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Rackspace公司和NASA宣布將會共同研發一種開源云平臺OpenStack。現在六年過去了,OpenStack仍然沒有得到大規模部署。
過去幾年中,盡管OpenStack獲得了大量關注,但是其部署比例仍然比較低。OpenStack的部署難度很高,許多人宣稱它缺少某些組件,甚至有人質疑在OpenStack誕生的六年時間中,未能滿足用戶的期望。這個月我們將咨詢顧問委員會的專家,詢問關于OpenStack能否實現最初的宣傳目標還是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以及是否只能將其應用在某些特定環境當中。簡而言之,就是OpenStack將會擁有怎樣的未來?
Brian Kirsch,密爾沃基技術學院
開源云平臺OpenStack由多種組件構成。不論你從哪種渠道學習OpenStack,都應該知道其目標是為了替代現有云環境。多家托管公司、甚至是技術競爭對手都已經和OpenStack建立了某種形式的聯系,并且它在很多開源社區當中擁有大量擁護者。雖然最初這種技術看起來能夠風卷殘云般地替代云技術,但目前這種情況并沒有發生。事實上,OpenStack的整體部署比例仍然很低。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即便是私有云部署速度已經有所減慢,但是云技術并沒有消失。盡管性能強大,但是OpenSptack具有一個明顯弱點——難以保證其正常運行。至于部署的困難程度,取決于企業的現有環境和培訓情況。但可以確定的是OpenStack部署不是通過一個簡單的安裝向導就能夠完成的。
盡管在線文檔當中包含了非常詳盡的安裝流程,但是仍然需要管理員手動執行大量命令行操作,并且在安裝向導當中輸入大量參數才能夠實現順利部署。盡管安裝過程的復雜性并不會影響OpenStack的性能或者特性,但是卻會對用戶群體和部署比例造成很大影響。對于IT行業來說,我們需要在投入更少的情況下完成更多的任務,如果安裝過程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那么開源平臺所帶來的優勢真的值得這樣做嗎?所有人都想節省授權部分的開銷,而開源平臺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選擇,之前已經出現過類似情況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桌面端使用Linux的階段,其最終結果如何。
我并不反對使用開源技術,甚至對OpenStack寄予很高的期望。不幸的是,這些期望在現實面前已經落空,許多非常聰明的專家都無法成功部署和運行OpenStack。盡管一些Linux/OpenStack資深支持者在復雜性方面持有不同意見,但事實是大多數IT從業人員都不能順利完成安裝和配置流程。雖然這并不意味著廠商必須將產品設計地極為簡單,但是在發布一款產品的時候,需要首先確保目標用戶是否能夠順利使用。如果OpenStack想要繼續發展——甚至是存活下去——必須贏得更為廣泛的用戶基礎,而不能僅僅針對一小部分狂熱支持者。
Jim O'Reilly, Volanto公司
對于想要搭建廉價云環境的企業以及想要轉向服務模式的系統集成商來說,OpenStack是一種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它已經獲得行業內的大力支持,并在該領域內實現了快速增長。整個OpenStack架構由30多個項目構成,快速發展導致它們之間的完整性等級有所差異,這種問題是無意之間產生的。OpenStack希望圍繞一個核心來搭建長期穩定的云平臺,但是仍然采用早期的開發方式是非常危險的。
OpenStack Foundation正在和OpenStack Navigator一起研究這種完整性問題。它提供的在線工具能夠進行完整性評估,為每個模塊加上鏈接、詳細規格和描述信息,幫助用戶深入了解每個模塊的功能,并且以多種配置方式提供用例模型。
從全局角度來說,OpenStack看起來是實現私有云或者混合云的最佳方式,盡管它正在快速發展。OpenStack能夠以結構化的方式解決實際的安全、數據庫和大數據問題。如果將眼光放的更為長遠一些,這將會是一種正確的解決方案。
然而OpenStack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仍然面臨著某些不穩定因素。缺少廣域網帶寬將會對混合云的發展帶來嚴重威脅,在可預見的未來,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的數據遷移將會成為性能瓶頸。加上缺少一些易于安裝的工具(這個問題剛剛得到改進),一些IT部門正在決定是否完全使用公有云。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容器技術來帶了工作效率方面的提升,可能會影響公有云的發展,促使企業采用純私有云方式。
這些負面因素是否能夠對私有云造成足夠破壞,從而改變市場走向現在還不得而知,而同時容器技術的興起也許能夠促進OpenStack的不斷發展。在我看來,這兩種情況都不會發生。我認為OpenStack仍將會被作為一種私有云和混合云平臺,因為整個行業已經為OpenStack投入巨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