種重大事故基本都和人為因素脫不開關系。”翁吉云告訴記者。
“騰訊云事件背后,應該反思的是對運維員工的培訓和重視。運維屬于一線員工,但崗位重要性很高,但在國內卻不受重視。隨著IT應用和硬件的增多,因運維產生的事故也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這件事也說明了用戶企業對數據的不重視,對于這些以數據為核心的企業,異地備份和異云備份是非常有必要的。”翁吉云表示。
一位云服務器運維人員告訴記者:“運維職位一般工資都不高,也不受重視,而且年底考核的時候,業務部門匯報的是我們上線多少應用賺到了多少錢,運維人員的匯報卻是我們今年宕機了多少時間,工作環境挺苦的。”
賠償已“私了”
事件發生后,雙方就賠償問題引發爭議。此前,前沿數控向騰訊云提出了1101.60萬元的賠償要求,而騰訊云提出的方案為“賠償+補償”,賠償部分為“前沿數控”在騰訊云平臺上產生的實際消費,共計3569元,此外還將為前沿數控技術提供13.29萬元的現金或云資源補償。兩者之間相差近百倍。
陸怡佳表示,賠償情況還是要根據雙方的合同來判定。《騰訊云服務協議》條款顯示,騰訊云公司的補償責任總額不超過騰訊云公司就違約服務向客戶收取的服務費用總額。
“一般來說,用戶因云服務器宕機而造成的損失都是由用戶自己承擔的,因為云服務商已事先聲明了服務可用性,只要宕機時間在服務可用性的范圍內,都是合理的。但是對于騰訊云這種丟失用戶數據的情況,業內比較罕見,并沒有統一的賠償方法,這個概率實在是太低了。可能要由雙方私下去談。”翁吉云告訴記者。
據悉,目前騰訊云與前沿數控已達成和解,但雙方并未對外公布賠償金額。“說到底這對雙方而言都可以算是一樁家丑,不會對外大肆宣揚。但這件事對騰訊云的聲譽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一位云行業從業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