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工業4.0 的研究所在上海發布了,《中國制造業應對工業4.0的發展策略》,指工業已經開始互聯網化,其中有提到,中國傳統制造業在近幾年的發展和變革,也預示著,工業的轉型將隨之而來。
國務院日前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即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作為中國工業未來10年的發展綱領和頂層設計,這預示著以互聯網和制造業結合為亮點的工業4.0即將迎來一輪發展大潮。
工業4.0如何發展而來?
傳統企業的發展模式要追溯到18世紀,18世紀中期英國發明了“蒸汽機”,隨之創造出制造蒸汽機的生產工具“手勱機床、刀具”。
19世紀后半期至20世紀初,在勞動分工的基礎上采用電力驅動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可稱為工業革命的一大創新,通過零部件生產不?產品裝配的成功分離,開創了產品批量生產的新模式。20世紀70年代初,第一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實現了企業全部生產系統和企業內部業務的綜合自動化和高效化,使企業經濟效益持續穩步地增長。
2013年,“工業4.0”概念才被人們認知,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互聯網人眼中的工業4.0
從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來看,工業的發展和轉型也是借助云計算技術快速發展,先不論傳統企業經歷了怎樣的變革,就現在趨勢來說,智能化生產管理,更直觀為企業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再根據市場的需求,大數據分析,提供精準的營銷人群,為傳統制造業帶來不一樣的互聯網體驗。
工業轉型升級只為互聯網+?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的運用和分析,特別是互聯網+的熱捧,讓延綿已久的傳統工業模式受到了沖擊,同時,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融合正式被提及到戰略層面。其力量也被輻射到各行各業,以往略顯低調的傳統企業,也以開放的態度走向了公眾面前。
云計算如何助力于傳統工業轉型?
根據艾瑞的數據顯示,中國云計算趨勢已經形成,未來3-5年內會普及,臉萌、12306、余額寶等都建立或者借助云計算更好地服務大眾。互聯網和云計算帶動產業變革,市場需求帶動產品改進,而用戶需求不斷增加,如何在利用云計算的優勢,如何在大數據中找到用戶的需求,對傳統企業是一大挑戰。駐云CTO肖凱表示,傳統企業由于受到IT技術的制約,很多廠商要考慮用戶需求、市場前景、競爭對手的壓力,技術方面的制約嚴重影響企業發展。傳統的IT軟硬件模式由于成本高、實施周期長等因素很難適應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轉型,而云計算的租用方式大大降低了企業在IT投入方面的成本,同時云計算快速交付和穩定可靠的特性更適合互聯網時代的IT技術轉型,可以讓傳統企業以極低的試錯成本完成業務創新和轉型。比如在云計算平臺上前期只需投入數千或數萬元即可進行業務創新,如果業務轉型順利則可以繼續投入IT資源,如果轉型方向發生變化則可以馬上減少IT支出,相對于傳統IT方式動輒投入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來說云計算更適合互聯網+時代的業務創新和轉型。同時云計算賦予了企業對于大數據分析的能力,大數據其實就像礦產資源一直都存在,只是非云時代對于數據分析的成本太高導致了投入產出比低,而只有用低成本的云計算開采方式進行大數據分析才能為企業帶來實際收入和價值。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互聯網影響傳統制造業,還是制造業受到互聯網浪潮的沖擊,都是需要云計算的支撐,未來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更加離不開云計算的發展。