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總體盤子的高速成長,讓云計算收獲了繼幾年前的“云計算圈地運動”之后的第二次眼球效應。
如果將行業領頭羊的成長率看作是整個行業的風向標,全球老大AWS的60%左右的成長率,和中國云計算領導者阿里云115%的成長率看,高速的增長,似乎還沒有結束。
不久前,美國咨詢公司Bain&Company發布2017年云計算市場發展報告,描繪了2020年以前的云計算發展趨勢,在這份報告中,我們會讀出怎么樣變遷的云計算格局?
持續跑贏大盤代表空間依然巨大
根據Bain&Company的預計:截至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900億美元。與2015年的1800億美元規模相比,意味著該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7%。2015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1800億美元,在全球企業IT市場中的占比約為16%,后者的總規模約為1.1萬億美元。
另個角度,第一從增長率上看,全球云計算的增速遠低于行業巨頭的業務增速。
從AWS公布的截止去年第四季度財報看,實現了同比增長47%,收入為35億美元。運營收入增長60%,達到9.26億美元;微軟“智能云”業務營收中就包含的Azure云計算服務,該部分的收入增長了93%;春節之前,阿里公布的最新一個季度的財報顯示,該季度云計算業務營收為17.64億元,同比增長115%。
由此可見,3A格局中的云計算巨頭增長率都遠高于17%的市場總體增長率。這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個角度看總規模。相比于2015年全球1800億美元的云計算總投入規模看,三巨頭的營業收入就差距很大了,最近一個季度AWS運營收入為9.26億美元,而阿里云則是17.64億人民幣。總的來看公有云的主要代表企業,在全球云計算的占比,還是比較低的。從Bain&Company的調查也可以看到2015年的云計算投入中,基礎設施和軟件等方面的比重仍然很大。
這一方面代表了它們未來的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則是私有云和混合云主導了現階段的云計算格局。
另外,在2020年的預期方面,可以明顯的發現,Iaas/Paas市場會保持27%的復合增長率,而Saas服務的復合增長率為18%,均跑贏云計算的復合增長率。這也意味著公有云將會逐漸被企業上云所接受。這個趨勢,也是AWS,微軟和阿里云所樂于看到的。
企業級云市場正在緩慢爆發中
Bain&Company給出了細分客戶對云的選擇,它將企業客戶按照其對云計算的接受程度分為了5大類,其中包括“轉換型”、“混合型”、“安全敏感型”、“價格敏感型”“慢而穩型”。
好消息是這五種不同類型的企業,對云計算的態度都是積極向上的。早期的云計算企業多數是創業企業,或本身就是互聯網型的企業,他們對云計算的部署已經快接近70%。而最振奮的則是“慢而穩型”型的企業,這一類企業多數是大企業,他們早期對云計算的選擇,非常謹慎,但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突破,他們開始逐漸加入到了云計算的陣營當中。從Bain&Company預測的截至2018年的預判當中,這部分的客戶增長最為明顯,大企業的上云,也會帶動大行業客戶背后的客戶對云的認知。
另一份數據也有類似的判斷,在2006年全球2900萬項IT工作負載中,仍有98%是在傳統IT上完成的,而在云里的只有2%,且全部都是公有云;而2016年的這幾項數據為,工作負載增加到1.6億項,傳統IT、公有云、私有云的分布比例為73%、15%、12%。云計算在逐漸蠶食傳統IT的市場份額,并進一步向混合云與公有云邁進。
當然,傳統IT領域的廠家也在飛速的向云轉型,比如IBM、思科、甲骨文、SAP和華為等企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相比AWS、微軟和阿里云,他們的難題在于企業客戶傳統采購的包袱仍在,但優勢則在于他們更懂行業客戶的需求,也有更好的客戶關系。
云計算的2017,無疑將會繼續迸發活力,而企業客戶的拓展將代表著云計算公司在2020年之前能否卡住位,獲得持續增長的前提。向左還是向右?不,只要向云,就絕不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