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對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有目共睹,CIO的重點工作開始轉向找到適合的云服務商,并且根據自身業務特性逐步遷移到云端。計算資源是買還是租,本質就是云計算和物理計算的選擇問題,而私有云則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不過,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部署過程中都會產生一系列“額外成本”。
上云并不是一本萬利(圖片來自ilearnstack)
調研機構Forrester曾做過一項調查,部分企業會花費百萬美元用于將關鍵應用遷移到云端。其實在最初的遷移規劃時,云和本地數據中心的數據交互常常被忽視。事實上,很多應用起初并非為云環境構建,大規模遷移顯然不是好主意,因為會涉及到之后的重寫成本,尤其是針對某些環境的高度定制應用。
其實,采購者不能只關注服務的初始購買價格。云服務商會按照客戶提供的業務數量和使用情況來分配計算資源,后續也會有按秒計費等功能。
短期來看,虛擬化的紅利看似大幅減少了物理設備的采購成本,但業務量增加會讓這種成本優勢消失殆盡。這意味著,企業采購者需要提早建立基于云環境的管理程序。
當然,不同規模的企業在采購云服務商時也有各自的問題。云計算相較物理計算更能體現規模經濟,也就是說采購數千臺服務器的云供應商,要比只購買少量服務器的零售商獲得更低價格。
除了硬件和軟件,如果數據中心出現問題,損失的業務價值幾何?這可不能完全依賴于云服務商幫忙計算,必須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數。
總體來看,企業上云要綜合考量成本因素,不能因為一時的方便出現了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