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背景
1.1.市場背景:
據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權威定義,云計算的服務模式分為IaaS,PaaS和SaaS。未來云計算的規模依舊會保持高速增長,原因有二:1).智慧城市、工業4.0的普及會促進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和云服務整體規模的增長。2).由于公有云的部署方便,價格低廉,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用戶轉型公有云的趨勢明顯。
1.2.政策背景:
早在08年經濟危機背景下,美國政府便把云計算視為一場信息技術革命,以期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解決信息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的問題,各國紛紛效仿。
1.3.行業現狀:
國內云計算公司眾多,有提供IaaS+PaaS+SaaS全部服務的(比如騰訊云),也有專做細分市場的(比如網宿、環信)。按背景可以將主流的服務商分為以下五類:
國際數據公司(IDC)在2015年初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追蹤研究:2014上半年度》表明阿里云以22.8%的市場份額登頂IaaS服務市場,中國電信和聯通緊跟其后。阿里云毫無疑問暫居霸主地位。而騰訊云以46%手游云服務份額暫居游戲行業霸主。
2.確定競品
1).據易觀智庫發布的《2015年中國云計算IaaS市場實力矩陣》(如下圖),在資源擁有量和創新能力方面綜合排名靠前的是阿里云、騰訊云、天翼云、UCloud。
2).2015年7月,華為正式發布企業云服務戰略,擁有龐大技術研發團隊的華為絕對是一家有影響力的競爭者。
因此,確定競品為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天翼云、UCloud。
3.產品分析
3.1 產品基本信息
3.2 行業云解決方案對比
行業云解決方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該服務商在這個行業的市場占有率。而好壞的評判標準大致有三點:1).對行業的理解程度 2).對云平臺的貢獻程度 3).創新能力。
根據《互聯網周刊》發布的2015年行業云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排名,筆者摘出Top20服務商,繪成下表:
分析:
1).阿里云和華為云在各個行業都名列前茅,綜合實力強。
2).在能源電力和制造業等傳統行業,天翼云和華為云等非互聯網公司有著天然的優勢。
3).騰訊云在金融,電子商務和游戲領域有絕對優勢,其中在手游云服務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6%。
戰略總結:
1).阿里云憑著資源量和創新能力、華為云憑著口碑和對傳統行業的理解在各行業都有較完善的行業解決方案。
2).騰訊云是后起之秀,但它沒有急于在多個行業云全面開花,而是把戰略著力點定在了與其原有業務相關的金融,電子商務和游戲行業。
3).而天翼云依托雄厚的國企和政府關系資源,在政務,教育,醫療和能源電力等國家控制行業和智慧城市,物流和制造業等高門檻行業開展攻勢。
3.3核心產品與功能分析
由于1).不同企業對云服務命名不一樣。2).不同企業對云產品的分類標準不統一(比如通信服務在華為云中屬于企業應用,而在騰訊云中屬于視頻服務)。
因此,筆者根據自己淺顯的理解,將云服務分成以下幾大類:主機服務、網絡服務、存儲服務、大數據服務、安全服務、管理監控以及“相對獨立”的其它SaaS。
產品:彈性云主機是虛擬化技術的產物,能夠提高物理云主機的利用率。而應用引擎等PaaS免去了資源分配和配置環境的過程,但對代碼的兼容性不佳。
分析:1).阿里云和華為云提供了比其他服務商更全面的主機服務,包括物理云主機,彈性云主機和應用引擎三款產品。
2).在PaaS方面,阿里云實力較強。除了應用引擎,還提供了專注于網站托管的PaaS產品。
