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16年,云計算的上半場——公有云;2016年開始,云計算的下半場——開源云。
互聯網+,從商業模式上看,是傳統行業從受到互聯網沖擊再到相互融合的過程,從技術架構上看,其實就是云計算從顛覆傳統架構到各種架構融合的過程。
這就不難理解云計算上半場的玩法:
從2006年谷歌正式提出云計算概念,10年時間,公有云市場格局日趨明朗化,但這種從0到1的創新還多局限于中小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應用之中。
2016年,云計算的下半場該如何進行?
幾乎所有公有云企業都開始強調大客戶、行業客戶的滲透。但對于客戶而言,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公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的碎片化是個問題。結盟是個好主意,但既得利益者不愿結盟,或只有點對點結盟,這既是路徑依賴問題,更是各企業之間的商業利益使然。
開源,成為解決客戶體驗的唯一途徑。
行業企業客戶所看重的多樣性、互操作性、可擴展性、可靠性都可以在開源模式中得到質的變革。移動端的安卓、服務器端的Linux已經占據80%的市場份額,也已驗證了這一趨勢的到來——開源將主導云計算的下半場,這是從1到n的普及階段,更是決定勝負的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