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因素會驅動你將云計算服務納入企業數據保護策略。但希望藉此避免使用磁帶絕不會是原因之一,除非你的企業是游離在監管之外的中小型企業。
在ESG最近發布的《數據保護云計算策略》報告中,大多數受訪者表示希望在云端存放為期一到三年的數據,而事實上他們或許必須滿足5年,甚至更長的數據保留期。對于大多數企業與機構而言,他們必須保留數據的時間越長,所應用的磁帶技術越能夠在長期數據存儲中持續發揮作用。
盡管如此,即使不減少磁帶的使用,云對企業級數據保護策略仍舊頗具吸引力。云的強項在于其所帶來的靈活性,而非每千兆字節物理存儲的價格優勢。
當涉及到數據保護與長期留存時,云的靈活性會體現在許多方面,包括降低可能存在的數據丟失,以及能夠對二級數據副本進行更多操作。讓我們來深入探討這些話題。
減少數據丟失
企業與機構經常會對“宕機成本”有多方面的理解,我們用一種更簡單且易于衡量的方式,將“丟失數據的成本”理解為在數據重構方面耗費的精力。這個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花時間去找回他們早期的成果,而非創造新的價值。
從另一個方面,IT專員通常會設定恢復點目標(RPO)作為數據保護程度的度量標準。從而設定“可承受的數據丟失”,作為數據保護頻率的部分參照。
舉例而言,假設某個機構在每晚午夜執行當日的數據保護操作(備份、快照、復制等),那么發生在清晨的服務器故障只會引起少量的數據丟失,而下午6點的事故將損失整個工作日(即8小時)的數據。于是,為了在這種情況下預測、度量的數據丟失,我們假設所有故障發生在中午(中午),以消除不確定性。結果是每晚進行備份時可預測的數據量丟失為半工作日。
根據ESG研究,17%的機構每天或每晚將數據傳輸到云端,作為其企業數據保護策略的一部分。傳統方式是用磁帶來完成備份過程,但相比利用云的靈活性來進行數據保護,磁帶絕非是最有效的方法。運用云計算進行數據保護, 用戶可以平均每兩個小時將數據發送到云端。從而將可預測的數據丟失從半天減少到一個小時,使得RPO從8小時,即一個工作日,縮短到兩個小時。這才是真正的高投資回報率呢!
數據的靈活性
而在數據副本管理方面,許多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這些數據的二級和三級副本還能發揮什么作用么?畢竟,假如只是因為要采用快照技術;或是為了災難恢復而創建全復制;以及每天、每周迭代產生的大量備份,就迫使我們就去存儲著10個,甚至更多的數據副本似乎并不是那么合理。這些數據的副本和增量或許能夠用于業務恢復,或是關鍵信息的留存,但它們同樣也耗費大量的人工和維護成本。因此,不少企業與機構需要從這些只是為了事故做準備的數據保護策略中挖掘出新的“價值”。
他們中的一些人希望從這些二級數據中運行報告以進行分析,或者干脆讓數據進入休眠模式,而另一些則計劃進行應用補丁測試或類似的測試/開發工作。通常來講,你可以調整工作流程來善加利用所存儲的數據副本,避免數據讀取過程中造成數據破壞,畢竟這些數據仍需用于數據恢復操作。
你當然可以通過企業內部的二級存儲來達到上述目標,但從業務產出角度看,基于云計算(按需訪問)與云存儲的模式更為經濟,且便于擴展(隨取隨用)。通常采取后一種方式的機構會更加認可存儲在云端的“熱點數據”的增量價值,而這種價值一般無法從磁帶盒內存放著的“冷數據”中得到。
這是企業在短期(一到三年)內將數據存儲在云端的主要原因,同時他們仍然會使用磁帶進行更長期(10年以上)數據留存。越是熱點數據,所需要的靈活性就越高,原本單純為了留存與保護的數據也越能發揮其價值。
現在我們更清楚地了解為何云作為企業數據保護策略的一部分,我的下一系列的熱點中將探討區分云存儲,云備份服務與災難恢復服務間的關鍵因素。同時還將闡述這些不同的方法是如何應用于本地服務器和基于云端所生產的數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