產品:混合云作為云計算的重要發展方向,各大服務商都有布局,主要有兩種方式1).通過VPC進行隔離來搭建線上的私有云。2).通過專線/VPN與傳統數據中心相連。
分析:1).除了上述兩種方式外,UCloud還提供傳統的服務器托管業務(即IDC), 實現彈性云主機+物理云主機+服務器托管的混合云模式,為對混合云有需求的企業提供更多選擇。
產品:Hadoop是一種大數據處理框架,Spark是對它的一種改進。但Hadoop存在迭代處理能力差等缺點且發展慢,許多公司已經開始研發自己的平臺。
分析: 1).阿里云和華為云提供Hadoop和Spark兩種架構,在大規模計算上有較強競爭力,另外,UCloud也提供Hadoop服務。
2).阿里云和UCloud推出了自己大數據處理平臺ODPS和UDDP。UDDP是基于Hadoop(包括MapReduce)開發的,ODPS自稱采用了比MapReduce更靈活的計算模型。
產品:機器學習是數據分類的核心算法。阿里云,騰訊云和華為云都推出了機器學習套件,來解決分布式架構下算法優化的問題。
分析:1).阿里云的機器學習工具是基于自身的大數據平臺ODPS,而華為云是基于主流Hadoop的平臺。(騰訊未知)
2).阿里云提供可視化的編輯界面,降低了操作門檻。
3).阿里云提供十幾種算法,騰訊云只有四種算法供使用。(華為未知)
4).深度學習興起于2012年(Hinton在NIPS上發的文章),其對計算(CPU和GPU)性能要求較高,因此阿里云的高性能計算(HPC)能夠吸引很多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公司。(如face++和云視鏈)(如果對深度學習感興趣,以后可以專門寫一篇百度,阿里和facebook在深度學習方面的競品分析)
產品:大數據分析能力將成為考察服務商水平的關鍵指標。
分析:1).阿里云提供了一系列數據挖掘,數據分析以及數據可視化產品,這符合阿里云在DT時代的發展戰略。
2).天翼云的實力僅次于阿里云。其中天璣星和天樞星能夠實現對電信號碼的身份核實和使用狀態查詢,這是天翼云特有的產品。
產品:對云計算安全的需求正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其中網絡安全和服務器安全是基礎需求,而業務需求則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需求。
分析:1).阿里有15種安全產品,騰訊有6種,華為有3種,UCloud有4種。
2).業務安全主要是針對在注冊和支付等環節可能出現的惡意注冊和刷單等現象而提供的防護服務。該服務的提供者目前只有阿里云和騰訊云。
3).除了標準化服務,阿里云還提供了個性化定制的專家服務。表中這些高
大上的名詞翻譯過來就是入侵測試,定制的DDoS防護策略,漏洞收集平臺和人工安全檢測。
產品:每個服務商都提供了云監控服務,用來監測產品狀態。除了基本的產品監測外,站點質量監測服務和其他特色產品也會增加服務商的競爭力。
分析:1).阿里云支持8種類型的站點監測,而騰訊云只支持HTTP,TCP和PING。
2).藍鯨平臺是一款游戲運維平臺產品,是騰訊多年游戲運營經驗的成果,對吸引游戲公司的有一定影響。
3).阿里云的應用托管(DAE)是基于應用引擎的數據管控平臺,能夠直接實現對存儲資源和代碼的管理。該平臺是為數據工作室設計的,能夠吸引對數據管理有較高要求的公司入駐。
產品:視頻服務是游戲賽事,體育賽事,網絡主播等熱門行業的核心業務。
分析:1).騰訊云,UCloud提供視頻點播服務,免去了用戶進行視頻存儲,視頻轉碼和視頻分發的過程。
2).騰訊云在視頻方面實力較強,提供點播,直播,互動直播和微視頻四種服務,能夠滿足賽事直播和視頻社交等多種場景。
產品:即時通訊市場競爭激烈,除了阿里云、華為云和騰訊云等巨頭外,環信和融云等創業公司都已初具規模,其中環信已經完成B輪千萬美元的融資。
分析:1).在技術方面,多年QQ運營經驗,讓騰訊擁有更強大的技術和經驗。
2).在價格方面,除了音頻和視頻聊天外,阿里和騰訊云暫時不收費,這對按日活收費的創業公司有一定沖擊。
3).阿里提供阿里悟空和云旺兩個即時通訊品牌,其中前者偏向于社交場景,后者偏向于電商場景。
4.總結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