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首府呼和浩特緊緊依托自然稟賦、能源區位、政策保障等優勢,緊緊把握時代脈博,始終堅持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相繼引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國內三大運營商,投資500億元建設國家級大數據中心,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經過幾年的培育發展,呼和浩特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產業鏈框架基本構建完成,初步形成了“兩大產業園區、三大數據中心、一批應用和服務”的發展格局。
兩大產業園區。呼和浩特市從2012年起,歷時3年打造了和林縣盛樂云計算產業園區和新城區鴻盛云計算產業園。盛樂云計算產業園區位于和林縣,距離市區南38公里處,重點圍繞數據中心建設和硬件生產進行上下游產業鏈布局。園區總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27.7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北部10平方公里的新城生活區、南部10平方公里的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區和東部7.76平方公里的現代物流發展區。目前,已簽約包括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在內的項目28個,總投資近800多億元。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計算內蒙古分公司、內蒙古魔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科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等110家云計算科技企業在園區注冊。鴻盛云計算產業園位于新城區,重點圍繞“互聯網+”、大數據、軟件開發、大宗商品和跨境電子商務、信息服務、云計算產業研究開發建設進行上下游產業鏈布局。園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以中國聯通西北(呼和浩特)云計算基地為依托,全力構建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條,引進了浪潮集團、中興通訊、支付寶、中科院云計算產業研究院等企業和研究機構入駐園區,基本形成了云應用、互聯網+應用、云計算產業研究、電子商務、軟件信息等9大類的產業布局。
三大數據中心。從2011年起,呼和浩特市相繼引進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建設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投資規模近500億元。目前,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在呼和浩特市累計完成投資近60億元,建成機房樓12棟,安裝機架3.4萬個,全市服務器能力已達70萬臺,簽約或入駐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知名IT企業70多家,引入各類應用企業302家,吸納就業近1.1萬人,2015年實現稅收近1.6億元。預計三大數據中心全部建成后,服務器數量可達368萬臺,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
一批應用和服務。呼和浩特市突出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示范帶動作用,以加快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和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為工作著力點,大力推進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服務,互聯網應用、電子商務、互聯網+政務、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大宗商品交易、產品大數據平臺等一大批云計算大數據應用啟動建設或建成投用。
互聯網應用方面,成功引進了阿里巴巴、百度、騰訊、搜狐視頻、搜狗、萬國數據等數十家知名企業。2015年“雙11”“雙12”網購活動期間,阿里巴巴的數據運行就是由中國電信數據中心支撐和保障。電子商務方面,抓住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的契機,重點培育打造了金川、金海、玉泉、盛樂、鴻盛、金橋等電子商務集聚區,目前已集聚電商平臺、軟件設計、數據分析、教育培訓等200余家企業,全市擁有電子商務企業1600家,集聚化趨勢已經形成。以平臺、通關、倉儲為核心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正在建立,國際快件業務也取得明顯進展。互聯網+政務方面,整合政務資源,率先在全區建設呼和浩特市政務云中心,目前基礎環境已建設完成,各委辦局數據正在陸續遷入,通過全面整合部門數據,逐步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按照“頂層設計、分步推進;整合聚集、統一平臺;企業運作、購買服務;公開透明、信息共享”的建設原則和“一個中心、兩個基礎、五大平臺、一批應用”的總體工作思路,進一步深化和擴展云計算應用。目前,已引進浪潮集團、中心通訊、軟通動力、東華軟件等國內領先的云計算企業,智慧乳業、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信息惠民方面,規劃完成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平臺和開放數據集,通過將線上線下服務整合,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多渠道服務能力。網上信訪信息化系統建成投用,通過信訪業務工作流程進行數字化運轉,及時解決群眾信訪反映的訴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多層次多渠道的公眾服務體系已經全面建設,網上服務大廳、APP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12333電話和短信、自助式一體機、綜合柜員窗口、社保卡綜合服務點等各類公眾服務已經開通。大宗商品交易方面,建成了大宗畜產品交易所、中國薯網、自治區電子口岸、北京環交所內蒙古碳匯交易中心、天津環渤海商品交易所內蒙古分中心等項目。產業大數據平臺方面,乳業大數據平臺、航天工業網、內蒙古資源網等產業大數據平臺發展迅速,特色鮮明,填補了區內空白。此外,車庫眾創及豬八戒網等也已簽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