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務市場從來都不是封閉的,云計算競爭也并不限于國內。騰訊云德國數據中心近日正式開放;阿里云迄今為止也在全球布局了逾200個數據中心;百度云攜手微軟助力“阿波羅”(Apollo)向全球推進。
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云服務企業未來在沿線發展潛力會更可觀,但云服務的全球戰場上,亞馬遜、微軟、谷歌、IBM等海外巨頭穩穩地站在第一梯隊,中國云計算企業怎么辦?
BAT云服務全球布局見成效
在我國“一帶一路”建設中,除了有能看到的基礎設施外,還有一條看不見的信息通路。BAT正是借由這條信息通路,將“中國云”應用到一帶一路的信息化建設中。
騰訊云位于德國法蘭克福的數據中心于近日正式開放,據稱這是內地第一個云服務商首次將服務覆蓋至歐洲。據了解,騰訊云全球已有5個數據中心,其余4個分別位于香港、加拿大、新加坡及美國,并計劃明年開放8個海外數據中心,目前其在全球已經開放的服務節點達34個。騰訊云副總裁曾佳欣表示,騰訊云計劃在2017年保持兩倍以上的營收增長。盡管其并未透露來自海外部分的營收,但騰訊云在海外的營收增速高于國內。
阿里云海外動作也是頻頻。繼在美國東西部、日本、新加坡、迪拜、德國等多個區域設立數據中心之后,阿里云近期在云棲大會·上海峰會上宣布,將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新建數據中心。迄今為止,阿里云已經在全球14個地域部署了200多個數據中心,通過自主研發的飛天操作系統,為全球數十億用戶提供可靠的計算支持。
百度云近期也有動作。百度近日聯手“阿波羅”計劃的合作伙伴——微軟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據悉,微軟將提供Azure云服務,為百度在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上提供支持。
巨頭云“出海”目的何在
隨著我國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網絡等發展鋪開,云計算將獲得更大地支持,對云的需求空間也不斷擴大,云計算正成為網絡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接入點。巨頭云出海的打法極為相似,首先在海外建立數據中心,然后通過價格競爭構建自己的生態圈。
一方面,中國手機市場趨于飽和,包括華為、小米、中興、OPPO等廠商都把觸角伸向了海外,但云服務市場把業務擴展到海外并不是囿于中國的云服務市場飽和,其更像是為了應對國內云服務市場的多極化競爭。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的旺盛出海需求也拉動了中國云服務商的海外拓展,從而拉動了云企業自身營收增長。數據顯示,有不少于100家中國軟件企業跟隨阿里云全球基礎設施布局,出海拓展市場。大疆創新、大拿科技、UC等中國科技企業迅速獲取國際市場。
“云服務商在云計算領域是一艘大船,企業搭乘大船出海肯定比坐自己的小船穩當。借‘云’出海,對云服務商和需要云服務的企業是雙贏的事兒。” 騰訊云計算公司副總裁曾佳欣說,出海的中國企業選擇云服務,將節省大量網絡基礎設施投入和運營成本。從本質上來說,云計算企業提供的服務也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接入的用戶可隨時隨地共享設施和服務,便捷高效。
本土化是發力方向
全球云市場競爭是一場馬拉松。目前,云服務全球戰爭的主要玩家是亞馬遜、微軟、谷歌、IBM等海外巨頭,對于中國云而言,打贏這場仗的標志是能在第一梯隊進行競爭。
首先,當中國云產業在海外建立數據中心時,會面臨各個國家對數據合規要求各不相同的問題。其次,在比較封閉的國家,本地硬件和網絡設施不開放,想要在當地建立數據中心,需要尋找當地合作伙伴,這樣前期準備時間成本較高。除此之外,相比亞馬遜和微軟等云計算先驅,中國“云”還缺乏對歐美客戶的了解。未來,還要針對每個區域的地方要求、用戶習慣、市場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建立完善的合作伙伴體系。
未來海外云服務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云計算企業能否真正在海外市場有所建樹,就看它們能否將自己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如果真的能,那么中國云計算的未來將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